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女孩在起哄喝彩声中跳楼:这个社会该如何致良知?

小时候,对孟子和齐宣王“以羊易牛”的那段对话很不理解,认为不过是一种伪善。甚至还很幼稚地写了一首小诗来嘲讽:“披上人皮还是狼,笑容暖意血犹凉。莽贼受禅曾垂涕,悯衅宣王不见羊”,当时很自以为得意。

但随着年龄日长,读书渐多,才意识到自己少时见识的粗浅,才会渐渐懂得,孟子跟齐宣王以及我们讲这件事时的苦心,他其实是告诉我们要“看见”啊!只有看见别人的伤痛,才不会对他们的苦难无感;只有对他人悲欢的感同身受,才会推己及人地去爱他人乃至这个世界。

在甘肃19岁女孩跳楼轻生事件中,我们看到,一面是少数看客在女孩跳楼前起哄、跳楼后喝彩,一面是在场营救的消防人员失声痛哭,有人扭头捂住眼睛……很多时候,人与兽、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我们的心里有没有他人,尤其是有没有对他人痛苦的深切感知和援手意愿。

西蒙娜·德·波伏娃说:“当你读到一则自杀报道的时候,让你脊梁发凉的不是那具从窗栏杆上挂下来的像灯心草一般的尸体,而是在这一刻之前发生在死者心里的事情。”更何况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个花季女孩的挣扎和陨落,如果我们不是仅仅把她当做一场热闹中的围观对象、一段视频中的新闻主角,一个抽象的数字和一个陌生的“他者”,而是把她想象成自己,或自己的女儿,想到她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悲欢,有着自己的亲友,有着自己的故事,我们还会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吗?我想,我们一定会有不忍之心的,因为,很少有人会对自己残忍。

不过,我并不喜欢每每出现这样的事件,就会有人抛出“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的煽动性说法,地狱那么空,人间那么糟,你自己怎么不去?我也不希望只用鲁迅的看客心理、国民性的说法,来对一次次类似的事件做出同样偷懒式的解释。很多公众号作者都在试图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可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啊!更何况,很多所谓的解释,不过是自以为是,甚至煽风点火。

我们不应只是为了谴责而谴责,我们所有的批判都应该指向改变。很多事情的关键,往往并不在于你“怎么看”,而是我们“怎么办”。

所以,我对当地警方拘留2名起哄者、调查6名谩骂网友的做法非常认可。说实话,在看到女孩跳楼的新闻之后,我甚至产生了一个评论作者不该产生的想法:就是用新加坡的“鞭刑”,来让那些起哄架秧子的人,受到惩罚感到痛。当然,我很快收回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当我们今天想用“鞭刑”惩罚起哄者,明天可能就会想用它来对付别的人、别的事,此例断不可开。但是,这些起哄者之所以会如此肆无忌惮,就在于自以为事不关己、法不责众。没有惩罚,也就没有害怕,只有杀掉起哄的鸡,才能儆示更多围观的猴。

其实,这种围观并不仅仅囿于现场,在某种意义上,让女孩陷入走投无路、孤立无援境遇的校方、教育机关、司法机关中的相关当事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围观”?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求自己生活的岁月静好,而不顾他人命运的水深火热。这种“围观”尤其可恨,也更应惩治,因为他们是带着责任的,本应责无旁贷,岂容袖手旁观?

当我们谈到吃瓜群众或者看客时,常常会伴随着一个词:麻木不仁。很多时候,我们的麻木,正是因为我们的不仁。仁者爱人,因为有同情人才会感同身受,有同理心才会推己及人。没有仁,也就不成其为人。而恰恰是对于仁的教育、或者说爱的教育的缺失,让很多人失去了爱的良知和爱的能力。

如果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是上天赐予人类对于死亡的免疫力,那么,“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则是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的情感纽带,这根纽带,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

在众多对此事件的评论中,资深媒体人周志兴的观点深得我心:就是我们“对于'仁’的教育,对于'爱人’的教育做的不够。当我们提到一个宏大的对象时往往肃然起敬,无比崇敬,但是,当我们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具象的血肉之躯时,少了柔软,少了情分。”我们要学会爱的,是一个个具体而细微的人,爱他们的喜怒哀乐,爱他们的柴米油盐。

我不知道,那些在女孩跳楼事件中围观起哄的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学识背景是怎样的。我只能做一个大胆的描摹和揣想:

他们受过的教育或读过的书应该不多,至少是在其人格和三观的形成过程中,缺少人文精神的浸润和滋养,缺少对他人悲欢的体悟和洞察。我并不是说读书的作用有多么大,但我确实很难想象,一个喜爱读《红楼梦》、《悲惨世界》的人,会混迹在这样的人群中,在别人的伤口处撒盐;

他们在生活中常常自以为是、非此即彼,却又喜欢自居正义,评判是非。当女孩跳楼的事件和时间都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忍受范围之时,只要他们认定她其实不想死,或者是在搏出位,甚至觉得其妨碍秩序和交通,给警察“找麻烦”,就会发出“要跳就快跳”的人性噪音。这让我想到英国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说的一句话:“实现正义的热情,会让我们忘记慈悲为怀;对公正的热望,使许多人变成了铁石心肠。”当然,在这起事件中的围观群众,甚至谈不上为了什么正义和公正的,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快感和兽欲;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自身在现实生活中,就没有得到过爱和善待。被爱的人,才会爱人,而在生活中没有被善待的人,也很难想象他们会善待生活。所以,他们才会热衷于在别人的痛苦中,找寻自己的快乐;在别人的脆弱下,感觉自己的强大;在别人的狼狈里,享受自己的优越……

当然,我的“画像”未必准确,我也只是想用这样的“画像”,提醒一些还能够提醒的人,时刻对照自己的“嘴脸”,别让自己的“吃相”太过难看。

王阳明诗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有“知善知恶”,才能“为善去恶”,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致良知”之路,请从此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