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状元考

张家港地区自古以来,民间就有重视教育、耕读传家、爱惜人才的优良民风和习俗,历代以来名人辈出,人才济济,璨若群星。在中国自隋至清长达1300余年的科举史上,张家港人也屡屡脱颖而出,成为科场上的胜利者,高中进士者约有数百人,其中还不乏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的。

关于张家港历史上的状元,最常见的说法是两位,即唐开成五年(840年)状元陆器和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状元孙承恩,近年来《张家港年鉴》即取这一观点。而去年出版的张家港历史文化丛书其中一部在论及此问题时,却语出惊人,将这一数字大幅度地提高了,该书第150页称:“据不完全统计,境内曾有一百五十七位进士,其中状元五名。”姑且不论如此精确的进士数作者是如何“不完全统计”出来的,但状元数却一下子多出了三人。犹为令人不解的是,该书第200页又云:“在这些进士中,能进入'鼎甲’的也有不少人。如中一甲第一名(状元)的有四位,分别是陆器(河阳人)、孙承恩(恬庄人)、汪应铨(恬庄人)、汪绎(恬庄人)。”这里的状元数又由五位变为四位了。

这倒着实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因为实在不知另一位存疑人物到底是谁,那只能就陆器、孙承恩、汪应铨、汪绎四人来辨析,考证一下张家港历史上的状元了。

最没疑问的是陆器。陆器(生卒年不详),字祖容,他不仅是张家港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更是苏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因为事隔千年,历代史书对陆器的情况又并未有详尽的记录,故此学界原先也对有无陆器其人以及陆器是否中状元这两个问题有过怀疑,李嘉球《苏州状元》一书也只在“常熟、昭文县进士名录”中提到了陆器,而且特意注明“科份不详”。但随着相关资料的日益丰富,特别是陆氏后裔珍藏的《陆氏世谱》面世,这两个怀疑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孙承恩是争议较大的人物。孙承恩(1620~1659),初名曙,字扶桑,是清代开国后苏州府第一位状元,也是宋、元、明以来常熟第一位状元,他的墓葬在今张家港河阳山。关于孙承恩的祖籍地,原来一直认为是恬庄,一则恬庄为他的墓葬地,二则恬庄有孙家花园、孙家祠堂、孙家场。但随着史料工作的逐步深入,这一说法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2006年,清代《恬庄小识》在上海图书馆被发现,这部乡土志是恬庄人杨希澯在道光年间纂修的,里面非但没有任何关于孙承恩科名的记载,在众多的入志人物中,还并无一位孙姓人物。如果孙承恩确属恬庄人,杨希澯对于这位考中状元、荣耀乡里的同乡人没有理由会不以记录,况且孙承恩的祖父孙森、伯父孙朝肃、孙朝让、父亲孙朝翼,或为名士,或通过科举入仕,官至广东和福建的按察使,同样也不可能不收入这样的乡土小志中。2007年11月,徐祖白先生赴苏州大学图书馆查阅到记载孙承恩家族的《常熟孙氏宗谱》,所有谜团都豁然解开:孙承恩果然不是恬庄人,而是常熟练塘人。孙承恩在河阳山的墓葬也不是孙氏祖茔,而是“新阡”,后来孙承恩子孙的墓葬也没有附葬在河阳山,而是归葬于虞山吾谷祖茔一带,孙家祠堂也在该地。

把汪绎、汪应铨两位归于张家港籍的状元,则完全是个新论了。汪绎(1674~1709或1671~1706),字玉轮,号东山,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状元。汪应铨(生卒年不详),字度龄,一作杜林,号梅林,别署容安斋主,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状元。这两位汪姓状元祖籍均为安徽休宁,休宁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今属黄山市的休宁县素有“中国第一状元县”之誉。自宋嘉定十年(1217年)至清光绪六年(1880年),休宁先后出了19名文武状元,居当时全国各县之首。另据清道光《休宁县志》载:自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至道光二年(1822年)的131年中,休宁状元及第者共有12人,其中汪姓三人,除汪绎、汪应铨外,还有一位是后来寄籍秀水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状元汪如洋。汪姓为休宁大姓,汪绎属西门汪氏,汪应铨则为梅林汪氏,两支汪氏同出一宗,始祖均为宋代进士汪接。后汪绎、汪应铨两人均寄籍江苏常熟,汪绎父亲汪锡爵曾任四川新都县知县,这一支何时迁到常熟来不详;汪应铨则由祖父汪九漪始留寓常熟。两人均为常熟虞山镇人,汪绎第宅在虞山镇河东街,其墓葬在常熟城郊湖桥,由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状元、《全唐诗》总裁彭定求撰写墓志铭。汪应铨第宅位于虞山镇金童子巷,他的墓葬在鸷山麓祖茔旁,由康熙乙丑进士、港口人蒋涟撰写墓志铭。不知是不是因汪应铨墓葬在鸷山,故由此“推断”出汪应铨即鸷山附近的恬庄人,而既然汪应铨是恬庄人,那与他同宗的汪绎自然也是恬庄人了。如此,则大谬了。如果孙承恩、汪绎、汪应铨都是恬庄籍的状元,而《恬庄小识》却对这三人完全不着一字,那无疑是不可思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