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要把人作为出发点
杜金山
从人类学角度看,我们已进入“进化”跃迁的边缘期,且这次进化不再由自然全权决定,人不仅会主动参与进来还将试图进行主导。第四次工业革命肯定会让机器越来越像人,人机合作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人机之争。人机之争导致人类岗位绝对“失业”的速率大大超越了前三次工业革命,人类会变得越来越“清闲”,这会逼迫曾经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第一次面临自我价值的虚无问题。但答案只有一个:需要回头,做更根本的人。
何谓根本的人?机器人的根本属性是器、物,再强大的能力也是由人或其他机器通过技术赋予的,这种能力只能叫智能。人的根本属性是人性,正是人性中的善,让人能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脱颖而出,除了拥有智能外还有一种能力叫智慧,这是机器无法翻越的“围栏”,“围栏”外才是未来人的领地。
未来,知识和技术对人类依然重要,但机器获取、记忆和使用知识、技术的速度与效率会远高于人类,它们没有疲劳、遗忘和情绪;方法对人类也依然重要,但当方法能被清晰转变为方法,知识也可以被表达为算法,机器的优势依然明显。人类能力的最后“伊甸园”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人类理解和处理陌生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无论是在事前、事中还是事后,都无法用人类的任何表达工具进行清晰表达,也就无法被完整地转变为某种算法,因此由算法决定的智能只能望“洋”兴叹。
课改依然为立德树人服务,未来“立德”的内涵依然是抑恶扬善,让人类团结起来建立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但“树人”的内涵必须升级,必须从对知识、方法的追求上升到对能力的追求,从一般智能的追求上升到对智慧的追求。
课改走向对这种智慧的追求,应该是未来的方向。
可喜的是,经过这些年的课改,在许多课改学校的课堂里,人的作用逐渐被放大,这是课堂变革的一大步,也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步。把人作为出发点、过程和目的,虽然在一些学校还停留在口号层面,但毕竟在许多学校变成了现实。课堂改革,以人为本,不仅永不过时而且未来的路还很长。
人由身、心构成,但身由心主导。身心相比,心为本,身为用。关注学生的内心是课堂变革必由之路。在东方文化中,心为君,不仅主宰着五脏、六腑的运作,还承载和主管着人的内在主观世界。心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既参与思考等理性工作,也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和制造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我们的课改一直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倡导教师利用环境和评价创造师生、生生交流的最佳情感前提,让学生的认知行为始终发生在由积极情绪主导的“真主动”状态即是此意。
心与性相比,性又更具根本性、决定性,即性为本体,心为体用。天命为性,既然天赋人性,人性本无善恶,从自然角度看,它只决定了人与其他物种的本质区别。关注人性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因为能随时觉察自己人性变化、不断抑恶扬善的只能是自己。这个自己是谁?就是真我。显然,那个变动的心代表一个“我”,觉知这个心变动的是另一个“我”,我要一直保持着对“我”的觉知,然后利用理智和善性的力量调整自己。课改文化支持系统的建设中,一定要把自己对自己的觉察、调整放在核心位置,走出一条自觉—自律—自胜—自强的路子。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特聘专家)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