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玉器全集(9)+江西部分3
麒麟纹玉带明代
长条形铸长6.2、宽1.9、长方形铃长7.1、宽6.3、桃形跨横宽5.8、钝尾长9.3、宽6.5、厚均0.6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定王朱由木次妃王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质,玻璃光泽,镂刻精工。共17块,计长条形铸3、长方形铃7、桃形镑5、钝尾2。3块长条形铃在边框内透雕花卉图案,其余均透雕有翼献麟,衬以山石、松枝、牡丹花图案等吉祥纹样。
玉带明代
长方形U长5.8-7.8、宽3.1-3.3、桃形钧横宽3.6、长条形转长3.2、宽1.6、钝尾长8、宽3.1、厚均0.8厘米江西省新建县长陵镇中学基建工地明慕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日玉,有褐沁。现存15块,计长方形特7、桃形镑5、长条形92、轮尾1。表面无纹,制作规整,背有鼻穿,打磨光亮。
玉带明代
长方形銙长7、宽5.3、桃形特横宽5.4、长条形钧长5.3、宽1.6、长尾长9.8、宽5.3、厚均0.6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赢上农场烈土陵园基建工地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灰白色,受土沁而变色。一套20块,板面加边框,深浮雕动物、人物、如意云纹。动物圆眼、竖耳、蓬头,形体矫健;人物为胡人打扮。板背对应前面的浮雕纹而相应下挖。
玉带明代
长方形銙长7.1、宽4.1、桃形转横宽4.1、长条形绔长4.1二42、宽1.5-19、轮尾长8.1、宽4.1、厚0.2-0.4厘米江西省南昌市省食品公司基建工地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碧绿色,有褐斑,内含黑点较多。全套20块,素面无纹,板面形制较为规整,有玻璃光亮。带板背面厚薄不匀,有许多五形切割痕,且无鼻穿。
玉带明代
长方形銙长6.3、宽4.1、桃形特长3.6、宽3.4、长条形铸长4.3、宽2、钝尾长11.2、宽4.3、厚均0.6厘米江西省新建县乌溪乡第一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玉,有褐斑。素面,背面微内凹,有鼻穿。制作工整,通体抛光。
玉带明代
长条形较长5.5、宽1.7、桃形筠横宽3.4、钝尾长6、宽1.7、厚均0.4 厘米
江西省新建县山口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日色。现存10块,计桃形銙2.长条形饺6、钝尾2。浮雕勾云纹,两个勾云纹为一组,每组之间有乳钉分隔。桃形铃上围绕乳钉有三个背向的勾云纹。板背无鼻穿。
玉组佩明代通长84.2厘米
江西省新建县华东交通大学院内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一组2套。青玉为主,间以黄白等色玉珠。均由玉珩、玉踽、玉瑶、玉冲牙、璜、玉花、玉滴等10件玉饰构成。珩上有金钩,珩下系组,以丝线串以玉珠,连于璃、据上;末悬冲牙两旁各悬璜及滴,中间均串以玉珠,各有450多颗。珩、璃、瑶、璜上双面阴刻朵云纹,刻纹内描金;冲牙双面阴刻云凤纹,刻纹内描金。出土时置于墓主大衫外背侧垂肘旁。
玉组佩明代
叶形长13.5、宽1.2厘米三角形长3、宽2.5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红湖公社外源村北明益端王朱祐槟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2套。灰白色,有色斑。玉佩残件、有叶形、棱角形、方形、圆形、长条形等玉片70片。叶形玉片上两面对称有阴线刻叶脉纹,方形玉饰上留有管钻痕迹。这些玉饰是明代玉佩上的构件。
玉组佩明代
通长74.5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红湖公社红岭大队外源村北明益端王朱祐槟妃彭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组2套,灰白色,有色斑.均由玉珩、玉璃、玉据、玉冲牙、玉璜、玉花、玉滴等等玉佩的常见构件及长条形、柳叶形、菱形、三角形玉片和若干玉珠构成。珩上有金钩,珩下系组,以丝线串以玉珠,连于瑀、琚上。珩、禹、瑶、璜上双面阴刻朵云纹。金钩内刻"银作局弘治六年十月内造金五钱:
玉组佩明代
通长14.宽3.3、厚0.4厘米,三角形玉块长8.5、高5.5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洪门公社长塘村明益庄王朱厚烨蔡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有沁斑。现存大小玉片20块,小珠478粒。珩上两面对称阴线刻变形蝴蝶纹,上端作五弧形状,有两小穿孔,下端有六穿孔。有十块玉片上两面都有宽阴线刻纹饰,一面为凤鸟纹,一面为如意云纹。其余的玉片上光素无纹。有些玉片侧面有数道凹痕。
玉佩明代
长7.5、宽4.5、厚0.3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洪门公社长塘村明益庄王朱厚烨元妃王氏慕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灰白色,有黑色块斑,玉质粗糙。珩是玉佩的构件,仅存四块。纹饰相同,一面阴线刻鸟纹,另一面阴线刻双脚如意云纹。
玉组佩明代通长66 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锅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二套,共22件,计银带钩2.、珩2.踽2、据2、璜2、冲牙2、玉滴8,另有600多颗分段串缀的小玉珠,它们应分属2套玉佩的构件。玉珩上刻有纵横各5行圆泡形纹,其他玉片上刻变体龙、凤、卷云纹。
玉组佩明代
叶形玉片长6、宽1.5厘米菱角形玉片长2.5、高1.5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钊元妃李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灰白色。由柳叶形玉片65块、菱形玉片32块、鱼形玉片8块及黄丝缨36个编缀而成。以黄丝缨上缀一菱形玉片,其上再缀一对柳叶形玉片为一组,这样相杂串联,最下端贯穿一鱼形玉片,以成长串。出土时藏在一个包巾内,置于慕主头部左侧,未发现钩、珩一类配件,可能是易棺更殓时散失。
玉组佩明代通长80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钢元妃李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一组2套,均由若干玉珠构成。珩,踽、据、璜上双面阴刻朵云纹。青灰色,有色斑。由玉珩、玉踽、玉据、玉冲牙、璜、玉花、玉滴等玉佩的常见构件及长条形、柳叶形、菱形、三角形玉片和352颗玉珠编成,珩上有金钩,珩下系组,以丝线串以玉珠,连于璃、据上。金钩内刻有"银作局嘉靖元年六月内造金五钱"。棺内出土2套,出土时置于包巾内。
玉组佩明代
云形玉片长8.5、宽5.5、长方形玉片长4.9、宽1.9、璜横宽2.2、竖径4.4、厚均0.3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定王朱由木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白色,有色斑。现存6块,珩2件,花朵形,阴刻龙纹;据3件,圭形,阴刻云纹;璜1件,呈半圆形,中部有一小圆缺,阴刻云纹。这些玉饰,刻纹生动流畅,有用干穿缀的小孔。另有635颗小玉珠,呈灰白色或黄色、黑色、乳白色。
玉纽佩明代
长方形玉片长7、宽4.1、云形玉片长4.6、宽4.1、厚均0.3厘米,江西省南昌县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有青色黑色两种。青灰色上有白斑,黑色玉片上有青绿色沁斑。现存13片,3块云形玉片两面都有相用到线琢制的纹饰,一面为阴线刻分又两脚的如意云纹∶一面为阴线刻凤纹、其余玉片上两面均为阴线刘如意云纹。
玉组佩明代
三角形佩∶长9.2、宽5.4、厚0.3-0.4 厘米江西省南城县朱良乡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玉质。残件8片,三角形、长方形玉片各四块,厚薄不一。表面无纹,三角形边上有若干个凹口,穿孔为一面钻。
玉组佩明代
最大片宽8.3、高5.5、厚0.3厘米
江西省新余县水西枫林张村张椿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现存11块,其中2块为灰白色,有黑点,其余9块为碧绿色。玉片两面都有纹饰、最大的玉片上,一面为云凤纹,另一面为如意云纹,阴刻线内描金。
玉蝉明代 长4.9、宽3.1、厚1厘米
江西省樟树市市区基建工地采集,现藏于樟树市博物馆。青白色玉,质地细腻温润,蝉身下腹及两翼边缘有沁斑。蝉身浑圆,头部较宽,圆睛微凸,颈部饰弦纹,腹背起交叉纹,双翼微张。线条丰腴,通体抛光。
玉带钩明代 长8、宽1.1厘米
江西省星子县砖瓦厂取十工地采集,现藏于星子县文物管理所。白玉质,有色斑。器体呈"S"形,钩首作龙首状。龙前额扁平,风眼微凸,毛发阴刻向后,双角紧贴额部向后。钩背纵问弧面,尾形似琵琶。钩身下有圆形钩纽,纽柱较矮,靠近钩身中部。
玉带钩明代 长9、宽1.8厘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建筑公司基建工地出土,现藏于宜春市博物馆。
白玉质,有色斑。器体呈"S"形,钧首作龙首状。仅用数刀勾勒出龙的嘴、眼、须,双目外凸。钧背纵向弧面,尾形似琵琶。钩身下有圆形钩纽,纽柱较矮,靠近钩身中部。
玉带钩明代 长13.5、宽3厘米
江西省樟树市观上乡出土,现藏于樟树市博物馆。碧玉,泛墨绿色,玉质晶莹,半透明,呈油脂光泽。钩首作回望小鹿形,闭嘴、圆睛,神态安祥。钩身似一块厚薄均匀的系状板块,微向上弯曲,钩面浮雕三只折枝桃和一只编蝠,寓意"福禄寿"。钩身下部一有圆形纽。
玉带扣明代 长11、宽4.8厘米
江西省樟树市市区基建工地采集,现藏于樟树市博物馆。羊脂白玉。钩环相扣,组成一副。一块凿出钩身、椭圆形环孔,另一块作螭龙回首形;带扣面平,均浮雕螭纹,四肢撑地、躯体腾起;扣下均有一薄而矮的圆形纽。
玉扣明代 通长4.1、宽1.9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铝元妃李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羊脂玉质,细赋润泽。扣合后中间为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小笃线分居两侧∶分开后则为一只鸳鸯与莲花相连,莲花中有一四孔,另一鸳鸯前有一长榫,榫头有一圆片,可扣合到莲花的圆孔中,鸳鸯作展翅状,翅部有羽纹。出土时置于墓主头部左侧。
玉扣明代 通长3、宽1.3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例元妃李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共4件。青白玉。扣合后中间为一朵花,两侧各有一只蜜蜂,分开后则为一只蜜蜂与花相连,花中有一圆孔,另一蜜蜂前有一长榫,榫头有一圆片,可扣合到花的圆孔中,作花蕊,构思奇巧。出土时置于墓主头部左侧。
玛瑙七梁冠明代 高3.5、横宽5.5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宜王朱翊钢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棕红色,透明。作长方形、冠顶雕七梁,梁向后内卷,两侧作卷云状,在卷云纹中有插簪用的小圆孔。
竹节形玉簪明代长9.7 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定王朱由木基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玉质。呈单股的圆锥体状。簪首作竹兜形,带三片竹叶。簪身作竹竿形。
玉簪明代长14.7厘米
江西省樟树市市区基建工地采集,现藏于樟树市博物馆。青白玉。呈弯曲长条形。籍头为镂雕蝙蝠、寿桃以及菱形对角图案。簪身呈长条片状,簪尾急收。
玉簪明代 长11.3、宽1.3厘米
江西省星子县砖瓦厂取土工地采集,现藏于星子县文物管理所。
白玉质。两头尖锐,弧折成几状,器面纵向呈弧形。光素无纹。
玉耳环明代直径2.8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唐山公社永和大队基建工地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白玉。玦形耳环,镂雕有蝴蝶、钱形、"万"福及牡丹叶等。寓意福在眼前,荣华富贵。
金耳环玉坠饰明代 玉坠长3.7、通长6.6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钢元妃李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对。白玉质,玉质白嫩,通体抛光,光洁明亮。呈长茄形,上端有圆鼻,用金丝缀以金叶(花萌)四瓣,再穿绕于圆鼻内,每瓣花萝上透雕缠枝花卉图案,其上银嵌宝石一颗,在四瓣花萝的中心顶端有孔,以较粗的金丝为耳环钧。
玉戒指明代直径2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钊元妃李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4件。白玉质,润泽光洁。上半环戒面略宽,其横截面呈凹形。同基出土四件,造型大小均相同,出土时固定在一块绸布上,置于墓主头部左侧。
玉猪明代 长10.5、宽1.7、高2.7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蚓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对。呈青灰色,通体光素无纹。似方柱体,头部稍削略尖,尾部宽厚显方,底平,尾部浑圆,呈长条俯卧状。平嘴,上唇微翘,用阴线刻圆眼和竖耳,形似汉、六朝时期的玉握,明代玉器特点不明显,这类玉猪在其明代墓葬中尚无发现,可能是旧玉。
玉鸳鸯明代 长5.3、宽3.3、高4.2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宜王朱翊钢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呈紫色,其余部分呈白色。造型为鸳鸯戏水。鸳鸯昂首、缩须,羽冠上翘,鸳鸯头顶雕有一柳叶形玉片与其尾相连以代毛冠,口衔缠枝莲,卧干莲花、莲蓬及莲叶中,姿态生动。底部为椭圆形,有两个对穿的小斜孔,以备缀串。
玉炉顶明代 长3.8、宽4.2、高1.7厘米
江西省南昌县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白玉,有白斑。作浮雕盘曲螭龙形。额头高耸,短唇、翘鼻、蚕眉横卧,脖颈细削,脚细小、三爪、卷尾。底部下凹为锅形。
玉杯明代
高6.5、口径12、菊花瓣径3.6、底径5.9厘米
江西省丰城市龙光镇基建工地采集,现藏于丰城市博物馆。白玉,表面具有较强的玻璃光泽。直口,直腹、下部内效,圈足。两侧各有一镂雕菊花耳,盛开的菊花瓣与杯口相述。
玉花饰明代直径28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永和大队基建工地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日玉,有褐斑。作五瓣梅花形。花面下凹平滑,中间一小孔,背面居中部平整。打磨平滑。
玉佩明代
长6.3、宽5.3、厚0.6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乐化乡风岭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白玉,有褐斑。作菱花形,双层透雕云龙纹。龙张口、长唇、卧蚕眉、弯角,发向后飘,背有脊,身有鳞,三爪,翻腾于云雾中。
玉璧明代
直径5.9、孔径1.4、厚0.4 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钢基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对。青灰色。造形不规整、厚薄不一,一面光素无纹,一面阴刻花叶纹。打磨欠精,刻划草率。
玉璧明代
直径5.9、孔径1.4、厚0.4 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钢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I对。青灰色。造形不规整、厚薄不一,一面光素无纹,一面阴刻花叶纹。打磨欠精、刻划草率。
玉佩明代
直径5.5、厚0.5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工业管理局基建工地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白玉,有褐斑。圆形。外围一圈连珠纹,圆珠两面内凹,有凸齿与中间圆环相连,环两面刻有浅浮雕勾云纹,环内为一活环如意。镂雕处留有切割痕迹,器面打磨光亮。
玉童子明代高6.6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红湖公社红岭大队外源村北明益端王朱祐槟妃彭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对。青玉,受沁而大部分呈鸡骨白。圆头硕脑,光头,缩颈,下颔于胸前。宽阴刻线推磨出五官,额与鼻呈"丫"形,鼻端略宽,眼部为阴刻环形外廓,内部凸起的阳纹眼睛中有一阴刻线,嘴为阴刻线实袖紧身衣。两手干胸前作持物状。肥裤,两腿交叉。
玉童子明代
长5.4、宽2厘米
江西省南昌县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玉质温润。圆雕,头圆无发,用阴刻线琢出棱形眼,三角鼻,双手共执一芭蕉叶,蕉叶绕于脑后。蕉叶上有阴刻线表示经脉,叶中有一穿孔。穿长袖对襟外衣,衣服下边前后各有一阴刻线,肥裤、两脚交叉。
辣椒形玉饰明代
通高4.5、直径1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钢钊继妃孙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质,有褐斑。形们辣椒,顶部有孔包金叶三瓣,金丝穿过金叶绕孔内,金丝上端有小圆环。棺内出土两件,造型相同。
茄形玉饰明代
通高2.7、直径1.7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宅继妃孙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质,有褐斑。形似茄子,顶部有孔包金叶三瓣,上端有小圆环。棺内出土四件,造型相同。
玉佩明代直径6.5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红湖公社红岭大队外源村北明益端王朱祐槟妃彭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扁平圆形。透雕开放的宝相花。
羊形玉佩明代
长7.2、高3.8、厚0.8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红湖公社红岭大队外源村北明益端王朱祐槟妃彭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对。青玉质,有水沁。作长条形片状,回首卧式,嘴微张,圆眼,竖耳,尾后垂。背部对钻一小圆穿,以供佩系。
鱼形玉佩明代
长7.5、宽2.7、厚0.7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红湖公社红岭大队外源村北明益端王朱祐槟妃彭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对。青玉质,有水沁。作长条形片状,用弦纹数道分别勾勒出鱼嘴、头、尾。腹部对钻一小圆穿,以供佩系。
玉鸟饰明代 长4.7、宽1、厚0.3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乐化乡风岭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白玉。作一鸟立于花枝上,鸟为两面刻,短啄、圆眼。数刀阴刻线交错以示翅膀,长尾,花枝端有磨榫,鸟嘴有一小穿。
荷叶形玉佩明代 长4.5、宽34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京山学校基建工地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白色。面作卷荷叶形,下挖成凹形、阴刻叶脉纹,反面底端平,叶中心有两小孔,工整平滑。
玉环明代直径5.3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京山学校基建工地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玉质温润,绺裂处有黄褐斑。环两边棱面大小不对称,环纵截面为八面形,棱、面圆滑婉转。
玉牌明代
长1.5、宽7.5、W0.4厘米
江西省南昌县明慕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骨灰色,有褐斑。菱花形,双层透雕云龙戏珠纹,龙发向后上飘,龙颈细削,扉棱形背脊,三爪、蛇尾。主体纹饰高出边枢,背面平塌下凹。
玉剑璏明代
长4.3、宽2.2、厚1.1厘米
江西省新建县招贤乡国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玉,有大片黑斑。长方形,背部有长方形签。斑面有四凸弦纹,弦纹之间为凹弧形,棱角处圆滑。
玉觽明代
长107、宽1.5、厚0.6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安乐乡蒋巷村明蔡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灰褐色,有褐斑。呈长条形片状,龙形。张口含珠,上嘴唇长且厚,高鼻、圆眼、长眉 双角 素身、尖尾,口含之珠有一小穿孔,
玉牌明代
高5宽3.5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村洪门公社长塘村明益庄王朱厚烨元妃王氏墓出土,青白玉,有褐班略如倒置的盾形,中琢佛像一尊,结跚铁坐于连瓣上,头戴花冠,双手合干帔飘排,佛像两旁及头顶镂雕火焰纹背光。背面呈弧形,中厚边薄。
螭龙纽玉印明代
通高4.3、印面长5.1、宽4.9厘米
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采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色,绺裂处有褐斑,印面为五道白文符咒。圆雕螭龙纽,身驱盘曲,方脸、阔嘴、蒜头鼻、蛇尾。
长方纽玉印明代
通高4.8、印面长5.4、宽5.2厘米
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采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白玉,泛黄白色。印面叠篆"阳平治都功印"。文字笔画粗细不一,剔地深浅不一,长方形印纽,边棱抹角,纽面阴刻篆文"上"。
螭虎组玉印明代
通高5.7、印面长12.3、厚1.9厘米
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采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白玉。印面为方形,阳纹篆书"阳平治都功印",宽边细文,结构严紧,疏密得当。浮雕螭虎纽。
龙纽玉印明代
通高6.7、印面边长12.2、厚2.7厘米
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采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黄白色。印面为正方形,阳文篆刻"阳平治都功印",宽边细文,结构严紧。印纽为圆雕龙,半蹲卧状,方额,锯齿眉,分叉角、头发后飘翻卷。
玉珠明代
大珠直径1.7、小珠直径1.4 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朱良乡明慕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大珠2颗,黑色;小珠2颗,青白玉,有褐斑,玉质差,含有许多黑斑杂质。不规整,对钻一孔。
玉珠串饰明代
通长90、直径0.6-0.9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第四交通路基建工地明宁康王女菊谭郡主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玉质粗糙,颜色较杂,由白到青到黑。共270颗,组成3串。为不规则的圆柱体状,两端稍平,对钻一孔。
水晶珠串饰明代直径1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洪门公社长塘村明益庄王朱厚烨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无色,透明。珠粒较匀称圆滑,共计98粒。
玛瑙珠串饰明代
通长34、直径0.6一1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安乐乡蒋巷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棕红色,绺裂处有红沁。共73颗,制作规整。
琥珀珠串饰明代直径0.9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宜王朱翊钢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一串共108颗、用丝绳贯串,串首=颗分别为宝塔形、三角形、长方形,其余为圆形珠。
绿松石菱角形佩明代
高1.1、宽1.5、厚0.6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红湖公社外源村北明益端王朱祐槟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绿色。作菱角形,两角上弯。一面圆凸,另面平,中间一上下穿孔。
蝉形玉佩 明代
长6.1、宽2.4、厚1.7厘米
江西省新建县石贺乡东港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
青白玉,有红褐斑。方额,阳文圆眼,阴刻米形嘴,双翼微张,腹部有12道弧形阴线刻。鼻上有青白玉,有红褐斑。方额,阳文圆眼,阴刻业自博物馆。人京用于系挂。
玉璧清代
直径5.4、孔径1.3、厚0.4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南门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白玉质。扁平圆形,中部有一孔。一面为勾云纹,一面为谷穗纹,采用阴刻线和减地工艺,使纹饰成浅浮雕状凸出。
玉璧清代
直径6.4、孔径1.2、厚0.6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财政局基建工地采集,现藏于上饶市博物馆。青白色玉质,有大片黄褐色斑块,不透明。扁平圆形,中穿一孔,有冰裂纹。制作规整,两面抛光。
玉印清代
通高10、印面长10.5、宽10.4 厘米
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采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灰青色,有褐斑。桥形纽。四连方印,两方空印,两方阳刻"元始万神雷后之印",□司之印"。
龙纽玉印清代
通高9、边长9.7厘米
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采集,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碧绿色,有褐斑。印面为方形,白文悬针篆八道符咒文。圆难龙纽,双龙背向蹲踞,鳞角须发琢制精细。
玉扳指清代
直径2.9、孔径1.9、高2.8厘米
江西省九江市清山西巡抚刘瑞祺墓出土,现藏于九江市博物馆。
白玉质,局部夹杂翠绿色,半透明。作圆筒形,一端内斜削,另一端外斜削。
玉带钩请代
长8.5、宽2.3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北门公社光明大队黄土弄张希渊墓出土,现藏干上饶市博物馆。
青日色。钩首为龙头形、头形较短、龙首回望,面部宽阔,与匍匈在钩背部的小螃对视,钩身们一块厚薄均匀的条状板块,其上浮雕一只小螃和一朵盛开的荷花 钩身下有薄而矮的圆形组,通体抛光。这种形制的玉带钩在民间大量流传存世,此带钩为它们的断代提供了科学的参照标准。
玉带钩清代
长13.3、宽2.8、厚3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湖坊村基建工地清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白玉。带钩形体较大,龙头,阔嘴、尖鼻、虾米眼、翅眉、高额、长角。钩身似一块厚薄均匀的条状板块,中间微向上弯曲,钩面镂雕一衔灵芝草的螭龙,螭龙下颌出须,前须下垂,与钧身相连,身躯丰润肥硕,四肢撑地,躯体腾起,卷叶尾。钩身下部一有圆形纽,纽柱较矮。
玉镯清代直径8.9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汽车公司基建工地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灰白色,有褐斑,镯外侧浮雕一务花叶屋的螭龙,纹饰模糊不请,内侧抛光圆滑。
玉戒指清代直径2.2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江东丝绸厂基建工地清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白色,有花斑。戒面为马鞍型。整体抛光,圆滑。
玉如意饰请代
最大件长12.5、宽9.5厘米
江西省新建县长陵村幕地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3件。灰白色,有黄褐沁、镂雕云龙荷花纹,龙脊为一阴刻线,花草卷叶尾。外廓一周连珠纹,纹饰高出边框、背面为凹形。抛光较好。
玉簪清代
长11.9、宽1.2、厚0.3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江纺张家山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日玉,有褐斑。圆柱状头,将身呈扁长条弧形,四棱圆滑。抛光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