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小满
今日小滿。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迎風笑落紅。”
小滿為夏季第二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講:“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又說:“鬥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
小滿的“滿”字既意指北方麥粒的飽滿,又關乎南方雨水的豐盈。
“清和入序殊無暑,小滿先時政有雷”
在南方,小滿節氣,不再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而是夾雜著轟轟烈烈的雷聲,洶湧澎湃的暴雨。
在北方,雖然降雨並無明顯變化,但氣溫卻如同地裡的麥子,持續升高,南北溫差逐漸變小。
農諺說,“小滿三日望麥黃”、“小滿十日滿地黃” 小滿的到來,農人在期待一場如約而至的雨水,期待麥粒逐日成熟飽滿。
小滿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糜草死,三候麥秋至。有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祈蠶節,食苦菜等習俗。
回到養生方面上來,小滿開始進入五運六氣的“三之氣”,此節養生要順應氣候的變化,做好個人衛生,舒展心情,清心便能清熱,飲食宜清淡,中午宜小睡以養心方為上策。
本文將從五運六氣、起居、飲食、運動、經絡、情志等方面分別詳述。
從五運六氣理論來說,2021年5月21日開始正式進入辛醜年三之氣(2021年5月21日-2021年7月22日),主氣是少陽相火,客氣為司天的太陰濕土,主氣生客氣。
“辛醜歲三之氣。自小滿日寅初。至大暑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微火。客氣太陰土。中見水運。天政所布。濕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感於寒濕。民病身重。附腫。胸腹滿。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穀用勢。間谷用麻。乃無濕邪之害。”
三之氣,主氣是少陽相火,客氣為司天的太陰濕土,司天之氣布政明顯,濕氣下降,地氣上騰,雨水應時而下,寒氣也隨著來臨。氣候則偏濕,兼有寒有熱,寒熱互現。如果汗出當風、被雨淋亦或久居濕地,則易感寒濕之氣,人們多患頭痛頭脹、肩背痛、身體沉重、下肢浮腫、胸腹脹滿等寒濕病證。
治療時適宜針對太陰濕土這個客氣來治,用甘味之物來補(甘味屬土,以土補土),用苦味之物來瀉(苦性燥,可以燥濕),用甘味之物來粘住濕土以緩其四處溢流,歲穀(從太陰濕土這個司天之氣來說)宜吃黃色的穀物(黃色為土之色,補土),間穀(從太陰濕土這個司天之氣來說)宜吃胡麻(胡麻屬木,木克土,可制土),這樣就不會被太陰濕土這個客氣之濕所傷害。”
此階段氣候變化較大,濕熱寒交替盛行,或將又是一個“多事之夏”,需要謹慎對待,特別是相關重點人群,應掌握適當的調攝方法,方可安全度過。
首先此輪火熱之氣盛行,火性炎上,易頭暈頭痛、口腔潰瘍、牙痛、胸悶、血壓不穩、目赤、心煩意亂、早醒等。而對於有基礎疾病的特別是平素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極易加重病情或誘發新的疾病。
其次火熱盛行,火熔肺金,對人體肺系傷害較大,易產生胸悶氣短、支氣管炎、哮喘、鼻炎、皮膚疾患如蕁麻疹、濕疹等疾病,平素患有此類舊疾者易在此階段復發。
第三 對人體而言,火性炎上,上熱而下涼,易產生腹瀉,體內寒熱交替,對脾胃和頭面部、腰腿足關節都將是考驗。
小滿後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雨後常會降溫,早晚氣溫差仍較大,因此需時刻注意天氣變化,要注意適時增減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此時多雨多濕。也要避免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
小滿日照漸長,可早起晚睡。為了保證睡眠時間,保持精力充沛,可採取分段睡眠的方法,在中午以及晚飯後小睡一會,中午睡眠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佳,時間不宜太長,晚飯以後如果睡眠,則以15分鐘到半小時為佳。
農諺中有“小滿見三鮮”之說。三鮮指的是:黃瓜、蒜苔和櫻桃。
小滿時節,由於熱與濕的特點較為明顯,養生的重點是“防熱防濕”。中醫認為“暑多挾濕”,也就是說暑熱之氣最易與濕邪一起侵犯人體。大家盡可能多食用一些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影響陰津、助火生熱的食物均不宜多食。
可吃具有清濕除熱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苦瓜、絲瓜、藕、番茄、西瓜、梨等果蔬,這些都有清熱瀉火的作用,還可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等。
另外,還要多喝水,以溫開水為好,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內熱的排出。此外,《內經》也認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所以,為了祛濕,建議平時還要多吃一些既能去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的食物,如白扁豆、蓮子、芡實、山藥、玉米、荸薺、苡仁等。
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2)少吃辛辣肥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3)少吃羊肉串、火鍋、燒烤類食物
動則生陽,小滿養生要運動。
《黃帝內經》在養生方面提出了“春夏養陽”的觀點。
春夏時節,自然界陽氣漸盛,人體與之相應,體內陽氣也相對旺盛,抓住時機補養陽氣,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力。除了眾所周知的食補,運動鍛煉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通過合理運動,不僅可以充實鼓舞身體陽氣,還有助於強身健體,防病于未然。這個時候,通過五禽戲、八段錦等來鍛煉是絕佳的選擇。
夏季是個陽氣旺盛的時節。我們要享受夏季的炎熱,不要怕熱,也不要怕出汗,因為這是四時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試想,夏季不熱,什麼時候應該熱呢?夏季不出汗,什麼時候出汗呢?所以,當逢夏而喜,要感恩炎熱,感恩太陽,因為陽氣在表,則濁氣得泄,人會更健康。當然凡事適當不可運動過度,以免汗出過多而傷損心陽。
艾灸有扶陽補正、祛瘀散寒、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拔毒泄熱、延年益壽的作用。小滿祛濕,艾灸當先。
脾胃虛弱的人,可把握這個節令,每日艾灸承山,陰陵泉,三陰交,足三裡、膻中,水分,有助於活化氣血、提高代謝功能,將濕氣排出體外。
小滿時節,濕邪外侵,常患皮膚病的朋友,可艾灸血海、曲池、水分。活血理脾、緩解皮膚瘙癢。或用艾葉煮水擦拭病患部位。
想祛斑的朋友,可艾灸太沖,合穀,血海,可促進新陳代謝,抑制體內黑色素沉澱,提亮膚色。
夏季養心,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患的朋友,艾灸勞宮,湧泉,心俞。活血化瘀,增強血液迴圈,改善血管的收縮功能。補充心神氣血,達到保養心臟的目的。
從中醫來分析,心為陽髒,位居上焦,為陽中之太陽。夏時由心當令,且小滿之後人的陽氣上浮,主要集中於心。
陽氣向上、向外釋放過度,一方面會導致心火上炎,心腎不交,出現口腔潰瘍、失眠等症狀;另一方面陽氣壅滯於上,會增加心的壓力。
夏季心火最旺,入夏後要重點養心,順應天氣的變化,做好自我調節,重點關注心臟保養,做好精神養生。特別是老年人,當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導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不適。
小滿也是一個有著哲理的節氣,它能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很多東西。小滿者,滿而不盈,滿而不溢。在中國傳統文化宣導的中庸之道中,不言“太滿”、“大滿”,所以《尚書·大禹謨》有雲:“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盈滿招損,謙虛受益,這是自然的規律。所以在二十四節氣中,有小暑、大暑;有小雪、大雪;有小寒、大寒,有小滿唯獨不言大滿,可見我們的古代先賢是多麼的智慧。
其實人生亦是如此,只是小小的滿,是留有餘地的滿。到了小滿這樣一個節氣,就看得到人心中的留白,知道了花未全開月未圓的美好。小滿一詞雖為節氣,但用於比喻人生,亦為巧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活哲學。
正如《菜根譚》道:“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