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小说家是如何回忆伍尔夫的?

作者:Ansel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LIT.CAVE编辑部

收到这本书的邀约时,我也是挺惊讶的,因为曾在伦敦求学时求教过玛吉·吉。

当时是问她关于《洪水》(The Flood)这本书的问题,顺带又看了她的My Animal Life。因为在《洪水》一书中的讽刺颇多,我便就此提了问题,而她则自述自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原话是这样的:

I am not cynical, really - more of a romantic.

那是2017年的时候,晃眼间4年过去,她的新书已然出了中文版,收到邀约也算是一种缘分。

最初看到这本书时,我想到的是《午夜巴黎》,伍迪·艾伦凭借这部剧拿了最佳编剧奖,它也是一个涉及文化名人的穿越故事,只不过是人到画中,而玛吉·吉的小说则是画人出境。

谈伍尔夫这样的名人,非议是在所难免的。玛吉·吉写她却有两个优势,一来她博士论文研究的便是伍尔夫,二来她是个小说家,按照自己虚构地去创作,评论也不能把缺少真实性的罪名按在她头上。

不过回过来说,为什么是纽约曼哈顿,这一点其实玛吉·吉在后记里面也有提到:

因为她的丈夫为了给他庆生,策划了纽约之行。

读起来着实暖心,阴差阳错下英国上层社会女性与现代开放的纽约矛盾性也得以被捕捉到。

玛吉·吉是个地道的英国女子,骨子里的浪漫因年轻时在巴黎待了许久而更加浓烈,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美国的热烈和现代化则是另一回事了,纽约更是这种美国气质的典型。

所以与其说小说中曼哈顿给予了伍尔夫冲突,不如说它给予了玛吉·吉这种冲突感。

而把书写伍尔夫的夙愿与当时在曼哈顿感受到的新鲜感和冲突,自然也就成就了这本书。秉持着这个心态再去看这本书,或许读者会感觉到作者更多的热情。

小说家谁不是浪漫主义者呢?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

出品方:好·奇文化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作者:[英] 玛吉·吉

本书简介

如果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女性文学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重现21世纪的纽约曼哈顿......会发生什么?

畅销书作家安吉拉·兰姆正逢中年危机,她将黏人的女儿安吉拉丢在寄宿学校,飞往纽约研究伍尔夫的多部作品手稿,却意外地遭遇伍尔夫「本人」。前辈大师与后世仰慕者、两位女作家、两个世纪的交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如果读者仔细,会发现小说里其实除了安吉拉·兰姆与伍尔夫,还有第三个人物线,那就是安吉拉·兰姆的女儿格尔达。

表面上这是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的故事,实际上这是女性成长的3个阶段:依恋母亲的孩子,追逐事业和偶像的女性,事业成功者。

安吉拉·兰姆仰慕着伍尔夫,而格尔达依恋着母亲安吉拉,在这种关系下,位移由此发生(安吉拉去土耳其开会也是因为有关于「伍尔夫」的会议,而格尔达独自去纽约也正是为了追逐母亲)。

由此玛吉·吉虽然描写是伍尔夫穿越到21世纪在曼哈顿的奇遇,但核心却是她自己从小追逐母亲到最终成为自己理想偶像的故事。

在玛吉的致谢中有那么一段话为证:

「萨拉·迪伦博士和卡罗琳·爱德华斯博士于2012年举办了圣安德鲁斯国际会议,专门讨论我的作品,当时我就藏在房间后面,于书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参加关于自己作品的国际研讨会的场景如出一辙。」

放在当下难免会有些「凡尔赛」的味道,但是这也恰好应和了玛吉·吉写书的初衷:

「我希望这部小说可以被视作『一封来自21世纪的情书』,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借助这次虚构写作来破除心中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恐惧。」

倘若套用上弗洛伊德的儿童模型来说,伍尔夫不仅仅是玛吉依恋的「母亲」,更是她想要取而代之的「父亲」。她化身为安吉拉与伍尔夫展开了一场旅行,她在伍尔夫上看到了自己所期待的一切,但是她同样想要成为伍尔夫这样划时代的创作者。

可以说,这便是这封情书背后的意义一种。

对于这一点的另一个明证就是小说的叙事手法,玛吉·吉不是从安吉拉的视角去描摹伍尔夫的,而是以三个女性(伍尔夫、安吉拉以及格尔达)的角度分别以第一人称描述她们的情感的,而且这种POV的小说手法还以戏剧的模式呈现了出来,这种即时性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剧情的冲突感,使得这部通俗小说虽然涉及了伍尔夫这个似乎颇具严肃的人物形象,但故事情节却呈现得一场生动活泼。

回过来看小说本身,故事描绘的是一个爱慕伍尔夫的作家在参观博物馆时,突然遇到了穿越到现代的伍尔夫,而伍尔夫穿越的原因正是因为她自杀溺水。

但是玛吉·吉却在伍尔夫装满石头的口袋里悄悄装上了两本书,故事便一下子灵动了起来。

作家安吉拉知道伍尔夫的初版书的价值,而且还知道要是有亲笔签名价格可能会更高,于是她就和伍尔夫一同商量着卖书。

这个事件一直贯穿小说的前半部分,使得小说变得非常通俗有趣。

但是随着两人持续的相处,阶级和生活观点的差距也渐渐呈现出来,而这种用日常交流方式呈现出来的人物对比比起简单的描摹显然要灵动很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玛吉·吉正是以这种方式来祛魅。

因为偶像在崇拜者的心中往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也正是后记中玛吉·吉所言的恐惧的来由。

神接受人的崇拜,但与此同时也暗暗带给人们一种畏惧感,因为敬畏的背后是力量。

正如玛吉·吉自己也说,伍尔夫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宿,从这一点上来说,安吉拉面对伍尔夫那种隐隐约约的畏惧感正是崇拜者对偶像所怀揣的情感。

而玛吉·吉用这种虚拟人物到现实对话的方式消解掉这种崇高感,本身就是很好的祛魅方式。正如她所说的那个比喻一样,这是一封来自21世纪的情书。

这既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伍尔夫的仰慕,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将伍尔夫视为可以与自己对话的人来看待,所以反过来看,小说的意图也变得非常明显:

将玛吉·吉想象中「真实」的伍尔夫还原出来。

回忆和记录的方式不仅仅只有一种,把倾诉情感的对象放到自己的小说中复活不为一种浪漫的方式。

当然小说的后面部分着实会有真正杜撰的内容,因为玛吉·吉对伍尔夫的一些行为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科学证实,由此她的伍尔夫只能是她想象中的伍尔夫,「比如伍尔夫对于姐姐凡妮莎的爱以及她赴死之前的所思所想」,或许也会因此得不到全部伍尔夫研究者的赞同。

正如玛吉·吉所言:

「一言以蔽之,本书中的弗吉尼亚只是我的幻想,是萨克雷所说的『虚构的「傀儡」』,她永远只存在于我的头脑中。」

但是反过来说,这种虚构也不一定是虚假的,因为正是虚构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玛吉·吉呈现出来的才是对于她自己最为真挚的东西,也是伍尔夫给她的,最为真挚的感受。

如此说来,这部小说虚构中的伍尔夫不一定会比非虚构中的更远离真实。

回头再想,这本书被称为情书,确实贴切得很,这大概也是小说家回忆偶像最为浪漫的方式了吧。

首届文穴&后浪书评比赛,征稿中……

喜欢阅读,记得把【文穴】加为🌟星标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发现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