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无义战(一):解读晋国曲沃代翼曲折夺权的七十载

一、序言

春秋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室威严日益衰微,周室政权名存实亡,周天子以令诸侯不复存在。而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家经过开明政策,或是军事铁腕,又或筚路蓝缕,亦或战争洗礼等过程,国家日益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与日俱增,诸侯国家的崛起已是必然。旧的政权衰败,必然有新的政权诞生,一山不容二虎,而诸侯国家何止二虎?于是一场无关正义,无关礼乐道德,只关乎权利的纷争便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正所谓春秋无义战。

二、文侯勤王

西周覆灭时,晋文侯与郑武公、秦襄公先是合力勤王,周平王得以继位,继而又帮助周平王完成动迁,在晋文侯二十一年,晋文侯诛杀周携王,结束了周室两王并立的局面,使得东周得以稳定,史称文侯勤王。

《国语》有评: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即从某种意义上讲,晋文侯几乎决定了周平王的命运,如此的评价也证明了晋文侯在东周初期时的重要地位。正是因为晋文侯的卓越功绩,晋文侯获得了代王征伐的大权,晋国的开疆拓土由此开始,所谓出师有名。而且晋文侯在其政治和为政举措上也深得民心,使得晋国在这个阶段开始迅速崛起,并且平稳的度过了东周初期的动乱。这都得益于晋文侯在当时不可撼动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三、桓叔封于曲沃

原本以为晋国在晋文侯的基础上会得到迅速的扩张,奈何历史总是有意外,晋文侯三十五年(前746年)去世,晋文侯之子晋昭侯继位。晋昭侯继位的元年,便将叔父封于曲沃,史称曲沃桓叔。这一个举措是晋国动乱近七十年的祸根。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於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

新政登基,分封和奖赏有功之臣乃是稳定新政,稳定民心,使其臣民之心归于新王的举措。而且晋昭侯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团结桓叔的力量同殇叔一系抗衡。(殇叔一系指的是晋穆侯之弟,晋文侯的叔叔,晋昭侯的叔公一系。)可奈何晋昭侯将叔父封于曲沃却成了败笔。

究其原因有这几点:其一,叔父原本就是晋文侯时的肱骨之臣,为晋国的崛起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晋国的地位与影响力仅次于晋文侯,许多有志之士都投奔了晋昭侯;其二,晋昭公所封之地曲沃比晋国的都城冀州还要大,不仅违背周礼的等级制度,而且本末颠倒。部分国民也会认为叔父桓叔确实有功高盖主之才,应该取而代之;其三,曲沃桓叔既见证了叔叔晋殇叔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篡夺了本该属于晋文侯的王位,更是参与了晋文侯弑杀殇叔,重新夺政的过程,这种经历和经验都是晋昭侯所不能及的;其四,曲沃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桓叔的苦心经营,成为了晋国的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曲沃桓叔势力越来越大,欲望也越来越大,兄终弟及,取而代之的戏码即将再次在晋国上演。

四、动乱的七十载

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孙栾宾傅之。——《左传》

也就是说晋国内乱近七十载的时间是从晋昭公封桓叔于曲沃时起计算,即从公元前745年至公元前679年。其中共涉及到的晋侯共有6位,即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以及晋侯缗。曲沃伯共有3位,即祖孙三代,曲沃桓公、曲沃庄伯以及曲沃武公(晋武公)。时间之长,斗争之曲折,各方势力之交错,都使得曲沃代翼的故事更为传奇,也为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回合,公元前739年,潘父弑杀晋昭王,并且迎接曲沃桓公进翼,曲沃桓公趁机想要夺得政权,奈何晋国人起兵反抗,桓叔兵败退回曲沃,苦心经营曲沃,终生再无与翼城战。与此同时晋国人立晋昭侯之子平为国君,是为晋孝侯,诛杀潘父,与曲沃分庭抗礼。第一回合,翼城胜,曲沃败。

第二回合,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桓叔之子)再次派人刺杀了晋孝侯,晋国人通过其他诸侯国的帮助,战胜了曲沃庄伯,庄伯再次兵败退回曲沃。第二回合,翼城胜,曲沃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偏偏曲沃的君主不是这样,他们明白想要取代翼城,需要取代政权,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时机,需要的是计策。

第三回合,公元前718年春,曲沃庄伯通过贿赂周桓王,并且联合郑国、邢国再次进攻晋国,晋鄂侯战败,逃跑到了随邑。在这一年的夏天,晋鄂侯去世。曲沃庄伯认为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于是马不停蹄地在这一年的秋天再次对晋国发起了战争,原本以为取代晋国近在眼前,奈何中途杀出个周桓王,反过来帮助晋国再次打败了曲沃庄,并且立晋鄂侯之子光为国君,是为晋哀侯。虽然煮熟的鸭子飞了,但曲沃庄伯却也重创了晋君的势力。两年后,曲沃庄伯去世,其子称为国君,是为曲沃武公。第三回合,翼城败,曲沃胜。

第四回合,公元前709年,陉庭因为晋哀侯侵占陉庭土地的缘故与曲沃武公联合攻打晋国都城翼州,晋哀侯不敌,在逃跑途中被曲沃武公所杀,但奈何在晋国国民心中,曲沃武公依然没有得到承认,而是拥立晋哀公之子小子为国君,是为晋小子侯。第四回合,翼城败,曲沃胜。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度的根生蒂固,或许国民早已承认了曲沃武公。奈何嫡长子继承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仅只是制度的体现,而且更是一种关于正义,礼乐,道德的一个底线。晋国人心中的君王从来都是晋文侯的后代,所以不惜付出生命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守护心中的正统,翼城与曲沃的较量还远远没有结束。

第五回合,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侯,并杀之。招之即来,招之即去,已经说明了当时的晋君已经无力与曲沃武公抗衡了,奈何拦路虎周桓王再次阻拦,派兵讨伐曲沃武公,将其赶出了翼州,使得武公再次退回了曲沃。于是晋国人立晋哀侯之弟缗为国君,是为晋缗侯。第五回合,翼州胜,曲沃败。

“既生曲沃,何生周桓王?”如果没有周桓王从中捣乱,或许曲沃政权或许早已经统一了晋国。

第六回合,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再次伐晋侯缗,并杀之。为了避免周天子再次从中捣乱,曲沃武公将其掠夺的珍宝名器送于周釐王,既然事已至此,于是周釐王便封曲沃武公为晋武公,曲沃政权正式取代翼州政权,史称曲沃代翼。第六回合,翼州灭,曲沃胜。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於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虽然东周名存实亡,但周天子对晋武公的分封对于晋武公、晋国仍然意义非凡。其一:晋国列为诸侯国,晋武公为晋国正统,其他诸侯若是再次征伐,则师出无名;其二:既然周天子都承认了晋武公的地位,晋国人也便承认了晋武公的地位。其三,晋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结束近七十年的内乱,开始寻求发展。其四,合法的继承制,也使得晋献公能够顺利继承王位,成为晋国曲沃代翼的第二任君主。

五、曲沃代翼

时间之长,故事之曲折,晋国的内乱是春秋战国战争的一个缩影,但又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这场内战历时近七十年,曲沃经历了三代三位君王,而晋君则经历五代六位君王,也说明了任何政权的建立,发展,覆灭,再到重新建立往往需要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开疆拓土,才能实现整个家族,甚至整个国家的夙愿。这样的故事不限于晋国,而是几乎所有的诸侯国家都是这样走过来。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宿命,间接导致了战争的连年不休,甚至跨越了好几代人,这是春秋战争的典型。

晋文侯与曲沃桓公乃是同父同母之嫡亲兄弟,也就说这场内战是从嫡亲叔侄开始的。而且从曲沃桓叔开始,曲沃政权一直都是叔叔辈,而翼城政权则一直都是侄子辈,甚至孙侄辈,也就是说曲沃代翼的过程基本上是叔叔辈暴打侄子辈的过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是这样的剧本在春秋乃是常见。

对比曲沃政权与翼城政权,我们不难发现,曲沃政权的君主三代都大有可为,曲沃桓叔是曲沃政权的建立者,也是曲沃能够发展成为晋国第二中心的创造者和参与者。而且在此之前,桓叔在晋文侯时,为晋国的崛起也曾立下赫赫战功。紧接着曲沃庄伯,子承父业,继续发动着对翼城政权的进攻,但奈何嫡长子继承制始终是梗在晋国人与曲沃政权中间那无法突破的底线。直到曲沃武公时,翼城政权早已不能与之抗衡,或许曲沃武公一开始也不明白,明明是赢了,可是偏偏得不到承认。直到公元前678年,周釐王承认曲沃武公的合法地位,正式册封晋国国君,是为晋武公,梗在晋国人心中的刺才算彻底拔掉,即承认晋武公的合法地位及继承权,至此桓叔的子孙,即曲沃系子孙居晋国庙堂之高。

(0)

相关推荐

  • 周初地理考,8

    (十五)舜陟方乃死,即丹朱封国房.葬苍梧在安邑. 那么又为何称其为防山呢?回答是:防.薄二字发声相近,防山就是薄山.不过薄山的意思是山脉的余脉,防山的位置,能不能找到确切的地方呢?答案是很难,考古这门 ...

  • 强大的晋国为何最终惨遭“三家分晋”?根源得从“文侯勤王”说起

    说晋国是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应该不存在太大的争议. 老覃之前写过<春秋五霸都有谁?说法多种,一清代学者提法独特,应和您想的不同>有提到过,自从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况提出过"春 ...

  • 春秋诸侯争霸,晋国崛起所伴随的内忧外患

    之前通过讲述,繻(xū)葛的这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将周朝的天子射出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拉开了春秋诸侯争霸的序幕. 东周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标志着周天子的权力一步一步的丧失,从此各个诸侯陆续出 ...

  • 曲沃代翼之后,晋国不停的杀公族,为何还能称霸春秋百年?

    所谓"春秋",相传鲁国史官按年.季.月.日记录列国大事,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于是就将这部编年史简要概括为"春秋",这一段历史即为春秋时代.春秋晚期,孔 ...

  • 春秋笔记之曲沃代翼:礼崩乐坏的的开始,“三家分晋”的祸根

    曲沃代翼是为晋国的内战,耗时六十余年,最终小宗取代大宗.曲沃桓叔姬成师一系彻底打败姬仇一系,夺得晋国正统地位.曲沃代翼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开始.并且开创了不任公族的先河.打破了任人唯亲的制度,也 ...

  • “曲沃代翼”作为春秋前期小宗篡夺大宗的内乱,发生的背景

    春秋前期,卫庄公庶出的儿子纣吁(xū)为自立国君,首开政变的先河,诛杀了自己嫡出的亲哥哥卫桓公.这可以说是居心不良者,为攫取诸侯国最高权力,谋朝篡位的例证.易中天先生在他的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

  • 曲沃代翼

    曲沃代翼,是晋国发生的一场长达67年的内乱,是周朝立国以来第一起小宗吞并大宗的国家内战,是春秋时代,礼乐崩坏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这里要说三件的事,分别是 曲沃代翼.韩原之战.六卿制度.这三件事,分别改 ...

  • 曲沃代晋:晋文公祖先67年战斗,连弑五君,成为晋国新主人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开创了晋国的百年霸业.他在列国流亡19年,颠沛流离,60多岁了,才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国继位.看起来晋文公继位不容易,其实他这一宗支本没有资格当国君,是 ...

  • 解读 | 河南“电代煤”市场最全指南,空气源热泵获首位推荐!

    <热泵市场>杂志文_王海平按照第十四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重要指示的指导,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到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 ...

  • 蒙阴“燕翼堂”满门英豪七烈士

    早前就常听家里老人讲蒙阴垛庄"燕翼堂"刘家的故事."燕翼堂"刘家,家大业大,光看家护院的就有几十杆枪.而且刘家两位年轻的叔侄少爷一同去上海上学,后来参加共产党革 ...

  • 晋国的崛起之路-灭国二十五,称霸天下一百年

    公元前1033年,周武王姬发之子唐叔虞,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后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春秋时期晋国显赫一时,基本都是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维持了近百年的霸业.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 ...

  • 历史上的杨家将共传了十代之久,那么这十代都有哪些人物呢?

    大宋成立不久,一直忌惮北方强悍的大辽,宋太祖赵匡胤用的是发展经济,囤积财物,意欲赎回此前不久儿皇帝石敬塘割让给大辽的所谓燕云十六州.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却用的是军事手段. 而此时的大辽掌权人依然是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