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史—日照文物古迹 | 两城镇遗址

两 城

两城镇遗址位于日照市东北部,遗址分布于两城镇西北岭一带,一部分则压在现代村舍之下。遗址北面有两城河流过,西南部分则为低洼地,东距黄海约6公里,遗址地势北高南低。该遗址发现于1934年,遗址东西约990米,南北约10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以龙山文化层为主,兼有周代、汉代、宋代、元代等文化遗存。

据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两城镇遗址系龙山文化时期两城地区的中心,是筑有大型防御设施、经过高度整合的早期国家都城。1977年,两城镇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一五”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是我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1936年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遗址进行首次发掘。此次发掘由梁思永主持,发掘分别于两个工地进行。大孤堆东南工地由祁延霈负责,西瓦屋村后工地由刘燿负责。本次发掘发现龙山文化墓葬50多座,散布于遗址居住区各个地方。墓葬呈现明显的等级区别,随葬品主要是陶器。一些中型墓内有绿松石、玉石、装饰品等。其中,一座墓随葬品很丰富,有琢磨精致的玉钺、绿松石头饰和蛋壳陶杯等。1939年,两城镇遗址发掘部分成果公之于众。

从1954年开始,山东省文物管理处联合日照市相关单位,与山东大学等文物考古部门一起,对两城镇遗址进行数次考古调查确认,整个遗址文化堆积分为三部分,中心高地部分文化堆积最集中,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东西两侧20万平方米地带,文化堆积较为薄弱,南部因散布很多打制石器的材料,可能是古两城的工具制造场所。

1958年,山东省文化厅趁全省文物干部训练班田野实习之机,对两城镇遗址进行勘探与试掘,揭露面积为40平方米,并清理一座儿童墓。这次考古勘探试掘显示,遗址比之前调查和勘探得到的面积要大得多。对遗址的钻探结果表明,目前可见到文化堆积的范围约100万平方米;如果按陶片分布范围计算,遗址面积则高达256万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初,临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其调查认为,文化堆积在靠近两城驻地的村子西部、北部保存较好,最厚的地段厚度达2米以上,最厚可深达5米处,大部分则在2米以内。而村西北的坡地上则次之,由于自然因素侵蚀和人为破坏,这一带文化层堆积已不足1米。

此次调查获得包括兽面纹在内的大量精美陶器资料,以及以刻有神徽图像的玉圭为代表的玉器资料。遗址内发现有玉器坑遗存。玉器坑出土的文物有玉石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玉器。原料中曾见大块玉石,长四五十厘米;半成品多磨成厚薄不等的片状物,有三角形、长方形与不规则四边形等;成品中有穿孔玉斧与其他小件。在目前的海岱地区,该遗址系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史前遗址之一。据考古专家推测,玉器坑附近应有加工玉器的作坊。这些精美的陶器和玉器资料,充分显示两城镇遗址的重要地位。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中美两国组成一支联合考古队,对以遗址为中心的聚落形态进行调研。随后,一场为期3年的田野发掘展开。山东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大学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除发现遗址是当地最大的原始遗址,系周边30平方公里内的中心遗址外,还发现了龙山文化时代的城墙建筑。这一发现再次以科学的方法确认,两城镇遗址原是一座龙山文化城。据考证,遗址文化层厚2—5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龙山文化层是遗址代表性的文化层。

考古人员通过勘探和发掘,发现有城址、房址、墓葬和灰坑等遗存。在遗址内发现有大、中、小三个环壕,环壕均为龙山文化时期使用,并确定有三个出口。壕沟内侧有夯土遗迹,可能与夯筑城墙有关。其中,中圈环壕内侧有夯土墙,露出较多房屋建筑和墓葬,揭示两城龙山文化微观聚落形态的变迁。从宏观聚落形态分析,以两城镇遗址为中心的地区,存在着三个等级的聚落遗址,这种聚落结构在遗址数量上呈现金字塔状分布。一级聚落两城镇位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中部位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栾丰实认为,这种聚落形态显示出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已进入“都、邑、聚”三级控制体系的早期国家阶段。

据权威资料显示,本次考古发现近500个灰坑。其中,有一些灰坑形状很规整,还有规模较大的圆形直壁坑。有一些灰坑里分多层,每层土质、土色皆有所不同,并且里边有多个柱洞。考古专家认为,这样的灰坑或功能特殊,应该是用来制作一些特殊的陶器。灰坑内还发现有大量陶片,有一些可以复原为陶器。

遗址区发现的小麦、大豆、酿酒证据等遗存,表明古两城社会生产力已很发达。专家对出土的陶鬶和罍 ,以及一些器皿,进行专业检测发现,这些器类不同程度含有稻米、蜂蜜、水果、添加树脂和香草混合型饮料。后经专家进一步分析证实,这是一种混合型的酒,酒中主要成分为稻米。在出土的植被标本中,有4种炭化农作物种子570粒。其中,炭化稻谷454粒,炭化粟98粒,以及少量的黍和小麦。这些系统的植物资料表明,在龙山文化时期的古两城,水稻于农业经济中的比重远超粟黍。

专家在许多陶器标本中,还检测出蜂蜡碳氢化合物,说明那时的人们已在使用蜂蜜。蜂蜜的糖分主要是果糖、葡萄糖,蜂蜜包含天然的嗜渗酵母,当被淡化到70%的含水量时,这些生物便会活跃起来,从而能生产蜜酒。两城镇遗址蜜酒的发现,把中国酿制葡萄酒的历史提前了2000余年。

【日照文物】

(0)

相关推荐

  •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考古的重要收获(文明之声)

    栾丰实 ( 2021年03月20日   第 05 版) . 走过百年的中国考古,以自己的方式命名了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很多原本极其普通的小地名因为与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相关而著名起来,比如大汶口. 大汶口文 ...

  • 凝固的日照史——日照文物古迹丨牌孤城遗址

    牌孤城遗址 牌孤城遗址位于五莲县街头镇迟家庄村北,距离村子约1500米,因处牌孤山南麓而得名,为战国时期的兵营遗址.牌孤山,又名盆谷山,乃黄草关南端要地.黄草关被乾隆版<诸城县志>形容为& ...

  • 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的石器生产

    石器的制作是史前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活动之一,故被作为人类早期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指征,并以此命名为石器时代,后来又根据石器的制作技术和特征,进一步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同时,石器作为史前 ...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城镇遗址

    两城镇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是第一个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总面积112万平方米,1934年发现,1936年发掘.文化堆积以龙山时代为主,还有少量的周代和汉代的遗存. 目前发现龙山文化和周.汉 ...

  • 「古迹史话」达鲁花赤史彦昌,两代三塔武德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十六--帖木儿塔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帖木儿塔,位于阳曲县杨兴乡史家庄村东南.帖木儿塔为墓塔,属于元代建筑.2004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 ...

  • 一条海曲路,半部日照史!

    如果说哪条是日照最有记忆的路 那一定有海曲路 (郑培波摄) 海曲,日照历史上第一个县治古县名,秦至西汉,今日照东港区属琅琊郡海曲县.海曲县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也是日照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文 ...

  • 两座遗址公园 见证福州历史

    对福州市民来说,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祖先在哪里,最早的福州城又是怎样的规模? 过去十年,福州加大了对历史文脉的保护,如今福州拥有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和冶山春秋园两座遗址公园,它们讲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之 ...

  • 原创|史迪芬诗歌两首[朗诵:巴黎梦幻]

    请移步文末收听 一,威风凛凛看太行 巍巍太行绵延八百里风光, 茫茫山脉覆盖晋冀豫界疆, 千山万壑,层峦叠嶂, 奇峰突起,山势雄壮. 你是中华民族的形象, 你是中国革命的脊梁, 你用你的每一块岩石 铺垫 ...

  • 我国最美古村落之一,以文物古迹著称,隐匿在雁荡山水画卷之中

    我们知道雁荡山是温州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它以"山水奇秀"而闻名,跻身我国名山之列,史称"东南第一山",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这里有 ...

  • 走走停停 | 没有日照的日照(20210514)

    拍摄时间:5月12日早晨 拍摄地点:日照 很多年前,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去过一趟日照,住在海边,一早一晚,海边溜达,很好的感觉. 到的那晚,还在沙滩,捡到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 很喜欢日照小城.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