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散记(9)/沈宗祥
这次回乡,突然发现林上公园往东又多了一条路。这不是原来的“南小圈子(音在)”吗?上点岁数的林上人还知道这个说法,因为我家是十四队的,十四队大多数人家就在南小圈子住,我小时候在这玩的也就多一些,对这里的印象和感情也更深些。曾经的河沟和菜地突然变成了大马路,着实让我感叹不已……
南小圈子有我家的一块自留地。家里东南角上大田我去的很少。这块自留地我倒是经常跟着妈妈来玩。长的蔬菜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甜菜和缸豆。甜菜叶子大,两三棵就能烧锅汤了,甜菜场真的有点甜,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菜场根本没有甜菜卖,农家长的也很少。前几天在天平柳树村一家门口看到了几棵,今后如果在林上人的门口菜园看到的话,我还要几棵烧着吃吃呢,尝尝到底甜不甜了?那时候的缸豆也不像现在拖的长长的,而是弯的,有的甚至圈成了一个圆!一天早上,我跟着妈妈来到菜园,她忙着锄地,我就兴奋地摘了半篮子这样弯弯的奇怪的缸豆荚子,回家摘好,妈妈加点酱炖好后,香味扑鼻,在灶锅后烧火的我忍不住先跳起来尝了一口,那天中饭我也吃得多,都超过了大哥!现在买的缸豆即使跟肉烧,也难尝出妈妈烧的那种香味了!有些味道也许只能留存在记忆中吧,历久弥香!
南小圈子里曾经有一条不小的河,但跟林上其它的河比又小了些。这里姑且称之为南沟吧,不知林上人以前叫它什么。现在这里已是林南路了。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曾想现在连河都不见了!这条河也曾留下让我难忘的快乐和回忆呢。我们荡田里一年到头当然不缺鱼虾上桌,但每年腊月底这条河里清塘捕鱼还是我们生产队盛大的节目。我小时候有幸参与过一次。记得有一船活蹦乱跳的鱼,大人们把鱼抬上河边一家人的院子里,按大小搭配分成几十份,编好顺序,然后大家抓阄。记得那次还是父亲让我去抓的阄呢!我和哥哥兴奋地找到我们家的那一份,把鱼抱进了筐里,一路抬回了家。正好表叔来我们家玩,挑了几条大的让他带了回去,不然,我父亲也会送过去的。表叔家对我们家恩重如山,父亲经常忆苦思甜跟我们说。无以回报,每年底,我父亲或二叔都会专门送些鱼去的。
分好鱼,大家忙年的劲头更足了。我们小孩子的盼头也更迫切了。每年大年初一早早起床,我到附近邻居几家跑完后,便蹓到南小圈子逐家“拜年了”了,这时候抓彩头就只挑糖果了,不然衣服口袋哪里放得下!有几家还会给几毛钱压岁钱呢——哈,这也是我跑南小圈子的动力吧?这里跑完,我就会找到小伙伴,跟他们分享花生、牛奶糖等战利品,追着村里的跳财神队伍去看热闹了。
上学后,又多了几个南小圈子的同学,裴桂年、周正波、周正军、周正富、周正平、董红霞……放学后,节假日,我来这里玩的时间就更多了。裴桂年家有很多小人书,我更是经常去看。
现在他家老屋也被拆迁了,建起了新村部。村部西边,更是早就开发成了小公园。
南小圈子真的变了,沧海桑田在眼前。
林上有南小圈子,对应的还有北大圩(wei)子,泵河东,泵河西,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南五号,北五号……这是林上人一辈辈围坝造田的密码,如今,林上的密码还在日新月异!这不,“南小圈子”快成了“南大圈子”啦!作为新兴旅游胜地荷园和九龙口的必经之地,林上得天独厚,发展更是指日可待。我们还要多回家走走呢,不然,林上人都快认不得林上啦!
春风十里芦叶翠,
华中水寨风云秀。
林上密码谱新曲,
荷园九龙连心钥!
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