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凝视》|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剑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曾在英国著名学府兰开斯特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旅游人类学、文化学。“游客凝视理论”是他最著名的学术成果。

关于本书

本书出版于90年代初,直到现在,这个“游客凝视理论”都是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虽然是一部学术著作,但是它研究的,其实是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旅游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很有代表性,很适合来分析这个问题。本书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来重新看待我们所处的这个巨大的消费社会。

核心内容

本书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旅游这个热门现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你对旅游的期待也好,体验也好,都不是天然的,而是被建构出来的。旅游的整个过程,都是想象大过于真实,并且那些值得看的景观,也都是围绕这种想象才成为景观的。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书叫做《游客的凝视》。这是一本讲旅游的书,它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旅游这个热门现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你对旅游的期待也好,体验也好,都不是天然的,而是被建构出来的。旅游的整个过程,都是想象大过于真实,并且那些值得看的景观,也都是围绕这种想象才成为景观的。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旅游这事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去哪玩,看什么,怎么玩,都是自己决定的,怎么是被设计的呢?其实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我跟你讲个有趣的事情。

有一年,巴黎市长到北京来做城市推广,欢迎大家去巴黎旅游。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位女记者提了这么个问题,她说市长先生,现在去巴黎旅游的中国人太多了,我去巴黎的话,要怎么才能避开中国游客呢?市长先生就懵了,一个中国游客到了巴黎,却想避开其他的中国游客?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他挠了半天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其实就连我们自己也有体会,出国旅游,还真就想躲开国内那些举着小旗吵吵嚷嚷的旅游团,让自己彻底沉浸在异国他乡那种气氛里。那么问题来了,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这背后有哪些深层的原因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当然,旅游现在是个很流行的事,但你可能会说,我充其量只是游客,又不是研究旅游行业的学者或者专业人员,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学术上的东西呢。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今天要讲的重点,其实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旅游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很有代表性,很适合来分析这个问题。

在传统西方文化中,人的观看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观察,哲学家们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讨论感官经验是否是知识的根本来源。进入20世纪,思想界对于观看的研究更加深入了,“看”包含了一系列有关文化、种族、性别与政治的话题。特别是“凝视”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它有时是实际的“看”,有时是隐喻的“看待”,暗示着背后的权力关系。这一点,我们下面马上就会讲到。那么厄里这本书,就是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来重新看待我们所处的这个巨大的消费社会。

关于这本书的解读,我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游客”和“凝视”是如何定义的;第二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如何满足游客的幻想与期待的;第三部分,我们讲一讲摄影与旅游的关系。我们出去玩,总会拍照片发朋友圈,我们也会看其他朋友都去哪里玩,拍了什么照片。旅游跟拍照的关系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件事。

第一部分

我们先进入第一部分,究竟什么叫“游客的凝视”呢?“游客”就不用说了,我们都当过游客,也许听这本书的时候,你正是一个游客。不过“凝视”二字,却需要我们先来说一说。

凝视这个概念,是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来的。“凝视”作为一个特定术语,是一种特殊的观看,往往会涉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权力关系。怎么理解呢?你可能认为,凝视,不就是盯着看嘛,是一个很客观的、很自然的行为。但其实,所谓“凝视”并不是一般的“看”这么简单。你要注意到,这里面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凝视这件事,是从观看者的视角出发的,观看者是主体,被观看的东西是客体,所以它是一件主观的事情。

拿福柯谈到的医学凝视来说,医生对病人的凝视,显然不是普通的看,它是一种诊断和判定,判定的基础是一整套医学专业知识,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女性主义研究中经常提到的“男性凝视”,指的是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往往处于被观看、被评价的地位,这种凝视往往含有很浓的欲望色彩和支配的意味。

这两种凝视,都不仅仅是个体行为那么简单,而是制度化的,在整个社会的大范围的活动中形成的。社会通过观念、技术、体制这些东西,影响着一个人的凝视,比如凝视什么东西,如何凝视,如何去判断好坏对错等等。

那么说到游客的凝视,就是说,我们在看特定的景观时,会受制于个人的经验和记忆,各种潜在的规则和风格,还有四处流传的影像和文本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凝视的框架,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我们看什么东西,如何去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无论是去自然景区、人文小镇,还是迪士尼公园,其实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已经偷偷被植入了对这个地方的想象和期待。

理解了凝视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性的活动,我们现在就回过头来考察一下这个凝视者的主体,也就是游客。

游客是一个天然的身份吗?你可能要说,出去旅游的人就叫游客呗。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我们这里说的游客,是指一个群体。游客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在大众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出现的。当一个游客是现代经验的一大特色。夸张点说,它已经变成现代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也是维持身体健康、开阔眼界的必要途径。踏进旅游区,就好像取得了一张门票,让你进入了一个消费社群。当你迈入商品殿堂,仿佛就获得了当代社会的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消费者和公民。但这一切的历史不过短短100多年。根据厄里的分析,在西方世界,游客凝视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它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产物。从那个时候开始,集体旅行的工具、旅行的渴望、摄影技术,开始结合了起来。

在此之前,旅行并不是一件普遍的事情。由于交通不发达,旅行成本很高,只有很少一部分社会精英才有机会外出旅游,“游客”还远远没有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出来的身份。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席卷西欧,工业城市在各地兴起,在新兴的工厂里,工作成了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内进行的活动,和娱乐、宗教、节庆活动区分开了。有了规定时间的工作,才有了规定时间的假期,这是大众旅游兴起的条件。

既然假期是作为工作的反面出现的,那么旅游作为实现假期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逃离工作,或者说,是要逃离那种按时上下班、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简单说来,人们想从旅游和假期中得到的东西,往往刚好和日常生活相反。中产阶级想当一天的农夫,而中下阶级呢,则想做一天的富豪。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道理大体是这样。感受不一样的事物,遇见不一样的人,是人们对外出旅游的基本期待,可以说,旅游就是从这种期待开始的。

而期待和幻想,在许多学者看来,正是现代消费主义的两大要素。光是购买、使用、体验,还无法让消费者满足,人们的满足感其实是来自于内心的期待和幻想。幻想什么呢?幻想自己追求愉悦的这个过程。因此,人类花钱消费不全然是因为物质上的需求,人们真正向往的是亲身体验自己幻想中的场景。正因为这种令人心驰神往的完美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极少发生,人们在每一次幻灭之后,就更期待产品和服务能推陈出新,提供新鲜感。当代消费主义的核心就是一场求新求变和永不满足的循环。要将它维持下去,关键就是要不断地创造人们的期待。

到这里,我们的第一部分讲完了。我们也可以回答那个女记者的问题了,她想在巴黎避开中国游客,这个要求太正常了。她到巴黎是要凝视这个浪漫之都的,街上都是亲吻的男女,地铁里的乘客都很有文化,都在读书,咖啡馆坐的应该都是法国知识分子和作家啊。结果呢?太多的中国人去巴黎了,街上到处能碰见中国人,买完奢侈品,拎着购物袋,坐在咖啡馆里。看见这样的场景,那位要凝视巴黎的游客就会立刻出戏,所以,她提出的问题其实本质上就是,怎么保证让中国游客对巴黎的凝视能够进行下去。

第二部分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二部分。巴黎是浪漫之都,大英博物馆是知识汇聚之地,现代旅游业,离不开这样的期待和幻想。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个出发点,详细分析一下游客的凝视以及凝视的对象是如何建构的。

现代旅游业要不断生产旅游凝视的对象,首先要努力创造和维持游客的期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产过程。一个景点的凝视对象,需要跟日常生活能体验到的东西有明显区别,要常规性地出现,还得具有明显的意义,而且,它还必须能让旅游业者从中获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生产出一批批的“符号”。

什么是符号呢?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我说起英国乡村,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呢?大概是一片宁静的田野风光,带花园的乡间小屋。如果说到德国,大概是群山之间矗立的城堡,说到巴黎呢,就是街头拥吻的恋人,和塞纳河边的咖啡馆了。这些都是典型的旅游符号。

旅游业的推动者们花费了很大的工夫去培养游客,在他们去之前,告诉他们什么值得看,以及应该怀着什么心情去看。到了景点之后,现场还会提供清楚的指示,一步步指引你去看那些已经满心期待的东西。当游客看见两个青年男女在巴黎街头接吻,立即就知道这是“永恒浪漫的巴黎”;当看见英国农庄篱笆里的玫瑰,立即感受到所谓的“纯正古老的英格兰氛围”。不知不觉中,游客们就被培养成了业余的符号学家,至于你看到的风景是不是天然就是那样,古迹是不是历史上原原本本的样子,这些问题已经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旅游活动之外了。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种“当代符号旅游”。构建这种符号旅游,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各种主题园区、度假村和所谓的风情古镇,也就是通过空间设计来构建这些符号。它们首先会设计出一些著名的符号,把视觉元素缩减成少数几个特色,之后再把它们强化、夸张,好让游客明确地去凝视。法国当代哲学家鲍德里亚有个著名的论点说,我们消费的东西,充其量是一堆符号罢了。人类通过交换符号价值来建构社会认同,但却是以一种奇观的精神接受它。这话听上去有点抽象?我们来用一些例子来解释。

比如现在国内的各种特色古镇,不论身在哪个省份,都是相似性大过差异性,商店都是全国连锁,这就不必说了,即便是为了凸显地方特色的建筑,因为大多是后来复建的,常常会出现地域和时代的差错,但普通游客也看不出来,因为这些表面看上去风格一致的元素符合他们的期待,已经能达到让游客去凝视的要求。小桥流水、木头牌匾、青砖黑瓦,管它们是不是真的,都是合理的符号。反倒是那些现代的、日常的东西容易造成违和感,于是“贴心”的景区管理者们会把音箱、垃圾车、路灯等等,都给移除或者改装,让真实的东西尽量贴合游客的凝视和想象。

再比如迪士尼这类的主题公园,更加能凸显“奇观”这个特点。什么是奇观呢?就是你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的东西。迪士尼乐园把这些只有在动画片里出现的场景,做得看起来千真万确,人物栩栩如生,有些仿古的物件,比真的古董还要像回事儿。理论家们称之为“过度真实”,人们能看到的、感触到的表层的东西,比原景物显得更真切,也更容易接受。迪士尼乐园暗示我们,仿造出来的真实比较符合我们的幻想,科技比自然更能带给我们真实感。

甚至连我们最信任的一些机构,比如著名的博物馆、古迹遗址,也无法逃脱符号化的建构网络。作者提到,19世纪中叶开始,外出旅游,参观重要遗址、展览、建筑等等,观摩一个社会多年积累的成就,已经慢慢发展成公众的文化意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现代人对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变得十分着迷。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充满困惑,总是感到焦虑和失望,这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怀旧情绪。消费主义会利用这种怀旧情绪,挑选一些大家希望看到的历史记忆,再把它们用人们期待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这里我们特别提一下博物馆旅游。说到博物馆,其实它的起源是私人收藏,收藏家把自己收集来的奇珍异宝存放在一起,关起门来自己欣赏,或者是给专门的学者来研究,一般人根本见不到这些宝贝。直到19世纪初,欧洲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开放给一般民众参观。逛博物馆自然是一件好事,也是如今观光旅游的一大潮流,但真正懂得如何参观的人还是不多。

有人形容当今的许多游客是“现代朝圣者”,把旅游手册当作宗教教材来使用。他们总把手册上让你看的东西当作最紧要的东西。文物的价值取决于名气大不大,手册或攻略上写没写,结果观光旅游仿佛成了一套仪式流程,什么东西该看,按什么顺序参观,一切都成了某种套路。说穿了,对于这样的游客来说,去博物馆只是去感受一种特殊的氛围,博物馆像一座神圣的殿堂,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学者的知识和艺术家的天赋。不懂绘画的游客,在面对那些散发着神圣光芒的古典作品时,只能随着大流,向它们的名声、价值或权威性致敬。作品的价值并非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因为它被人们鉴定为稀世珍品,也就是说,这些价值连城的真迹,在此情此景之中,也沦为了一种符号。

以上的部分,我们用一些例子解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文景观是如何被符号化,变成游客凝视的对象的。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在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景区,围绕游客的期待和想象,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符号”。这些符号有的代表历史,有的代表高雅,有的代表异域风情,等等等等,游客通过这些符号去解读和实现自己的凝视。接着,游客的凝视行为又强化了这些符号,旅游活动就这样滚动推进下去。

人文景观有它的建构方式,下面我们要讲的是,甚至连自然景观也是建构的结果。

自然景观的建构,不像人文景观那样,要真的去建造或设计什么东西出来,它更多是一种观念上的、想象上的建构。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也不涉及什么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人的力量也远远没有强大到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谈不上支配自然、主导自然,因此也就不存在凝视、被凝视这种关系。这从人类的视觉历史,或者说主要是绘画历史之中也可以看出来。西方文艺复兴之前,风景只能在绘画中充当背景,放在主要人物的背后,起衬托或象征作用,人的主要任务还是突出主体,挣扎着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文艺复兴之后,风景画才开始兴起了,说明西方人从这时开始重新审视大自然,山川草木有了新的意义。人学会了把自然框起来,进行选择、解读和修改,这才制造出了风景。

把自然纳入旅游活动的范畴,让风景成为旅游凝视的对象,当然也与人对自然的观念密切相关。18、19世纪之交,社会价值观出现了重大转变,这跟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有关。浪漫主义重视强烈的情绪和感受,强调诗意、神秘性、个体的精神愉悦。雪莱、拜伦、柯勒律治这些诗人们认为,人类感受得到自然的情绪,能从壮丽的美景中获得极大的快乐。浪漫主义带动了风景旅游的风潮,教导民众欣赏自然。接下来的一百年里,任何一种自然景象都被当成风景,阿尔卑斯山脉和英格兰湖区,就是在诗人华兹华斯的大力赞美之下,变成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地的。

18世纪末,风光旅游先是席卷了英国,随后迅速横扫全欧洲,游览风景名胜变成一种可以抒发感情的活动。这一套鉴赏标准造就了全新的观看方式,也就是超然的、诗意的凝视。如何选择观赏的地点呢?最好是让观看者既能保持距离,又能沉醉其中。游客的姿态,看似超然,其实主宰着一切。人凭着经过训练的高超眼光,再加上风景画、照片等各种再现技术,以人为的方式营造自然环境。风景是自然的,但更是文化的,自然景观背后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类怎么控制和拥有自然,并从自然中得到乐趣。观看者只提取他想看的东西,不光提取,还要对这些东西进行调整和修改,怎么修改呢?那就要看约定俗成的“好看”是什么样。比如在一个修改好了的乡村景观中,农机、电缆、荒地、死掉的动物这些东西,你是不会看到的。

欣赏是一部分,到了20世纪以后,人不光要欣赏风景,还要大量占有和消费风景。办法很简单,主要就是消费风景影像。所谓“浪漫凝视”,赞扬的就是那种“适合放在图像里的美”。我们说的“风景如画”也是这个意思,画本来是再现,但再现已经超过了真实。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大量购买风光照片、明信片等等,用这种办法来消费和想象旅游景点。很多时候,人们是先看到了图画,之后才去到那个相应的地方,这样一来,自然景观反而变成了那张图的复本。

这种凝视,意味着游客欣赏美景时,必然会被卷入文本、影像的世界里。游客所凝视的,与其说是自然风光,不如说是各种广告和大众媒体上常见的,那种理想化了的情景。就算无法亲眼见识自然界的美景,人们还是能够感受它,在心中看到它。有时候游客去了,发现实景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但最终盘踞在他们脑海中的依旧是那些完美再现的画面,仿佛那是自己亲眼目睹的一切。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上面这一部分,自然虽提供了山川河流、草木与鸟兽,但风景之所以成为风景,却是文化作用的结果,人知道要去看,并学会怎么看,再进一步把它纳入现代旅游凝视的范畴,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的建构。在这一部分的末尾,我们已经提到了再现的影像对游客凝视的影响,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这个主题变得很突出,也很特别,下面我们就把它展开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部分,旅游与摄影之间难分难解的关系。

第三部分

摄影技术发明以前,一种景观是固定在当地的,移动不了,要想看只能人自己过来。画家虽然也能把它们画下来,展示给别人,但绘画毕竟很耗时,复制起来也很困难。有了机器之后,照片复制起来就容易多了,而且一旦刊登在报纸、杂志、广告上,就能实现极大范围的流通。相片逐渐变成成本低廉的量产物,人类通过照片,全世界都唾手可得。

到19世纪下半叶,影像的数量成倍增长,各种明信片、旅游指南、私人照片遍布全球。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把世界想象成一场展览,全世界被摆得像张图画,呈现在观众面前,供人观看和体验。所谓的真实世界,成了一场壮观绚丽的展示。不仅如此,人们还开始学会用图画的思维去构思和捕捉这个世界,随着视觉技术日益繁复,视觉也变成了最重要的感官。

到如今,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已经离不开摄影,游客凝视与相机、照片的发展息息相关,越来越受到来自摄影的影响。拍照提高了旅行的吸引力,影响着旅程的规划,甚至取代了真正的旅行。很多时候,人就是为了拍照、收集照片才出门的。就算不是为了摄影而旅游,现在的游客也会习惯性地拿着相机和手机,只要看见什么稍微特别一点的东西,马上下意识地拍下来。

游客们不停地观看他人,记录他人,同时也被观看,被记录。他们对任何地方都充满好奇,凡是值得拍的对象、事件、人物,他们都想用相机一探究竟。光影是世间最短暂的东西,转瞬即逝,而摄影的魔法却能将它固定在一个永恒的地方,这种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游客。通过拍照,他们仿佛感觉能将那个特定时刻据为己有。

但这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被照片固定下来的这一时刻,是真实的吗?我们来听听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的回答,他说摄影很容易给人身临其境的错觉,让人误以为回到了现场,但其实是人在照片的刺激下,展开了一趟想象之旅。游客总以为摄影是写实的,一张照片好像就是世界的一部分或一个片段,不会说谎。但摄影其实就和绘画一样,毫无疑问是一种创作,关键就在于对现实材料如何取舍,如何加工。

摄影者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特质,往往视而不见,但在其他一些地方却花工夫美化。有时拍照的人会刻意忽略人眼看得一清二楚的事物,反倒是煞费苦心地捕捉人眼几乎看不到的细枝末节。在滤镜和修图大行其道的今天,照片就更不可信了,但奇怪的是,人们明知如此,还是倾向于接受这些图像,甚至对加过滤镜的照片更有亲近感。这是为什么呢?

只能说,某种程度上,是游客主动选择了去接受这种幻想。社会又提供了大量专业人士来帮助游客们完善这个过程。专业的商业摄影是制造消费欲望的一大利器,专业摄影师懂得运用一些技术,把照片拍得讲究、好看、有吸引力。商业照片往往更戏剧化、更明亮、更清晰,颜色更饱满,构图也很讲究。它同时要实现几种功能:首先,这些照片得引起游客的兴趣,最好他们看完立马能订机票,动身去照片拍摄地看看;第二,照片要尽量符号化,让他们一眼难忘,照片本身最好取代取景地,成为观看者渴望、回忆的对象;第三,它能提供一些指导,让游客们能够照着再拍一遍。因此,专业摄影好像在替游客以及他们手中的相机写剧本,告诉它们应该怎么看、怎么拍,等游客实际在当地观光旅游时,亲自照着来一遍,就构成了一个循环。也就是说,游客体验到了类似寻宝的快感,还能转而向别人证明:我来过了。

当然,商业摄影包含着极大的不真实,虚构性很强,但它擅长制造奇观,它要达成的效果就是好看、动人、震撼。这就需要人们乐意购买它幻想和杜撰的内容,愿意将照片上的东西当真。因此虚构能否产生乐趣,要看人们愿不愿意认真看待幻想。正因为游客愿意参与这种想象,参与对景观的建构过程,一切才运转得起来。摄影于是成为后现代奇观社会的重要一环,它使影像的力量凌驾于现实之上,人们要观看和收集奇观,现实如何则是次要的。消费和制造影像成了要紧事,人们要参与事件,就不由自主地拿起相机。

人一旦学会摄影,就变成业余的符号学家和称职的“凝视者”。许多旅游活动实际上只是在寻找好拍的东西,有时观光旅游不过是个途径,积累相片才是真正的目的。照片构成凝视的本质的一大部分,只要能拍出来一张好照片,这个地点就可以变成一个景点,在照片出来的一刻,已经决定了哪里值得旅游,什么画面和记忆可以带回家。就这样,摄影在极大程度上,塑造了旅游和凝视的方式。

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刚才讲到的重点。

第一,在现代旅游业的大环境中,游客对特定景观的凝视,是被社会化地建构出来的。游客对于非凡体验的期待和幻想,是推动这种建构的核心要素。

第二,旅游业要不断生产和维持凝视的对象才能得到发展,于是便发展出一系列标志性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来创造和满足游客的幻想和期待。人文景观的消费,往往都挣脱不开这张符号的大网。自然虽提供了山川河流、草木和鸟兽,但人开始有风景意识,再进一步把风景纳入现代旅游凝视的范畴,这是社会发展和观念变迁的结果。

第三,旅游经济和旅游文化已经离不开摄影,游客越来越多地通过照片去凝视景观,并且将拍照片和收集照片看作旅游的一大目的,影像在上,现实的重要性反而退居其次了。

撰稿:苗炜工作室
脑图:刘艳
转述:杰克糖

划重点

1.期待和幻想,在许多学者看来,正是现代消费主义的两大要素。 2.自然虽提供了山川河流、草木与鸟兽,但风景之所以成为风景,却是文化作用的结果,人知道要去看,并学会怎么看,再进一步把它纳入现代旅游凝视的范畴,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的建构。 3.摄影在极大程度上,塑造了旅游和凝视的方式。
(0)

相关推荐

  • 河南又一景点走红,人称南阳“小九寨”,门票60游客络绎不绝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有的时候我们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跟着小编探索不一样的风景,品味不同的人生! 对于旅游来说相信大多数的人们考虑到的首先是景点本身,在下来就是景点的位置,还 ...

  • 《园丁与木匠》|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艾莉森·戈普尼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也是这个领域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她不仅是一位实验心理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她一生的研究都围绕儿童.儿童的成长以及儿童的认知展开. 关 ...

  • 《格调》|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也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他关于二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曾获得了197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但他在中文领域最出名的作品是<格调>和&l ...

  • 《我们为何建造》|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罗恩·穆尔,英国建筑评论家,毕业于剑桥大学,曾短暂从事建筑业,后转投新闻界,担任建筑杂志<蓝图>(Blueprint)的编辑,同时为<旗帜晚报><卫报>& ...

  • 《拉康传》|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师,巴黎七大的历史研究学者.曾先后师从德勒兹.德赛都.福柯等学者.她1969年加入拉康创办的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成为拉康核心圈子的成员之一. 关于本书 ...

  • 《美与暴烈》|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声誉最高的作家之一,曾经三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作者亨利·斯托克斯是三岛生前私交最好的外国记者,掌握了大量翔实可信的一手资料. 关于本书 这本<美与暴烈> ...

  • 《我弥留之际》|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写过19部长篇,120多部短篇.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等小说,都是发生在同一个虚构的地方 ...

  • 《第六病室》|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契诃夫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语言明快生动,极富于音乐节奏感,且寓意深刻. 关于本书 契诃夫一生创作了上千篇中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收录了契诃夫最重要的一些作品 ...

  • 《疯狂成瘾者》| 良舟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马克·刘易斯博士,加拿大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多伦多大学荣誉教授.奈梅亨大学教授,师承新皮亚杰学派代表人物罗比·凯斯.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同时是发展心理学专业刊物的编辑.著作 ...

  • 作为一个爸爸,在育儿方面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园丁与木匠>说的是,教孩子不应该像木匠一样雕琢,而应该像园丁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这样来看,父母的角色其实也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和孩子的关系怎样,就是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