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爱赶潮流? 这些碑帖里的网络热词你见过吗

近代王福庵“泥马前身”(图1)
偶然看到王福庵有一方印,印文为“泥马前身”(图1),不禁想到曾经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看来,老爷子也是“闷骚”之人。
清 王文治(图二)
王文治行书对联。书法筑基于“二王”,脱胎于董其昌,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已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但无董氏书法的圆媚、轻滑之弊。其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深得《兰亭》、《圣教》遗韵。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清代诗人、书法家。
释文:活计敲诗读画;生机养竹栽花
清 陈曼生(图3)
陈曼生行书竖幅。书法用笔清劲潇洒,守古法,笔画圆劲细硬,如银画铁钩,笔笔中锋,力透纸背,结体奇特,穿插挪让,金石气十足。
陈曼生(1768-1822),名鸿寿,字子恭。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篆刻与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并称为“西泠八家”。
释文:才要说随便睡不着,才要说忘便忘不得。
清 张伯英(图4)
张伯英楷书对联。早年从颜体入手,再学魏碑,以行楷最有成就,用笔严谨,字形方圆兼备,既宽博雄放又紧凑严密,内多劲力,朴实秀逸,古拙自然。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晚清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金坛名宿冯煦入室弟子,齐白石的老师。
释文:一月常致二十九日醉;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
清 何绍基
何绍基行书对联。为早年之作,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清刚之气,韵味纯正。还未见晚年那种习气。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
释文:这样已为过分;怎么才是称心?
当代 邓散木 (图5)
邓散木小篆横幅。书法不断提炼各家精华集一身,冶鼎彝籀斯于一体,复参以隶、草用笔,结体创草彝、草隶,既有各体之美有协调统一,具天真奇崛之气。此作用笔酣墨饱满,气韵生动,结体灵活,沉雄绝俗。
邓散木(1898-1963),自纯铁。中国现代书法家、篆刻家。有“北齐(白石)南邓”之誉。
释文:厕简楼
再读王文治(图2)、陈曼生(图3)、张伯英(图4)等人的对联,就感觉不像是古人写的,就好像今时今日,在和朋友聊天、拉家常的大白话。更有极端者,则非邓散木莫属,硬生生地将自己的斋号弄成了“厕简楼”(图5),又是题匾,又是刻印,还刻了一大批。其实这不是和卖字的主顾过不去,而是和自己过不去。一个大大的“厕”字,哪里有半点风雅?没有人想挂这样的作品在家里,除非是嗜痂成癖之人。
明《扯淡碑》 (图6)
《扯淡碑》现在河南省淇县城。碑身高178cm,宽86cm,厚18cm;碑座宽102cm、高15cm;碑圆首.上端行横字“再不来了”;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处”字已损毁)。“泰”字右刻“扯”,左刻“淡”。这就是《扯淡碑》的名称由来。“扯”字下竖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淡”字下竖刻“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左右皆为2行32字;碑阴圆首处竖刻“碑阴”。正中竖刻“为善最乐”。两侧各有联语-幅:右:“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全碑前后共刻111字。字迹工稳,谈不上过多艺术性,唯内容值得玩味。
河南有一块相传为明代的《扯淡碑》(图6),更是说明“神马都是浮云”。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七个大字,“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别明显,民间俗称“扯淡碑”。这块碑无墓主人姓名,也无确切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美国人专门有一本书就叫《论扯淡》,真正的发明人在中国。这个词近些年出现的频率高,实际上古人比今人更“潮”。碑文内容已经看破红尘,参透人情冷暖,就如同《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不过,《扯淡碑》毕竟直白,更高雅一点,则非文人莫属。通过书家写出来,就更有意思了。
东晋 王羲之 (图7)
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与《孔侍中帖》、《忧悬帖》,三帖合装,前后九行共一纸,纵24.8cm,横41.8cm,现藏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
释文:悲摧。
六朝 《敦煌写经卷》 (图8)
六朝《敦煌写经卷》(节字)。汉字书体自汉末至魏晋,经历了由隶至楷的演变。敦煌地处西域,其传世墨迹和碑刻中的字体较之中原同期作品,保留了较多隶意,楷中带行法,墨韵沉著且笔势峭拔。
其实这些人并不是最早的,还有更“前卫”的。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书圣王羲之以“坦腹东床”的典故而广为人知,他的这种心性在手札中也常常会流露出来,最有名的莫过于《频有哀祸帖》中的“悲摧”二字(图7),可见书圣很“潮”,绝对是那个时代的引领者。魏晋六朝是一个特别的时代,经卷中竟然可以寻觅到诸多的“现代语汇”,把一些现在耳熟能详的常用词汇的出现,推进到了数千年前,其中不乏“至诚无欺”(图8)这样的词汇。
明 王铎
王锋临王县草书竖幅《首昨服散帖》,纵227cm,橫47cm.现藏广东省广州艺术博物院。此帖临于清顺治三年( 1646).时55岁,功力可谓大成。
释文:昨服散差耳,然不过佳,请示所宜。如更增剧,恐难为力耳。未能令遣,犹有余念(故)耳。王县首和南。辛卯三月廿九日昼朗,然无风尘,可喜书此。洛州弟王锋为开吾老年翁遣兴。
书写内容上可以包罗万象,但并不是百无禁忌。王铎临作中的脱字与杂糅现象,是由种种因素造成的,既关系到王铎的临摹习惯、临摹的材料,也受到临摹作品的功能、即席应酬的环境等等限制。王铎的临摹,曾尝试将几种帖“串烧”,以临古来抒发情怀,实质上呈现出的是一种“无内容”形式,用以逃避现实的文字狱,有时为了应酬,会将一些含有“疾、病、死、亡”等一些忌讳的字眼有意略去。这样做的不止王铎一人。时至今日,任何一位收藏家,也不会将有“死、碎”等字眼的作品悬挂在家里。这是不需要说明的道理。更多的藏家,对于一些不喜气而表示悲伤的字眼还是希望保持距离的,心存芥蒂,这是人之常情。
观古鉴今而说到底,方方面面所有的问题,都是文化习惯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