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卷一 六鱼 耿恭拜井 郑国穿渠
《龙文鞭影》卷一 六鱼 耿恭拜井 郑国穿渠
耿恭拜井 郑国穿渠
gěng gōng bài jǐng zhèng guó chuān qú
【注释】
(1)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属赕西)人,东汉大将。从小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随骑都尉刘张破降车师国,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戊校尉。北匈奴進攻车师,杀死车师王,耿恭激励将士,奋勇抗敌。车师国重归汉朝,被任命为骑都尉、长水校尉。因忤逆车骑将军马防,被劾下狱,免职还乡后不久,死于家中。
(2)郑国:战国末年韩国人,治水工程师。为秦国修筑渠道三百多里,经过十多年才完工,可灌溉关中农田四万多顷,名为“郑国渠”,后世尊郑国为“水神”。
(3)穿渠:开挖河道。渠,人工挖出的水道。
【语译】
耿恭为将士拜井祈祷,泉水涌出;郑国为秦国修筑渠道,造福万代。
【人物故事】
据《后汉书‧耿恭列传》,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三月,北匈奴单于派遣左鹿蠡王率领二万骑兵攻击车师国(今新疆一带),西域都护戊校尉耿恭派司马带兵三百人前往救援,半途遇到匈奴的众多骑兵,全军覆没。匈奴杀了车师王,進攻耿恭屯驻的金蒲城,耿恭亲自登城作战,匈奴退去后,耿恭因疏勒城旁有涧水流过,利于固守,便领兵迁至疏勒城据守。同年七月,匈奴又来攻打,耿恭募集数千人直奔敌阵,匈奴骑兵四散奔逃,继而在疏勒城边阻断涧水。耿恭于城内挖井至十五丈深,仍取不到水,官兵口干困乏,只能榨马粪汁来喝。耿恭仰天长叹:“听说从前贰师将军(西汉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如今汉朝的圣德神灵,岂有穷尽呢?”于是耿恭整理衣服,向井再拜,为官兵祈祷。不久,水泉喷出,众人都高呼万岁。耿恭命官兵扬起水来给匈奴看,匈奴意想不到,以为真有神明相助汉军,便退兵而去了。
据《史记‧河渠书》,战国时代的韩国想让秦国疲乏,无力东征韩国,就派了水工郑国说服秦王,开凿泾水和洛水间三百多里的渠道,用以灌溉农田。施工过程中,秦王发现了郑国的计谋,要杀郑国,郑国说:“起初我是为了趁机延长韩国数年之命,然而渠道完成也是秦国之福啊!”秦王也认为如此,终于让他继续進行渠道工程。渠道完工后,灌溉四万多顷不生五谷的盐地,都是大丰收,于是关中成为肥沃的田野,没有闹饥荒的的凶年。秦国因此得以富强,最终兼并六国诸侯,统一天下,因而将它命名为郑国渠。
【说明】
耿恭孤军死守疏勒城,与将士同生共死,匈奴進攻数月后,耿恭数千士兵仅剩几十人,粮食也已用尽。此时匈奴对耿恭以封王嫁女劝降,但他仍不为所动。当范羌带二千名援军,在一丈多深的大雪中历尽艰辛来到疏勒城下,城中只剩二十六人。耿恭的节义令人敬佩,故而回朝后,拜为骑都尉,以表彰其节义,激励将帅。所谓顺天意者得神助,耿恭为官兵向天祈祷,干涸的井水飞泉涌出,也是上天对他忠勇无私的一种赞赏吧!
陕西郑国渠和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被誉为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当年韩国派郑国游说秦王大兴水利,本欲削耗秦国国力,反而助其增强国力,为秦国立下万世之功。这条中国古代最大的灌溉渠道,以关中地形和水系特点,渠水由高向低自流灌溉。并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而用之于地,再归之于水。就世界水利史上看来,其技术之先進,也可谓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