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拍马我拍牛
李双全
一
最近在读本一书,叫《马屁大观》。本书作者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诸子、笔记小说等百余部古籍中选取关于拍马屁的故事数百则,集拍马屁之大成。“溜须”与“拍马”二词,前者源出于中国中原地区。后者源出于中国北方游牧地区。由于“志同道合”,所以组成了“一个家庭”。溜须拍马,简称拍马,也称拍马屁。是寡廉鲜耻之徒为达一己之私利和其他卑鄙目的而谄媚权贵或博取主子青睐的手段,也是专制统治下的必然产物。《宋史》中说:宋真宗时,丁谓善于迎合帝意,不久升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时任宰相是寇准。丁谓对之毕恭毕敬,唯寇准之言是听。某日,宰相、副宰相等大臣在一起用餐,有汤污到了寇准的胡须,丁谓起而为之揩拂,即溜其须,寇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说得丁谓既羞又恼,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这大概就是“溜须”的由来。“拍马屁”一词多次出现在晚清时期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里。”拍马屁”的说法有人说来自元朝,有关于元代蒙古文化。一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然而趋炎附势者看到权贵策马而来,不管其马优劣如何,便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大人的好马,大人的好马!”蒙古人是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夸他的马好。一方面是蒙古人对马钟爱有加,另一方面当时的马好似当今的车,也是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夸他的马就等于是夸他本人。下级见到了上司,往往要对上司的马夸赞几句。一边拍着马的背部或腰部或马的肚子,一边用尽天下最美的词。什么“膘肥体壮”,什么“鬃长毛亮”,什么“追风赶月”,什么“踏雪无痕”……总之是要把上司的马夸成是宝马良驹。于是“拍马”成了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贬义色彩甚浓。很少骑马的汉人,用自由的想象把“拍马”逐渐演绎成了“拍马屁”。现在,达官贵人开的是奔驰、宝马汽车,而非原来的马了。要想奉承他们,就只能拍拍车了。也有些达官贵人家中以养狗养猫为宠,估计有人在拍狗屁、猫屁。还有些一官半职的领导们,为了向外证实自己的文化修养或学历,写些所谓的诗词歌赋,自然有人推波助澜、随众附和而叫好。于是乎著名的《平安经》就诞生了!《庄子》第四篇《人间世》中: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蚉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这句话应该是关于拍马屁的最早说法了。大意是,有一个养马的,很爱马,马要拉屎了,就用筐接着;要拉尿了就用海边捡来的贝壳盛起来。有空就给马洗刷刷,给马吃最好的,喝最好的。那马吃得好,日子过得好,长得骠肥体壮。有一次,马屁股上有虻、蚊在叮咬,主人就用拍子拍了,赶走了,马站立未动。有一天主人发现马腿上也有虻、蚊在叮咬,继续用拍子去拍,马腿不习惯人拍打,受惊了,起脚就踢了主人,这下不得了,马主人头部胸前是筋断骨折,口吐鲜血,内伤严重啊……这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道理。就是说拍马屁也有风险!告诉那些拍马屁的人,要拍对地方,否之会适得其反。这也就是所谓的“拍马屁拍到了大腿上”!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拍马屁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马屁术也成为一大奇观。“拍马屁”拍到什么地步呢?读来令人恶心。北齐时,成武帝的宠臣和士开。由于受到皇帝的宠爱,掌握了朝廷大权,一时间大小官员竞相趋附。一日他得了伤寒,医生告诉他应服“黄龙汤”。此汤何物?大粪是也。和大人面露难色,当时正巧有一文人在场,便自告奋勇地说:“大人,此物甚易服,让在下先为您尝尝。”说完,一饮而尽。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擅长“拍马屁”,老外也爱“拍马屁”。英国有位叫施滕格尔的专家,就著书传授拍马秘诀:要隐约含蓄和恰到好处。真是经验之谈,因为中国早就有句俗语叫“马屁拍在马腿上”。讨好人不到位,反而没有落好。千万别以为只有小人物会“拍马屁”。施滕格尔说,当代政界领袖精通此道者亦大有其人。举的例子是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华盛顿,初会布什,事后布莱尔说:“他确实令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还形容布什“很能干”、“很聪明”。据说在日本东京,有两个年轻人把为别人提供奉承服务变成了职业,说白了,就是靠“拍马屁”为生!而且他们的生意越做越火,因为天下就有这样的人。他们说:“虽然听几句恭维话要交钱,但我仍然很高兴。”颂圣,在中国古代是作臣子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中国古代统治者的周围,总有很多的帮闲者,他们投其所好,进谀词、表忠心、舞文弄墨、移花接木,为统治者抬轿子、吹喇叭,制造太虚幻境。当然,也有少数统治者是清醒的,他们不喜欢阿谀逢迎。古人拍马屁方法一流。今天也有很多人拍马屁技艺精湛。用在工作上,从而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毕竟又有谁不喜欢恭维呢?拍马屁、马屁精历来都是被人唾骂的,也被人看不起。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人到处可见。这类人只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自私需求而已。当你得势时,这些马屁精都来了,而当你失势时,来落井下石的也是这些人;为什么呢?他们得找另外一个人拍了,因为你这里已拍不到好处了。出卖你就是最好的办法。人生在世,有时太过方正,会感觉到世事相当艰难的,有时根本就办不好事,所以中国古人就提出一个外圆内方,做人应该对外圆,不要有棱角,对内要方,要有自已的原则,即自已的底线。如果一味的只知道拍马屁,虽然你自已感觉好像很风光,那么你的上司,你的同事,只会把你当一条哈巴狗!如果做人有一个自己的原则,上司、同事都会敬畏你几分,谁都不敢瞧不起你。从前,有个财主,买到了一匹好马,心中非常高兴。于是就请自己三个女婿来喝酒。酒过三巡,财主从马厩里牵出宝马,让三个女婿作诗来赞美这匹骏马。三个女婿为了讨好老丈人的欢心,纷纷搜肠刮肚,寻觅佳句。不一会,大女婿走上前来朗声道:“水面置金针,丈人骑马到山阴。来去数百里,金针尚未沉。”财主听了连连称好。二女婿不急不忙,一字一句的念道:“火上放鹅毛,丈人骑马到余姚,来去数千里,鹅毛未被烧。”财主听罢大喜。这时候轮到三女婿了,三女婿天资愚钝,急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双手在宝马的屁股上拍,宝马被拍得不耐烦了,放了个屁。三女婿灵机一动:“宝马放个屁,丈人骑马去会稽,来去数万里,屁门还未闭。”老财主听了哭笑不得。拍马是一个技术活,除了要脸厚嘴甜会来事儿之外,还要讲究技巧,要以最恰当的力度,拍到受拍者感觉最舒服的地方。否则只会是弄巧成拙,轻则鼻青脸肿,重则呜呼哀哉。特别是在封建时代,帝王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身边的臣子既可能因言语文字的不慎而惹祸,也可能因颂扬而得到恩宠。随侍之人不得不小心谨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马屁诗也就往往派上用场。因此,马屁诗也应运而生。有兴趣者可拨咨询电话,问问“度娘”。据心理学家称,会拍马屁的人,情商和智商都是很高的。拍马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凭借拍马之术平步青云的,比比皆是,而拍得巧妙,拍得有学问的,便更是非富即贵。但把马屁拍到出神入化,堪称艺术,就需要有才学和见识,套一句时下的流行语:哥拍的不是马屁,是学问。拍马屁的人多了,马屁股自然溜光溜光的,但若是拍的人太多,马会飘飘然,马屁股也会麻木!明月春风诗煮酒,他人拍马我拍牛。今年是辛丑年,属牛,我只想养好自己的牛,让那些喜欢拍马的人拍马去吧!
滚滚红尘染白头,
春来冬去别无求。
清风佐酒邀明月,
他人拍马我拍牛。
【作者简介】李双全,湖南邵东简家陇人。现居长沙。邵东市作家协会、市诗歌学会会员、市楹联家协会理事。自幼喜爱文学,常与诗歌对话,偶有文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