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口号响彻全国,一些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了,但也有教师无动于衷,甚至还出现“不愿发展”的情况,为何会这样呢?
反思一下我们周边教师的生存状态:教育竞争激烈,社会、学校对中考、高考升学的压力,使得老师不得不为分数提心吊胆;为了提高升学率,许多老师不得不赶着学生在题海中挣扎;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但似乎总有改不完的作业,总有处理不完的杂事;由于工作的强压力和超负荷,教师身心实已疲惫到极点,教师已经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一些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认为教师工作既琐碎又心烦,周而复始,平淡乏味。或者一部分教师就会缺乏教育理想与追求,自甘平庸,觉得教师专业化发展可望而不可及。
要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社会和学校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给教师以激励、推动、帮扶甚至鞭策;同时,教师个人也要增强发展意识,积极主动地发展。
一、自我让教师主动起来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主动发展。教师要成为名师,自身的内驱力最为重要。内驱力从哪里来?从兴趣来,从责任来,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中来。
1.实现自我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命关照
教育无论从起源还是从性质上说,都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基于人的内在需要。教师要走向专业化,其前提假设和内在的动力同样是来自于教师职业的现实。个体只有在主体性的引导下,在教育实践中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实现自我定位、自我教育,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教师的职业生活存在三种状态:生存、奉献、发展。仅仅为生存,生命便不自由,会十分累;仅仅为奉献,甘当红烛,要求人人如此不太现实。既为生存,也为发展,既为“育人”,也为“育己”,将工作与生活统一起来,教师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欧元之父蒙代尔说:“诺贝尔奖获得者往往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一生劳碌却丝毫不觉其苦。”为什么?因为他们“真正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只有你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快乐的,才可成功”。
2.追求超越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想境界
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为未来社会培养人,追求超越是教育的内在品质。就教师而言,这种超越品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层面:就个体自我发展而言,超越现实的自我,是追求自我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就与课程的关系而言,教师要超越以书面文件形式存在的制度课程,从而建构一种包含自身经验与对未来构想的新课程;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而言,教育要通过反思,引领、超越现实存在的文化,从而追求一种理想的、面向未来的社会文化。概括地讲,教育的超越品质在于它的“未来意义”与建构本质。
教师的工作的确十分辛苦。但是,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理想与教书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去追求超越,你就会把教学工作视为促进学生和自身共同发展的有益活动,你就会为了享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而努力愉快地工作。
为什么有的教师下了班还在查资料改讲义而不觉其苦?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到课堂就身心兴奋、活力四射?因为他们懂得从职业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幸福和意义。在课堂上他们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沉思、一起震撼,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获得了生命的高峰体验。就拿我自己来讲吧,在我们昆阳三中任副校长时,分管学校德育工作、负责初三段工作、还有联系英语教研组的工作,同时任教初三两个班的科学,忙得的确够呛但同时感觉很是享受。为什么呢?因为可以与大家一起努力拼搏,互相鼓劲,然后去享受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学生的满意与微笑!
二、自在让环境活跃起来
一提起“自在”我们就会想到“轻松”,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个词对于教师职业来讲好像是一种奢侈。个性的张扬让世界五彩缤纷而充满诗意,而繁琐与束缚让教师失去创造力。所以我们学校有责任为教师创设自在的学习工作环境,让教师的职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
1.在人文关怀中感受“自在”
都说“触及心灵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同样的,“触及心灵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就要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主动和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努力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切实体现用事业、用感情凝聚人心,让教师工作起来舒心踏实,感觉到“自在”。
2.在好学求知中体验“自在”
“学习即成长”,求知是人发展的基础,学习的过程与生命的成长过程融为一体。学校要尽可能地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教师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的学,源自于不断反省自身的使命。我有幸于2004年考取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师从杨天平教授,攻读教育管理专业,于200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通过那几年的努力学习,再对自己以前的工作进行反思,感觉收获很大。以前思考最多的是怎样“管”好这一块工作,现在明白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要树立的是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工作是靠大家干出来的,我所做的就是创造条件为大家服务,同时勇于承担老师工作中的失误与责任。这样一想,工作更舒心了,效果也更好了。所以我会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老师多读书,虽然学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但还是想方设法争取经费把图书室、阅览室装饰得更加温馨舒适,供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阅读,同时每个学期给每位老师发一本好书,供我们老师抽空阅读并书写心得,第二个学期开学时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我们的老师现在已习惯于这么做了。
3.在团队协作中凝成“自在”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期共赢,单打独斗是很难出成绩的。我们昆阳三中现在的工作环境和谐、舒心,靠的正是教师的团结协作。全体教师亲如一家人,互相帮助,资源共享,信息通用,从不设防。互相切磋交流,互相坦诚肺腑,使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得以传扬,让新教师的敏锐思维羽翼渐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让大家在奋发向上的团队中共同成长。
三、自为让追求的脚步不要停止下来
教育活动的存在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促进人的生成。教育不仅促进学生人性的生成,也同时促进教师的人性生成。教育始于生命,达于精神。教育活动的开展既需要自然生命这一现实基础,又要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完善人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的价值生命。自为,这理所当然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高境界。
1.道德生命是教师专业化应追求的人格境界
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是教师要确立追求的人格境界,这是在终极关怀的意义上理解教师、理解教育活动,不是把专业化的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完善,因此就不会把教师职业活动看作是一种技能性的工作,变成教师实现谋生目的的一种手段。对理想人格的设定与追求,自然就贯彻在教育中,教育是要关注如何使人成为有德性的人。
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传统,促使教师注重自我修养,使知识、情感、意志取得和谐发展,健全教师的人格,建立起对社会、对人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2.忧患意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尊德性、道学问,要求培养个人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整体意识,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换言之,专业化不仅要完善个人的素质,也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必须要渗透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把个体的完善与社会、群体的步结合起来。
从这一点上讲教师专业化,是基于能否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忧虑与危机感,这种对生命的忧虑成了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相反,没有这种危机感,人就会丧失进取心,正如古人所说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事实上,教师专业化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种动力,来提升教师品质的宝贵精神财富。
立足于对现实生命呵护的维度去理解教师专业化,自然地就能够开辟教师自我发展的道路,有助于教师关注自身、关注学生,就能避免把教师与学生理解成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工具,由此才能领悟韩愈所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真义。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