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德"与孔子的"仁",...

西周的'德'与孔子的'仁',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有“泛血缘”之联?

原创2020-02-23 21:42:21·古凌

武王伐纣灭掉商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并将'帝'改为了'王'。周王朝在王位继承上明确规定,王位必须传'长子'。实行的这一制度便是'宗法制'。宗法制在意识上表现对血缘文化和日拟血缘文化的创造,也就是说以周朝宗族血缘为核心并对异性贵族血缘的认同。

这种血缘文化集中体现于'德'这一宗法的价值观念。孔子的'仁'告诉人们要克制,并要有谦和礼让的态度。与西周的'德'非常相似。西周的'德'与孔子的'仁'之间有着传承关系以及共同的血缘文化特征。

(一)'德'与'仁'之间密切的关系

1、西周的'德'的发展

'德'其实在原始社会就有一观念,可以说原始社会是德的萌芽期。原始社会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社会管理者,便是巫觋。他们通过巫术,来占卜吉凶、祈求风雨。这些人非常聪明,在生活中可以往往解决人们所遇到的危机。而他们发动主动观念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做法正是德的出现。

'德'在黄帝时期,观念已经形成,而到了商朝,德已经成熟。据《考古学与先秦宗教思想论纲》中所说,殷人对祖先非常崇拜,并且对祖先的神性进行分类,人们获得的功劳以及福祉都是通过神性的发小进行判断。对此我们可以,看出商人在思想上对'德'的重视。

周朝推翻商朝后,德观念充分体现出来,周与商的战争,可以看出人们开始认为天命糜常,民情可见的道理。虽然还存在天命鬼神,但周人可以事鬼神敬神远之。周人开始制作礼节民乐,开始对原始礼仪损益,充实了德的内容。人们的观念更加理伦化。

周人认为人要受到更大的重视,人类自身的德行具有超越性的力量,可以弥补神灵退位的精神空缺。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德'经过夏商的发展,到周已经发展成熟,'德'也成为了西周重要的治国观念。

2、西周宗法制的完备

宗法制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家庭传统习惯,西周初期,周武王也继承了'君王神授'和'代天行罚'的思想。但随着思想逐渐进步,西周统治者发现了一个问题,那边是为什么夏商有些'君权神授'和'代天行罚'但最后仍然走向灭亡。

西周统治者开始反思,吸取前代教训,大胆创新,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民本思想。便认为可以'敬事天地,但不可以不敬德'。并且将德落实到了周朝统治当中,也将'德'贯彻到百姓当中。

西周统治者认识到敬天保民的重要,于是并没有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约束百姓。为了保障秩序,维护统治,西周实行宗法制以此取代苛刻的法令。周武王以礼作乐,制作出了一套完备的宗法体系。宗法制通过血缘之间的关系,让各个贵族之间能够享受世代收禄。宗法制的观念深入人心,也流露于家庭中。家庭也会将家产或者家族管理交给家中的长子继承。

3、儒家'仁'对古代的影响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仁的境界在小的方面体现于个人理想人格,大的方面体现在治国理念。据《论语》提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此可知,孔子认为,'仁'体现在对别人的宽恕。儒学的'仁'对古代唐宋诗歌也有一定的影响。

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不顾及军队,使边塞民不聊生,军士百姓生灵涂炭。诗人陈子昂写出一首《感遇诗》,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陈子昂对边疆的忧患,对战士的同情,体现了儒家仁学的忠义。因此我们可知,儒家的'仁'对古代诗词有着影响,对古代封建制度也有着影响。

(二)西周'德'与孔子'仁'联系的根本原因

1、儒家对'孝'的理解

孝是儒家核心思想观念之一,孔子提倡'仁学'认为孝可以体现出仁来,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曾经说过,'孝顺父母,尊重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君子要抓住孝,抓住根本,'仁'便可以建立起来。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也可以产生出来。由此可知,儒家对孝的理解,认为孝便是顺,在保证父母的吃和穿的同时,要顺从父母的心意,用行为证明孝心,对父母要有恭敬、顺从的态度。

可现在很多人都错误的理解了儒家的孝,他们认为只要给予父母好的生活,让父母能够有房子住,有钱花,便是自己尽的最大的一份孝心。可他们并不知道父母真正想要的什么。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家家户户脱贫,几乎每家都有的穿,有的住,所以父母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子女的陪伴。

给了父母一个豪宅,可父母真正想要的确实一个家。因此,我们要尽孝时,我们在给予父母物质生活时,我们要多陪伴父母,带父母去旅游,给父母拍照,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安心、快乐。

2、'德'与'孝'如何统一

古代人对祖先祭祀时,造成了孝产生的浓郁氛围。之后,随着社会发展,孝这一观念进入了阶级社会。夏人有无孝案至今不知,但是殷人生活中却体现出孝,在商代青铜器的《孝卣》中,便把孝当做人的名字。从商朝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商朝时期,人们对神特别尊重,同时人们认为自己的祖先能够保佑子孙后代,祖先便是天上的神,所以殷人认为祭祀祖先的孝与尊崇天上的神是结合统一的。因此可知,孝主要由德来承担。我们可以看出孝与德是同步的,统一的。

(三)德与仁之间如何统一血缘文化

1、泛血缘文化是什么?

周人灭掉商后,周朝初立,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施行宗法大分封,建立了宗盟政体,开创了泛血缘文化,构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天子为主的宗法等级秩序。中国古代常说四海之内,皆是兄弟,这便体现出泛血缘。周朝施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各个诸侯,而各个诸侯都是周朝皇室或者与天子最亲近的人。泛血缘文化通过宗盟政体的建立也随之出现。

2、古代关于仁的思想

春秋时期,人们常常把尊亲重长,对人恭敬,关爱民众,忠于国家,称为仁。《国语》中,写出爱亲就是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便是对父母孝顺就是仁。爱君就是仁,仁体现在君臣关系上,便是臣对君王忠臣便是仁。

利国就是仁,仁若体现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便是保护弱小的国家,帮助邻国便是仁。由此可知,春秋时期,仁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上。

孔子提出来'仁'的意义,并且把'仁'与'德'相互联系,建立了儒家学说,孔子把仁体现于道德当中,并且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最高的道德标准。据说颜渊曾经向孔子问关于仁,怎样做仁,孔子说要克制自己,一切要遵守礼节,按照常理做事情,这便是仁。

当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问题。所以对于孔子来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回答关于仁的意义。所以仲弓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孔子对仲弓说,'出门办事就如同像接待贵宾一样认真,使唤百姓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那样严肃。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人认为仁体现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包括国家、家庭、生活、以及礼节。

3、仁与德的统一

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注重仁和德的结合,据《论语》中指出,做一个仁爱的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能对自己仁爱,自己对人宽容,别人才对你宽容。这便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仁'构成了'德'的重要因素。

高柴曾经给一个犯人定了削足之刑,脸上曾露出同情与无奈,之后他遇危险被这位犯人所救,犯人所说曾经自己犯罪被定罪是天理,但大人曾经眼中所露出的悲伤,从不敢忘记。从这我们可以知道回报德爱从仁爱中所出。仁与德结合统一。

结论:

'德'和'仁'是一个人所应有的品质。自古代,我们的前辈便要求要有德行,更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孔老夫子教育我们要有仁爱,实际上是也在告诉我们要有品德,要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卢梭曾说过,'装饰对于德行也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

因此,生活在当今的我们应该对他人恭敬、与人为善、对人温和有礼貌,不恶意伤人。宽以带以待人,我们要时常帮助别人,传播爱心,将'仁爱'体现于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