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 | 传感器自己造、算法自己写,大疆要把自动驾驶的价格打下来?

2016 年,大疆车载团队正式成立,新品牌在 2019 年 CES 初露头角,2021 年,大疆车载产品登陆上海车展。五年的韬光养晦,大疆已经具备了超过 500 人的核心研发团队、拿到了深圳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建立了首座车规级智能制造中心、拿下了大众集团、上汽通用五菱两大客户。
大疆车载的诞生不为其他,这个团队将使命定为:专注做安全、好用的自动驾驶。
本次上海车展,大疆带来了智能驾驶D80/D80+、D130/D130+、智能泊车等驾驶场景下的解决方案以及各类丰富的传感器硬件。
顾名思义,D80 系列覆盖0 至80 km/h 速度区间,适用于城市快速路等场景;D130系列覆盖0至130 km/h 速度区间,适用于高速路等场景。D80+、D130+的“+”意味着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的做得更优,属于“加强版”。
除了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外,D80系列和D130系列对于城区等非结构化道路也有对应的辅助驾驶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自动紧急制动、盲区监测提醒与前向碰撞预警等,同时还有十字路口驾驶辅助功能。
两套 D 系列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亮点在于大疆的那套双目立体视觉技术,通过摄像头的立体视觉,大疆号称无需提前训练学习就可以准确检测任意障碍物,在新旧车道线混杂或者没有车道线的情况下,也能够融合环境动静态信息,确保机器驾驶的稳定性。
大疆智能泊车系统则是涵盖了四类应用场景:辅助泊车、记忆泊车、自主泊车、智能召唤。基础功能有 360° 全景影像、泊车辅助、出库辅助、室外召唤辅助等。
上述功能还比较常规,相对高阶的还有中远距离全自主泊车、中远距离全自主召唤、后向碰撞预警与后向紧急刹车等功能。需要强调的是,这套泊车系统和 D 系列智能驾驶系统共用域控制器,同时复用大部分传感器,这将大大降低整车的硬件成本。
据介绍,第一代的大疆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算力超过 20 Tops,随着高级别驾驶辅助算力需求的水涨船高,域控制器算力的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升级幅度可达 100 Tops。
技术路线上,大疆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主要还是偏视觉向,硬件方面使用了大量的摄像头,这也是大疆在无人机领域长期也来的技术积累。通过摄像头和相关算法,大疆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对于导航卫星、高精地图、V2X 的依赖极低。
另外,大疆展台上展出了大量的硬件,比如单目相机、双目相机、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等,据了解,这些设备以及对应的软件算法,大疆都具备了自研能力,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虽然大疆走得是一套偏重摄像头的技术路线,但其旗下子公司览沃科技已经具备了激光雷达的量产能力,其生产的激光雷达也已经在小鹏 P5 成功上车。也就是说,大疆是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把激光雷达融合到自家的视觉方案之中的。
不过,大疆这次似乎并没有过多地提及激光雷达,而更加强调自家视觉方案的成熟度。其实也不难理解,大疆目前推出的产品主要还是聚集于 L2 级的驾驶辅助,激光雷达最多只是一种冗余的存在,并非现有方案的绝对刚需硬件。
车展现场,大疆将在一部车辆模型的前部镶嵌了一枚前向激光雷达,通过屏幕向观众展示车辆前方的点云信息。同时还通过半车模型,展示了激光雷达与各类摄像头集成后的实车部署效果,以此来彰显自家的传感器研发与集成能力。
总体上来说,大疆车载目前的智能驾驶是一套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大疆具备了从算法到关键传感器的自研能力,这是大疆在无人机领域深厚经验的一种复用。从大疆现有的展品来看,大疆并不激进,而是重点聚焦在了 L2 级驾驶辅助,并且已经具备了满足车规的产品。
在看到大疆智能驾驶系统正式上车之前,我们很难评判这套系统的成熟性,但就目前来看,兼备软硬件研发能力的大疆能够把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性价比可能是大疆车载产品目前最显而易见的优势。

关注视频号【AutoLa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