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裂痕,那是罪恶隐秘的角落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如果光照不进来呢?
可能就会成为隐秘的角落,甚至罪恶滋生的地方。
《隐秘的角落》剧中,张东升和朱朝阳的内心,就是光没有照进来的角落。
这光,就是家人正常的爱与关怀。这些,在张东升和朱朝阳身上都是缺失的。他们都苟活于有问题的家庭,于是也就沉沦进罪恶的渊薮。张东升遭遇的是妻子的背叛和其娘家人的冷眼;朱朝阳面对的,则是父爱的缺席和母爱的强势。他们所有问题的症结,都是害怕失去和想要得到。
张东升跟孩子们说:“你们有没有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有时候为了这些东西,我们会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还有他跟妻子说:“我把我的一切都留给你了,毫无保留,我现在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一旦觉得不能维护一切,就会不顾一切。
朱朝阳的乖巧,也更多是为了讨好。他所面临的家庭,正是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的“有问题的家庭结构”:“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而这个有问题的孩子,却要在父母面前保持一个乖孩子的形象,以期找回可能失去的父爱,应对让人窒息的母爱。而他苦心维持的这一切,一旦有可能被打破甚至毁灭,他就会暗动心机,萌生恶念。
正如导演辛爽所说:“这里所有人犯的错都是因为对爱有了错误的理解,有的人把爱理解成占有,有的人把爱理解成卑微,有的人把爱理解得很自私,有的人把爱理解成强迫、控制。”
他们滑向罪恶的心路,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不可原谅。
从本质上,张东升和朱朝阳是同样的人,他们是自私的,但却又都把自我价值寄托在别人身上,得不到别人的取暖,就让自己变得慢慢冰冷。而且因为过于看重的东西,而看不见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也让这两个智商极高的人,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们的基本思路都是:不能解决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但解决了制造问题的人,却又往往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问题。须知这个世界,人算不如天算。他们就像武志红说的:“巨婴做事,常只能过一招,败了就不行了;成熟的人做事则可以连续过很多招,因为懂得努力的价值。”
他们的聪明都是自作聪明,他们的邪恶都是魔由心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他们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但他们既没有强大的自我,却又偏偏过于在意所谓的自我,而这个自我,偏偏又都是不成熟的巨婴,以至于他们最后都选择了走向堕落、走向罪恶,走向那个隐秘的角落。
辛爽说:“我们在生活里要避开这些恶,让自己学会爱,让自己学会正确的爱。”但是,缺少爱的人,又怎么会懂得爱呢?
就拿朱朝阳来说,他的黑化与父母的自私就不无关系。父亲朱永平再婚之后,把更多的爱都转移到与后妻所生的小女儿身上,而对于朱朝阳却明显轻忽,儿子考了第一,他还是从牌友口中得知;带儿子去买鞋,不知道儿子的尺码;开车接儿子,车窗却挂着自己与现任妻子一家三口的亲密合照,还问儿子为何不坐前边;在小女儿死后才想起要对儿子好,但却又偷偷录音想从儿子口中探听真相;在回放录音时听到两次拉链声,抽自己耳光和删掉录音,觉得对不起女儿又不想再失去儿子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但细想也是一种自私的功利化考量……
母亲周春红确实对儿子投入了全部身心的爱,甚至为了儿子一直不肯再婚。但她也把这种爱变成了对儿子的一种情感绑架和勒索,当作控制儿子身心的“本钱”:我都为你付出这么多了,你还不懂得对我好、听我的话吗?她跟儿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朝阳啊,妈妈只有你了……”潜台词就是,你要是对我不好,我就什么都没有了。她还经常向儿子灌输,是爸爸抛弃了她们母子,她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朱朝阳却终于戳破了真相:“离婚那天,是你逼着我爸去签字,是你非要跟他离婚的!你以为我不记得,我记得,我什么都记得!你们只在乎你们自己。”
父爱的阳光照耀不到,母爱的阳光又炙热逼人,当父母的爱扭曲变态,孩子的心很可能就会畸形成长。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以我们对与家人的关系,更要小心经营、悉心呵护,只有健康的爱,才会有健康的家庭关系,而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大人和孩子的心态才都会健康阳光。须知:你给家人留下的阴影,很可能会成为他内心深处隐秘的角落。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世间所有之恶,都是其来有自。我们与恶的距离,在一念之间,我们与恶的纠缠,却是盘根错节。
《隐秘的角落》好就好在,它在平缓却又有节奏的叙事中,向我们逐一展示出日常生活下的惊心动魄,平凡人生中的江湖险恶。
但我只是看了剧,并没有看小说,不是不想看,而是不忍看,因为据说原著更暗黑。但我总觉得,文艺作品即使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也总还是要留给人一个希望的。
套用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对于人性的打量,细看,也是一种残忍。
近日微信订阅号调整了推送规则,消息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了。如果你不想错过我的文字,不妨给「静扯淡」加上星标 ★ 或在每日推送的底部点击“在看”,顺手点个赞更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