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加健身王赟:关店不可怕,不会算账才可怕
不可否认,所有健身创业者怀揣梦想不轻言放弃,但在梦想与现实冲突时,要敢于做一些取舍。
守住底线,心善刀快。


王赟是谁?
江湖人称玖哥,跨界进入健身行业,从成都起家,三年内火速占领5大城市、门店数一度达到35家的蚁加健身工作室创始人。
2016年,还在餐饮行业打拼的他,因为太太健身的关系,开始关注这个行业,而当太太的私教希望开一家健身工作室时,夫妻俩一合计决定拿出钱来投资。
2017-2018年间,通过不断的收购扩张,蚁加的品牌从成都一路走到重庆、西安、武汉、长沙等地,春风得意的他还推出按时间付费模式的健身房。

3年35家店,作为不依靠融资、从二线城市起家的独立品牌,发展速度已经算得上业内翘楚。不过最近他们风波不断,先是爆出关店传言,之后坊间又流传他们无法足额发放员工工资。
“我们确实最近关闭了五家门店,这些门店都是成本较高、没有创造太大利润价值或巨额亏损的店面。”王赟说,“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有30家门店,关店是公司为了下半年过冬的战略性收缩。”而外界盛传的减薪,更像是公司在低谷期与员工的对赌,并且到期之后还本付息。
王赟坦承,之前疯狂扩张的确留下了一些隐患,并且下半年的前景对他们来说仍然不明朗。
蚁加品牌在这段时间遇到了哪些问题?伴随中国健身行业爆发期而狂飙突进的投资人,王赟最近又获得了哪些感悟?在刚刚过去的长沙圆桌,他的分享获得很多人的共鸣,现摘录如下。
1
市场不大 僧多粥少
王赟首先强调,健身市场的未来仍旧是好的,但目前僧多粥少,会员增长率大大低于店铺增长率。
他以成都的数据举例,在2016年8月,成都拥有的健身工作室数量在300~400家,到了2018年成都的健身工作室增加到了1500家,2019年时这个数字变为了1800家。
他假设成都现有的每家工作室都只服务100名会员,当前的健身房数量已经足够服务40万名的会员。但据统计,成都的运动人口只有区区80万,假设其中有60%的人数是健身人群,那么成都的健身人口能够大概确定为48万人,再按比例换算后能够知道,成都私教会员数只有28万。那么对于会员数目来说,健身工作室的数量是富余太多的。
并且目前工作室的裂变方式十分奇怪,关闭了一家工作室之后会新起两到三家工作室。这是由于旧工作室解散后,原有的教练会自行分散成立新的工作室。
针对员工流失问题,蚁加的策略是把股份放给员工,让员工成为合伙人,并准备了完善的晋升渠道。
2
现金流很重要,有钱才能过冬
在同行眼里,王赟是一个精明、精力旺盛且十分会算账的老板,全国范围内哪个工作室生意好,哪里就少不了他参观学习的身影。他还特别爱琢磨,只要涉及到场馆的营收问题,就会孜孜不倦的跟你探讨数字的合理性。
很多人说蚁加亏损,是真的吗?王赟坦言,如果用耗课来算,最近确实亏了。
开一家工作室,初期应该保证现金流让自己活下去,但要注意,本月销售出30万元的课程,只为会员上了5万元的课程,并不代表你赚了25万,在财务上,所有卖出的东西只要还没消费掉就是负债。
而分店多了之后,就应该注意耗课方面,他的经验是,耗课与现金流之间的最优比例在1:1.2至1:1.5之间,也就是说,销售额在120万到150万之间时,耗课量应该在100万左右,场馆才能盈利。
在2016-17年,蚁加的发展很平稳,但2018年一年就在全国新开了20家门店,这一年的耗课量急速增长,跟现金流产生倒挂现象,因此他们的问题是现金流吃紧,并非亏损。
“每个月的现金流只够支出你的所有支出,像走钢丝一样,没有多余的营收放在那里过冬。”

2018年,上海的很多工作室遇到了经营困难,出现了关门倒闭潮,2019年的时候这股风潮波及到了二线城市。他提醒广大工作室投资人,今年的工作室注定不好开,不要再自以为是或是活在想象中。
他说自己的错误在于年初的时候过于乐观,误判了市场,上半年没有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根据王赟的观察,今年会员买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不好,客户支出收紧。
为此他的计划是向银行贷款300万现金,砍掉五家门店平均每个月节约50万开支,每月预压70~80的上课提成,这样坚持四个月,再在蚁加7-9月周年庆的时候每月多收获100万元的业绩,总共能整合出1200万元现金流用于度过今年健身行业的严冬。
“要清楚钱对我们很重要,有钱才能熬过寒冬。”他强调说。
3
管理制度不能让教练安于现状
蚁加健身工作室良好的福利待遇使得公司有着低于5%的员工离职率,看到这个数据,很多老板会解读为团队稳定,但王赟却认为这很大程度代表着员工容易安于现状。
前几年还好,但今年的形势倒逼着王赟不得不改变现有政策,放弃原本全员底薪和社保待遇的雇佣制度,新设立合约教练类别。合约教练与其他普通健身房教练待遇一样,不享受底薪,只有课时费,但提成比例有所增加。

有趣的是,原本他认为这一项改革后会引发大批员工离职潮,但现实是只有十几个原本业绩不好的教练离开,或许这也是行业不景气的一个侧面,但精于计算的他也发现,对于销售能力强的教练,这样一来收入反而能增加。
他反复强调,蚁加仍然会为教练提供更高的标准的薪资待遇,但企业不养投机者,一定是把更多的钱花在更优秀的人身上。
4
勇敢断臂,坚决止损
作为练吧圆桌第一批听众,三年来,王赟从倾听者转变为分享者,他建议同行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和同行比较,应该踏踏实实的做自己的企业。
他还认为,如果你的场馆出了问题,老板应该寻找自身的问题,而非责怪员工,因为员工无法与老板思维同步,只是单纯的执行者。如果一个企业在根源上出现了问题,那么听课、买软件等所有的方法都是都是无效的。这时,创业者最应该做的不是垂死挣扎而是及时放弃。
王赟坦言,即使在行情很好的情况下,自己也不会容忍成本过高或者亏损严重的店,该关还是要关。

“其实就像果树需要修枝一样,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要根据自身负载能力,将对自身成长有害的店面进行剥离。剥离越早,节省资金越多,越有利于企业后期发展。”他说,不可否认,所有健身创业者怀揣梦想不轻言放弃,但在梦想与现实冲突时,要敢于做一些取舍。
进攻是件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但防守也是战略部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合适市场局面下做最优解,有效调配资源和资源的优化重组,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勇于承担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变化的发展和企业不同阶段的变化,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王赟透露,蚁加有300多个员工,其中三分之一在蚁加任职期间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这意味着什么?蚁加的成败不仅关乎自己和管理层,还有上百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勇敢断臂,坚决止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的更好。
用他的话说就是:守住底线,心善刀快。
· end ·
王赟作为分享嘉宾也将继续出现在9/10-11号练吧圆桌南京站,与多位行业大咖倾情分享。
(点击图片报名)
寻找更多您所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试试点击以下关键词
SoulCycle|David Barton|Equinox|1Rebel|高级感
商务合作请微信联系:lianbaa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