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民匾额,竟然是明朝这位书法家所写?这书法真是养眼

明朝时期的书法,是继宋、元贴学书法之后又一个黄金时期,继续延伸了中华文学的命脉。虽然没有晋朝书法的神韵,也无法与大唐书法比肩,但是明朝仍然涌现出一大批书法集大成者,比如说,董其昌、文征明、姜立纲等人。

其中姜立纲,不仅在当朝颇有名气,在日本也是声名远扬,日本人还称其为“一代宗师”。包括到现在,去日本旅游时,说不到你都能看到姜立纲的牌匾字迹。

1338年,日本进入室町幕府时代,首都依然在京都没变,但是京城格局却发生了变化。执政者要求重修京都,想效仿明朝建筑在国门上悬挂一块匾额,但当时的日本却一人能胜任。

于是日本便派使者来中国求字,恰好姜立纲在国内名声斐然,受邀后欣然为之书写,自此便赢得了“一代书宗”之称号。

每当日本人提到此事后,都会赞叹:“此中国惠我之之宝也”。

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遣使求匾,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何乔遴《名山藏》

其实姜立纲自小就被称为“神童”,他幼童时期便能写出规整的大字,7岁时便因其字写得好,被翰林院破格纳为秀才,20岁便被授命中书舍人,去内阁制敕房办事。

姜立纲自传中记载:历事四朝,凡内廷制诰、宫殿牌额,大都出其手笔。

在书法上,姜立纲初学瑞安黄蒙,继学锺繇、王羲之,其后自成一家。尤其擅长楷书,体度雄厚,清劲方正,世称“台阁体”,在明朝时期天顺、成华、弘治三代,名声大噪。

在当时达到了“人得片纸,争以为法”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姜立纲诸多小楷中,要数这卷《东名册》造诣最深厚。《东名册》采用楷书的形式书写,用笔劲健方正,结体紧密,笔墨浓重,近似于“柳体字”。

《东名册》是姜立纲抄录张载《正蒙》中的一篇,讲述的是“蒙以养生”的道理。

这卷纵有31.5厘米,宽293厘米,先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可以说是北京故宫的“镇馆之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