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Targeted Oncology》公布了一项Oleclumab联合奥西替尼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展后出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FG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耐受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奥西替尼是第三代、不可逆的口服EGFR-TKI,可有效和选择性地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EGFR-T790M耐药突变,并已在NSCLC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疗效。
商品名:Tagrisso(泰瑞沙)
通用名:Osimertinib【奥西(希)替尼】
研发代号:AZD9291
靶点:EGFR
厂家:AstraZeneca(阿斯利康)
美国首次获批:2015年11月
中国首次获批:2017年3月
规格:80mg*30、40mg*30
获批适应症: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推荐剂量:每次80mg,每日一次,随餐或不随餐服用
价格:80mg*30:5580元(已进医保)
储存条件:室温25°C
CD73抑制剂Oleclumab是一款单克隆抗体,其与CD73结合并抑制免疫抑制性腺苷产生。CD73常在EGFR突变的NSCLC中过表达,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CD73过表达是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抑制CD73可能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并增加NSCLC肿瘤细胞对EGFR-TKIs的敏感性。同时,肿瘤细胞也可以表达CD73并释放腺苷,从而降低抗肿瘤活性。临床前研究显示,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CD73是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抑制CD73可能刺激T细胞的活性,并增强腺苷调控的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水平的抗肿瘤免疫监测。
图注:CD73抑制剂Oleclumab作用机制
这是一项Ib/II期、多中心、剂量递增/扩大研究(NCT03381274)评估了Oleclumab+奥希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EGFRm 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①在剂量递增阶段,5例患者接受Oleclumab(1500mg,静脉注射)+奥西替尼(80mg/日)(DL1);②在剂量扩增阶段,21例患者接受Oleclumab(3000mg,静脉注射)+奥西替尼(80mg/日)(DL2/推荐II期剂量RP2D)。低剂量组DL1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岁;80%的患者是亚洲人,20%的患者是白人;100%的患者ECOG评分为1;既往治疗的中位数为5次。高剂量组RP2D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90.5%的患者为亚洲人,9.5%的患者为白人;95.2%的患者ECOG评分为1;既往治疗的中位数为2次。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AEs)作为安全性的衡量标准,以及客观缓解率(ORR)作为剂量扩增阶段抗肿瘤活性的衡量标准。次要结果包括反应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等。在DL1队列中,5例患者的ORR为40%,缓解包括部分缓解(PR)和稳定疾病(SD),各有40%。中位DOR无法评估(NA);DCR为80%。观察到的中位PFS为6.5个月,6个月PFS率为53.3%,9个月PFS率为26.7%;观察到的中位OS为21.9个月,6个月和9个月OS率均为80%。在用DL1治疗的5例患者中没有报道剂量限制性毒性。在RP2D队列中,21例患者的ORR为19%,其中PRs为19%,SD为61.9%。此外,在14.3%的患者中观察到疾病进展(PD)。在该队列中,中位DOR无法评估;DCR为81%。中位PFS为11个月,6个月PFS率为63.5%,9个月PFS率为52.9%。中位OS为未达到(NR),6个月OS率为100%,9个月OS率为90%。简言之,DL1队列 VS RP2D队列的ORR为40% VS 19%;DCR为80% VS 81%;中位PFS为6.5个月 VS 11个月;中位OS为21.9个月 VS 未达到。在安全性方面,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在两组中,5%或更多的患者有任何严重程度的不良反应。在高剂量组中,33.3%的患者出现皮疹,28.6%的患者出现口腔炎,23.3%的患者出现腹泻;在低剂量组中,60%的患者发生甲沟炎。
1、Oleclumab联合奥西替尼在EGFR-TKI进展后出现EFG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可控的耐受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2、Oleclumab联合奥西替尼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基于观察到的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790M阴性、EGFR阳性NSCLC患者,进一步的联合评估可能是必要的。
参考来源:
https://www.targetedonc.com
【重要提示】本公号【全球好药资讯】所有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