淘洗时光中的原香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作者:大漠孤熊,汉川城隍镇人。1984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现任中国石油集团某基层单位(黑龙江省)党委书记。
《淘洗时光中的原香》
《故乡的女儿》读而后品
文/大漠孤熊
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月上枝头的夜晚响起;
故乡,是一种莫名的惆怅,
仿佛梦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带着些许哀愁,淡淡忧伤,
故乡便成了一种别样的乡愁,
似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在心底永不老去。
老乡,是朋友第一次向我介绍心然时对她的称呼。一句“老乡”轻而易举地将两个天南地北、素昧平生的人联系在了一起。而后与这个故乡的“小妹”便成了博友,亦拜读了她的每一篇文章。我不懂文学,也不会写文学评论,但读过这本《故乡的女儿》却忍不住激情提笔,欲罢不能,我想这是情感使然。
这份情感,来源于对她的尊重和敬仰;这份情感,来源于对作品的诚意和喜欢;这份情感,来源于“老乡”的共鸣;这份情感,来源于这本书勾起的乡愁和无限回想。因为,我是汉川人,自小生活在汈汊湖畔、襄河岸边。十七岁离乡求学、工作,已四十又一年矣!
莫说乡路长,再长也长不过人的思念;
莫说天涯远,再远也远不过人的目光;
莫说云天高,再高也高不过人的畅想。
故乡!读万卷书,怎么也读不完你的美丽。
故乡!行万里路,怎么也走不完对你的畅想。
故乡!亦是我心中永远的根。
拜瞻其文,跟随笔者的足迹,近乎忘记自己身处他乡,我且回到了故乡。诚然,故乡是摇篮,记载着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故乡是寄托,承载着每个人的赤诚情怀。在文中,我仿佛看到了心然人生的缩影、生活的写照、思想的精髓、情感的彰显......我的思绪也随她不停地变换着生活中的各种身份和角色,感叹于作者对生活观察和感悟,感叹于作者在工作之余的笔耕不辍。
我深切地感受到,心然追求的是散文的有情书写,在散淡之中营建共情。
散文集《故乡的女儿》分为“日暮乡关何处是”、“拂水飘绵送行色”、“田园瓜蔬新米粥”、“回望更觉滋味长”、“一片冰心在玉壶”、“月挂青天是我心”六辑,连缀了心然的个人生活史,笔下是她勾勒的人生行走轨迹和心路历程。童年的月半粑粑、喜团、哈撒、麦芽糖等一切吃食,都成为她忠实的写作资源。对日常生活的真情观照,则让她回到生活内部去感知。她在故乡过月半、摆端阳、闹年等别有风情的年节中,抚摸生活的纹理,吹皱记忆的水面,在饱含深情又从容叙述中打磨着自己的文学气质。
故乡是一轮太阳,
故乡是一切香之源。
对于游子,原香是一条路,
熟悉的气息会带你抵达童年。
生于故乡,长于故乡,虽离乡多年,但是故乡却成为她重要的书写场域。她以成年人的视角回望自己成长中的人和事,秋妈妈、豆芽爷爷、文老师,笔下的他们还是当年的模样,字字句句奋力还原着当年的场景,却在不轻易间流露着对童年、对故乡的渴望。这种回望式的写作,底色和表情满满的都是乡愁。她在回望中,转身寻找着人生之路上的一个个路标,擦亮内心深处的记忆,品味那些“曾经”之于生命的意义。
文中,她将这样的“品味”还原于平实的细节和场景之中,进行原生性叙述。将自己的身份转换成引导者,以文字的方式引导我进入生活现场,直观和感受生活。我在阅读时,经常会看到一个叫陈艳萍的孩子在一群乡村孩子之中。而写作者陈艳萍也会和这个叫陈艳萍的孩子进行些许的对话,偶尔还点评着故乡的人和事。点到为止,淡定又相当的节制。在所有的过往中,她一直如此的在场。这时候,她是作者也是读者,自己逝去生活的读者。她似乎不是在写作,也不是在回忆,而是与生活对话,与身后的岁月交流,以“有我之境”表达着对生活的尊重。以个性化的视角实实在在地写,注重密度和质感,一切的写作技巧都隐于其里,不事张扬。
《故乡的女儿》中,她讲究文字的素朴,一如生活的清新。她注重最为直白的表达,将诗性完全化于无形。《故乡的女儿》在平常之中隐奇崛,坚守了生活本真之于散文的温润。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故乡的女儿》中多是叙事,但人才是她所要关注的。她不是在讲自己的故事,而是在想念遇见的那些人。以故事带出人物,或以人物引出故事,一切都是平常性的描写,但感恩之心从未离场。在社会层面上,她笔下的多是艺人大春、老裁缝、铁匠等小人物,但就她的情感而言,他们都是大人物。她真切地认为人生之路是由众多的“他者”引导和铺就的,一直不敢忘却。从家人到邻居,从秋妈妈到两位老人,这些人被她视为生命中的发光体,一直珍藏于心,共同凝成了她的精神故乡。淡淡的忧伤和浓情快意,是美好的。过往的一切,成为过去,又依然与眼前生活形影不离。她写下了“小我”,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又是我们每个人心灵上的纹路。这是她散文的品格,更是她情感的品格。
人生有亲情、爱情、友情、第四感情,还有一种感情便是乡情,这种神绕梦牵的情感总是让人心里多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惆怅,多了一份守望和向往。没有人逗留他乡时会忘记自己的故乡,总是会因为某件事、某个物件、听到一首久违的歌声,或在街上偶尔听到亲切的乡音,都会让自己心绪难平,更或是泪光盈盈。
韶华流转,几度梦回。曾经,我狭隘地以为,乡愁是对年迈母亲的惦念,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今我已步入到“知天命”的年轮。少小离家,工作在外,每每看见他乡草长莺飞、叶落絮飞的景象,我便想起故乡的隐隐青山、迢迢绿水。而当我翻阅《故乡的女儿》,剥开记忆的老茧,忆起,童年生活里的打鱼、摸虾、放牛、赶鸭。感悟,故乡亦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纵然离家远行,归家无期,我的魂魄始终萦绕于这片土地,与故乡的山水相偎相依。镌刻在脑海、根植于心田的那份对故土的眷念,那份驻足回望的乡愁和血脉相连的情愫都将亘古不变、至死不休。
人生的路上可以有咀嚼不尽的诗意,可以有品尝不尽生命本色的清新,在余生的光景里寻找一种恬静与开阔。生命的归属乡关何处?在远方,在心头,在脑海,在笔下,亦在人生的路上。
谢谢,《故乡的女儿》。谢谢,故乡的女儿——心然!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五代南唐·李中《客中寒食》
《故乡的女儿》是一本散文集,全书分六个篇章:《日暮乡关何处是》、《拂水飘绵送行色》、《田园瓜蔬新米粥》、《回望更觉滋味长》、《一片冰心在玉壶》、《月挂青天是我心》,全九十三篇文字。
我用谈家常式的行文风格,说故乡的风俗、风景、风物、食物、人情、地理。其实也没有分开,每一篇描写物的文字里都有人,每一篇描写人的文字里都有景 ,而情,那更是必须的,旋流在我的每一个文字里。
谁不念儿时?谁不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