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禹王庙:大禹
大禹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小学课本就有了。
四千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怀念他、称颂他呢?
禹会诸侯于涂山 王迹九州数太湖 谢芳芳园长提供
(禹王庙茶室内的匾额,对联为金文)
一
四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水患严重,氏族部落最大的问题就是治水。
尧起用了鲧(滚音)来治理水患。鲧花了九年时间,拼劲全力,哪里发水哪里堵,洪水还是四处泛滥,淹没了田地,淹死了人畜。
尧很自责,让位于舜。舜对鲧的治水无状给予了最严厉的惩罚-----在羽山处以极刑,并曝尸三日。
大禹,鲧的儿子,并没有因为尧处罚了父亲就记恨在心,而是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治理水患。他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带领百姓疏浚河道,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将洪水宣泄入海。
二
禹王庙天妃宫
大了禹为了治水,常年奔波在外,四海为家。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
初春的一天,大禹来到涂山,一见钟情地遇上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
女娇对人人称颂的治水英雄也是仰慕已久,两个人很快地走到了一起。
婚后第四天,大禹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依依惜别新婚的妻子,走上了治水的路途。
他在外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入,住着最简陋的房子,吃着比老百姓还差的伙食。
女娇思念成疾,天天跑去涂山的南面,翘首以盼丈夫的身影,感叹到: 侯人兮,猗。(等候我盼望的人儿啊,还不归)。这也是我国有史可查的第一首恋歌。
三
禹王庙大禹像
大禹治理好黄河的水患之后,便带着他的助手胥和冥两个人赶赴太湖流域。
他们“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檋(居音,类似滑竿)”
那时候的东吴也是蛮荒之地,他们眼里的太湖一片汪洋,仅有几只山头耸立波际。
一连考察了很多天,走了许多路,他们实在太累了。有一天中午,在林屋山上,大禹头枕着大树,不知不觉睡着了。梦中,有一位仙人告诉了他治理洪水的方略。
于是,他带领百姓,照着方略,开凿了吴淞江、娄江、东江。太湖的水患排除了。出现了三江既入 震泽底定的局面。(震泽是太湖的古名)。
到如今,吴淞江和娄江还在,据考证,现在的澄湖的位置即是曾经的东江。
太湖水患的治理,百姓开垦了田地,筑室而居,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站在禹期山的禹期峰上,大禹看着平定的太湖,心潮澎拜。期许着什么时候,能邀各诸侯前来,看一看他的政绩。
四
消夏湾的小庙 潘家炎老师提供
人们感怀于大禹的功绩,在各地都建有大禹庙。
太湖区域也不例外。当地的百姓为他在太湖的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禹王庙。
东面的庙宇在镇湖西,明代中期这一地区陷入太湖,庙也被冲毁。大禹神像冲到冲山,被村民捞起,安放在当地的郁使君庙中;
南面的庙宇在消夏湾,和水平王一起祭祀。消夏湾曾是吴王夫差和西施赏月戏水度夏的地方。历史的变迁,这里已变成了牛仔乡村俱乐部。禹王庙当然也荡之不存。
西面的禹王庙是我们到达的地方,何时建立已无可考。殿内碑记可考,当在梁大同三年(537),即有重修。算来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
北面的在今天的平台山。平台山为太湖中的小岛,非舟船不能达。没能亲见,不能描述。据说,庙宇规模较大。门额功高底定。殿内有对联,云:
忘其身 忘其家 辛壬癸甲 阅四日而出 唯荒度土功 遂贻万世平成之治
注之海 注之江 疏瀹决排 历八年于外 能奋庸帝载 乃受一心人道之传
对联为清朝初年西山人陈纶所提。《太湖备考》有其传。
据说,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三,当地的村民都会举行祭祀的庙会,因为往来不便,拜祭者以渔民居多,其时小岛四周舟楫成片,庙前锣鼓喧天,热闹异常。
五
禹王庙的大门
北平王又是谁呢?大禹来太湖治理水患之时,曾带有两名助手。冥,在抗洪中以身殉职。
另一个助手----胥,在洪水平定后,被尊为水平王。
大禹被尊为天子后,分天下为九州。因胥曾在太湖边治理水患,便被大禹派到了吴地。
苏州带有胥字的地名很多,有人觉得和伍子胥有关,而有人觉得是和水平王有关。比如胥母山、胥女山、胥口、胥溪、胥浦。
感兴趣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到底是伍子胥的胥,还是水平王的胥。历史的趣味就在这里。
七
大禹最终以治水的功劳得到了帝位,也得到了百姓的尊重。在全国,在吴地,有关大禹的遗迹还有很多。在位者都要能像大禹一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