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脾阳,损阳寿!大补脾阳的方子,治腹凉、腹冷、腹疼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华脾胃病学》

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聊关于脾阳。

什么是脾阳?其实就是“脾之阳气”。

这个东西可不一般。一旦伤了,不好恢复。如果久不恢复,身体大受影响。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脾阳一伤,寿减一半。

那么,什么是伤脾阳?伤了脾阳又怎么办呢?如果救治不当,到底会有什么后果?

曾经河南杏林名宿赵清理先生。有一次,遇上这样一个患者。

这个人当时才24岁,男,孙姓。他身体挺好。有几天由于天气很热,孙就连续吃了好几块雪糕。同时又喝了两罐的冰饮料。

一开始呢,他觉得还挺爽的。结果到了晚上腹部掣痛,吃了点西药之后,暂时得到了缓解,可是,过一会还是疼。到了第二天早上,腹部冷痛拒按,恶心欲呕。此时已经患呕吐两次,都是清稀粘液。

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后医院立即给输了液,呕吐有所减轻,但是腹疼痛依旧。

在万分紧急之下,院方找来赵清理老师会诊。

刻诊,见患者脉沉紧、舌苔白滑、大便溏、小便清长、腹部遇冷甚痛,偶尔还吐清水,面色晦暗还微微发青。

了解了情况以后,赵师给开了一张配伍。但见——

高良姜、香附、半夏、党参、白术、干姜各12克,陈皮15克,甘草3克,木香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到4次温服。

患者在服药一剂后呕吐消失,腹脘疼痛减轻。三剂药用下去,患者疼痛感消失,但是食欲不好。赵师在原方上又加入了一味焦三仙12克,服用3剂后全愈。

其实,在大夏天,气血盛于外,胃肠反倒虚弱。这时候吃大量冷饮,会给身体带来寒邪。寒邪会直中脾胃,遏制阳气,于是脾阳受伤,发为冷痛。脾胃阳气不展,津液失布,于是聚而成痰涎,又随上逆的胃气而出于口,这就形成了呕吐。

再回头看看这个配伍,赵师在医案中叫良附理中汤。它就是良附丸、理中丸的合方。

其中,高良姜、香附构成良附丸。干姜、白术、党参构成理中丸。前者有温中行气止痛之效。后者是健脾益气、温阳燥湿之剂。两者合用有健脾、理气、温中、止痛的功效,对脾阳受伤者,有应急之用。

在这个基础上,用陈皮、木香来辅助“行气止痛',用半夏降”逆止呕“。来解决当时患者症状。患者后来又食欲不振,加入焦三仙”健脾开胃'。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