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中医对于黄疸的辨证主要分成阳黄和阴黄两块,在临床见到的绝大多数是阳黄。阳黄一般是由湿热引起的,主要是肝胆湿热、肝经湿热,即热性出现阳黄,患者皮肤发黄,黄疸鲜亮,可以出现火热上攻的症状,如口渴、手脚热、大便干燥、口苦等情况。阴黄主要是阳气不足引起的,一般是脾阳虚或肾阳虚,常常是由于阳黄病久以后导致阳气衰竭,阳气功能不足、下降,出现寒邪或者寒湿阻滞,身体的黄色是晦暗的,身体倦怠,四肢恶寒,怕冷,大便可以出现稀溏。

(一)辨阳黄 阴黄 急黄 虚黄
1
阳黄

阳黄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其黄色泽鲜明如橘,伴湿热之症;

2
阴黄

阴黄其色虽黄,但色泽晦暗,伴寒湿内阻之症;

3
急黄

急黄起病急骤,色黄如金,伴神昏高热等症;

4
急黄

虚黄目黄身黄而色淡,伴气短、乏力等虚证表现。

(二)辨阳黄之湿热轻重
1
热重于湿:

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大便燥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2
湿重于热:

身目俱黄,但色泽不如热甚者鲜明,头身困重,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

(三)辨阴黄之寒湿血瘀
1
寒湿内阻者

黄色多晦暗不泽,或如烟熏;

2
瘀血阻滞者

黄色晦暗,面色黎黑,舌质紫暗,多见瘀斑,或见胁下积块,脉弦涩。

(四)治疗原则

黄疸初期以实证为主:

阳黄清热利湿,通利二便;

急黄清热解毒凉血为主;

阴黄温化寒湿、化瘀退黄;

虚黄健脾生血柔肝;

黄疸的中末期重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

1
阳黄:

热重于湿

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

主症:身目俱黄,然不及热重于湿者鲜明。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

2
急黄:

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犀角散。

3
阴黄:

寒湿阻遏

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

血虚肝郁

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黎黑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方药:鳖甲煎丸

4
虚黄:

主症: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

治法:补气养血,健脾柔肝

方药:小建中汤。

(0)

相关推荐

  • 刘渡舟:谈治疗肝炎的经验—湿热类!

    今天  治疗肝炎的经验 2.湿热成毒 2.1湿热在肝 症状:口苦,胸闷,胁满或痛,饮食不振,恶闻荤腥,体疲无力,小便黄赤而短,脉弦细,舌苔白腻. 证候分析:肝有热则口苦.心烦:肝气郁则胁满,甚则作痛: ...

  • 疾病首选的中药,是老祖宗的经验,辨证论治效果立竿见影,收藏!

    疾病首选的中药,是老祖宗的经验,辨证论治效果立竿见影,收藏!

  • 常见症状-​黄疸

    黄疸 重点难点 掌握 黄疸的概念.病因及鉴别诊断. 熟悉 黄疸的发生机制. 了解 黄疸的伴随症状. 黄疸(jaundice)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正常血清总胆红 ...

  • 善治黄疸之茵陈

    原创 曹俣 曹俣的岐黄之术 善治黄疸之茵陈 茵陈又名因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秋后叶枯,茎梗不凋,经寒冬不死,因旧苗陈根至春即勃然生发,春三月谓发陈致新,故名. <神农本草经>谓茵陈主风湿 ...

  • 适合黄疸患者的健脾祛湿粥

    ·百病食疗· "食疗先于药疗,药补不如食补",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可以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 食物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食疗就是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疗. ...

  • 1分钟快速了解新生儿宝宝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黄疸说白了就是宝宝的皮肤出现了黄染的现象,始于眼白,严重时可遍布全身. 新生儿黄疸分为哪几类?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传统中将黄疸分成三大类,分别是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

  • YoungKing弹中医:肥胖的经方辨证论治

    现代社会,一方面食材丰富.获取方便,如饮食不节.容易营养过剩:另一方面生活便利.出行有车.四肢不勤.身体营养消耗过少等,导致肥胖已成为一种常见体质现象. 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q ...

  • YoungKing弹中医:高血压的经方辨证论治

    春天来了,万物生发. 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肝木生 ...

  • 『消化内科』肝病黄疸秘方

    敝人获唐山老叟赠「肝病.黄疸」秘方,嗣经亲友患者多人服用灵应无比,且获中医教授肯定系目前治疗肝疾(急慢性均适用)黄疸最佳良方. 秘方∶正水沉香,正川莲.木香.丁香.党参.元参.砂仁.茯苓.桔梗.川芎. ...

  • 中医的五个层次与辨证论治真谛

    <内经>就有"上工.中工.粗工"之分,把医生分为三等.<周礼·医师章>也依据医生技术水平的高低.考核的优劣,而决定为工.为徒,职位升迁. 岳美中老先生是上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