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校长程红兵:这三个关键问题不解决,怎么能上出好课?

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策略关系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课堂的掌控,和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知识面确实有限,但是“上这堂课我就应该充分做好这堂课的相关知识储备,否则你不要提这个问题”。

我们再看看课的开头,不少老师喜欢绕来绕去,不是开门见山。这样一种课堂开头是在我们课堂教学当中所反对的。

什么叫把课堂还给学生,什么时候该还,什么时候不该还,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还,是有讲究的,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知识储备不足,

怎么能随便进行教学

课堂的掌控,和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来举个例子。

有一次,一个小学老师教《动物,人类的朋友》,讲着讲着这个老师就顺便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濒临灭绝吗?”孩子们就开始说了,有的说大熊猫,有的说东北虎,有的说北极熊,有的说中华鲟,有的说扬子鳄。

老师只是顺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孩子们却当真来回答了,但是老师自己都没搞清楚到底什么动物是濒临灭绝,于是只好点头,动作幅度很小,你几乎看不清他是点头还是摇头,不管谁说他都点头,想蒙混过关,想敷衍过去。但是孩子开始争论起来了,小学生很认真的,这一争论就希望老师判断到底谁对谁错。

这个老师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下课以后到图书馆去查一查,上网去查一查。”想蒙混过关,这是我们有些老师惯用的手法。哪知道有个孩子就较真了,站起来说:“老师你大概也不知道吧。刚才只有第一组说大熊猫是正确的,其余都是错的。其他还有西伯利亚虎、亚洲黑熊、非洲犀牛、亚洲猩猩……”他一口气说出了十多个物种。

这个老师表情非常尴尬,原因在哪?知识储备有问题啊。教师的知识面确实有限,但是上这堂课就应该充分做好这堂课的相关知识储备,否则就不要提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某校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上的课是杨绛先生写的《老王》,这个老师怎么上?上课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分段,分完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完了就是归纳主题思想,归纳主题思想之后就是分析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老王,为什么标题就是老王?归纳老王的性格特点,老王怎么样?勤劳、善良、朴实、乐于助人,全部写在黑板上,清清楚楚,板书非常漂亮,整个黑板基本上写满了。课上到这里的时候老师发现,他预设的所有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

接下来怎么办呢?看着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于是这个老师灵机一动问:“同学们关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孩子开始七嘴八舌提问题了。有个孩子说道:“文章的结尾说像我这样一个多吃多占的人,面对老王应该感到愧怍,我不理解。”老师一听,估计自己也没有很深刻的理解,于是灵机一动说:“同学们,刚才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讨论讨论。”

这是我们老师惯用的手法,当他自己搞不清楚的时候叫同学们讨论讨论,这也未尝不可,教学相长嘛。讨论的过程中有同学举手了,说:“因为'我’不能给老王以有效的帮助所以感到愧怍。”老师一听好像有道理,重复了刚才这个学生的观点,然后把这个就作为标准答案了。这个时候提问题的同学举手了,说:“老师我不同意。”

课上到这里的时候,我发现班上同学的眼睛闪了一下。我听课不喜欢坐在后面,坐在后面看的是学生的后脑勺,我听课喜欢坐在前面的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可以看到所有孩子们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可以告诉你这堂课成功还是失败。可以说前面的教学环节实话实说孩子是没劲的,无精打采的,原因在哪里?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太老套了,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等。

我发现当一个学生说出了和老师的所谓答案不一样的时候,全班所有同学的眼睛闪了一下。这个时候老师如果把这个环节处理得好,等于用力一扳,这堂课还能扳过来,还能成功。很可惜老师一看手表离下课的时候已经很近了,就提高嗓门,用义正词严、不容分说、浑厚的男中音把这孩子压下去了。

下课以后问这孩子,这孩子分析得头头是道,进的很在理。我回过头再问这个老师,这个老师讲半天就是讲不清楚,“王顾左右而言他”。教师连这篇文章都没读懂,怎么能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呢?知识储备有问题。

开头云山雾罩,不是好课

我们再看看课的开头,有不少老师喜欢绕来绕去,不是开门见山。有位老师想用启发式上数学课“利息”的内容,一上课,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过年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老师希望学生说“压岁钱”)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喜欢“放鞭炮”“走亲戚”“玩个痛快……”,就是没人说压岁钱。老师没辙了,只好自己说了,说完了压岁钱之后,老师又问:“你们拿了压岁钱后会怎么办?”学生说“交给妈妈”“买学习用品”“支援困难地区”,老师所期盼的答案“存入银行”,就是没人说,老师只好自己说。很多老师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这样,绕来绕去,好几分钟绕过去,还没有切题。

类似这样一种课堂开头是在我们课堂教学当中所反对的。

还有一位老师学了名家的课例,借班上课一上来就问:“同学们,你们猜猜我姓什么?”我心想:你姓什么跟这堂课教学没有任何关系,你爱姓什么姓什么。

开头应该怎么做?开头应该自然创设一个非常好的、和谐的环境。

举个例子,一个大学老教授上课,第一次接触一个新的班级,我们都知道老师第一次在一个新的班级上课,是不太容易上的,因为老师第一次看到这些学生,学生第一次看到这个老师,双方之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所以第一堂课一般会上得很硬,像我们这个班上刚刚开头我觉得很硬,很多校长连笑容都没有。

这个老师上课铃声响了,走到讲台中间,“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接下来按照常规老师应该喊“请坐”,但是这个老师没有喊“请坐”,而是用眼睛把所有同学全部扫描了一遍。老师说:“错了,错了,你们喊我喊错了。”全班同学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老师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应该喊我什么?”全班同学一起喊道:“师爷好。”

一个“师爷好”,老师和学生因为第一次见面那种莫名其妙的紧张烟消云散了,一下子就进入那个非常和谐的场景当中了。老师觉得孩子挺可爱的,蜡烛式的一点就亮。孩子觉得这老师挺可爱的,老顽童一个。双方之间就走得非常近了,情感一旦近了,这个课就会上得很轻松,有味道。

接下来,我想探讨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教什么。我们过去讲教教材,老师上课干什么,教书的,教什么书,就是教课本、教教材,教材有什么咱就说什么,教材怎么说咱就怎么教,后来就变成教参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老师备课就是备教参,把教参的内容转变成教学的内容,后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市场上有很多教辅读物,这个教辅读物就是根据教参所进行的二次加工、三次加工,这样一来我们老师想说什么,学生基本都知道,老师就尴尬了。

举一个例子,我在上海带了一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我是这个基地的主持人,每一期我带15个学员,每一个学员都要上一堂课,而且我都要评课。有一个老师上《再别康桥》,徐志摩的一首诗歌,他设计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为什么叫康桥,为什么不叫剑桥,康桥就是剑桥,剑桥就是康桥,为什么标题不叫再别剑桥。课上完之后由我评课,我非常不客气地说了:“我说你这个问题是无效问题,是无价值的问题,是伪问题。”

我们这个老师不太服气,他说:“程老师,这是教参上这么说的。”对于教参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我们今天不讲教教材,换一个概念,叫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学生。什么叫用教材教学生,不是教材有什么咱就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才教什么,是针对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的。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结构、行为规则来决定教学的结构和规则的。这句话非常抽象,很难懂,把它展开来大家就知道了。

第一,什么是学生已经懂的?学生已经懂的内容,作为教师,你只需要检查就可以了,我们在这一个环节上发现很多老师有毛病,什么毛病,孩子已经知道了的东西,他还在喋喋不休、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讲个不停,学生已经懂的,你只需要检查就可以了。

第二,什么是学生不懂的?但请注意他看了教材自己可以搞懂一些东西的,学生的大脑不是一片空白,如果是一片空白你只要填充就可以了,学生不懂,但是看了教材自己可以搞懂一些内容的,你就让他看教材好了,看完以后让他去概括,让他去提炼,概括不到位你帮他,提炼不到位你帮他。

第三,什么是学生不懂,看了教材也不懂,他需要合作学习才可以搞懂的?那你就组织讨论和交流好了,实话实说,我们现在有些公开课的合作学习,纯属作秀,这个讨论纯属多余的,它不是真讨论,上课不到10分钟,老师就说:“同学们,你们前后两排4个同学讨论讨论。”讨论不到1分钟就解决了。这讨论有价值吗?纯属无效讨论,另外所谓的小组讨论,小组的成员构成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前后两排4个同学就可以讨论讨论的,小组的成员之间要差异最大化才有价值,才有团队的价值。

第四,什么是必须老师讲的?学生不懂,看了教材也不懂,通过讨论还不懂,这个时候老师该讲了。

第五,如果老师讲了学生还不懂,那就必须实践活动一下了。别以为老师所讲的一切学生都会听懂,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教师就进行活动设计,就让孩子们实践实践、活动活动。

举个例子,我是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肯定会讲到唐诗宋词,讲到唐诗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提到边塞诗,讲到边塞诗的时候,大城市的孩子根本没有感觉。我曾经做了一个事情,带了600多师生,利用暑假从上海出发,包一辆列车,第一站到西安,看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孩子们立刻就能感受到厚重的汉唐文化。第二站到敦煌,到嘉峪关、到玉门关、到阳关,孩子们到了阳关,立刻就读懂了什么叫“西出阳关无故人”;孩子到了玉门关,立刻就读懂了什么叫“春风不度玉门关”。面对着茫茫戈壁,他一下就读懂了诗句的含义。第三站到吐鲁番,地理老师不用解说,孩子们就感受到火焰山的概念。第四站到天山、天池,到乌鲁木齐。所以特定的学习内容和特定的方式是相伴而行的。

什么叫把课堂还给学生,什么时候该还,什么时候不该还,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还,它是有讲究的,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去思考,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安排。

启发式教学≠问答式教学

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很多老师就把它理解成为问答式,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老师不断提问题,学生不断回答,这就是启发式。姑且承认这个启发式,我们还是发现这里头有毛病。

一是作机械问答。我曾经听了一堂很极端的课,这一堂课听下来,老师的问题一共117个,绝大部分是无效问题,一个问题抛出来,他要让孩子们思而得知,如果孩子们不假思索异口同声都能回答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我们老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适度超越当下学生的水平,适度超越。

二是单一模式。单一模式就是老师提问题让孩子一起来回答,众声回答。这个众声回答会带来什么问题?滥竽充数!大合唱就导致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最后结果是把学生的问题全部遮蔽掉了,你都不知道学生问题在哪里。

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听课,千万不要坐在后面,如果有可能你就坐在前面,你去看孩子的嘴巴就知道了,我刚才说第一个看孩子的眼神,第二个看什么,看孩子的嘴形,孩子有些嘴巴虽然张着,但是声音很轻,他说错了老师都没有听到,有些孩子虽然嘴巴张了,但是没有吐出词来。这就把问题全部给遮掉了。合唱不太好,那就独唱,为什么不能让孩子独唱,独唱可以把问题暴露出来。

三是“即问即答”。什么叫作“即问即答”?老师提出问题,立刻就叫学生回答,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学生可以回答,但是请注意,如果学生立刻就能回答,说明什么,说明你的问题没有价值,说明你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思考,所以没有价值,他已经会了。第二种可能是,学生回答不了,回答不了的原因是什么,你不给他思考的时间,你说他怎么能回答,所以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不能够让孩子闭上眼睛想一想。

希望我们的老师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空间,不要盲目地追求热闹。这才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