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综合征”来袭,《黄帝内经》中有解药
小编导读
有些人到了快退休的年纪,明明已经儿孙绕膝、衣食无忧,但内心的焦虑并不比年轻人少。即将告别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重新闲下来,反倒觉得浑身不自在。有些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离退休综合征”。您或身边的亲朋好友是否也有类似的感触呢?您知道这种焦虑究竟因何而起,又应该如何缓解吗?其实,《黄帝内经》中早就蕴含了答案。
几天前,书香中医APP用户交流群里,群友们在激烈地讨论一个话题,大致是说现在是年轻人压力大,还是中老年人压力大。
其实,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各自的压力,无法以量化的方式进行比较。不过,群友们的聊天确实提示出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老年人的压力和焦虑感常常被我们低估了。
社会上,主流声音所定义的“压力”多集中在青年和中年人群。青年群体刚刚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需要完成从学生身份到职场人身份的骤变,一时间难以适应。他们焦虑的是竞争激烈的求职机会、高不可攀的房价,以及每逢佳节被催婚的无奈。
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也是容易焦虑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想在事业上节节高升,但职场道路却荆棘密布、险象环生,35岁更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职场关卡;另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够照顾好家庭,希望给予子女更好的教育条件,希望有空多陪陪父母,但工作与生活却两难权衡。
与之不同的是,老年人群的压力往往比我们想象的多。经常听到身边一些上班族抱怨工作太忙了,恨不得明天就退休。但真正到了临近退休的时候,人的心境完全就不一样了。
曾经是个虽忙碌却也将生活过得井井有条的职场人士,退休后突然闲下来、没什么事做,难免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个时候,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不断跌落,焦虑感自然就乘虚而入了。
不仅仅是身份上的变化,身体上的一系列变化也加剧了老年人心中的恐惧感。《黄帝内经》当中提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也就是说人到50岁左右的时候,肝气开始衰弱,肝脏自身就变得薄弱,胆汁开始减少了,眼睛开始发花,看不清东西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中医认为肝属木,通应于春。春是一年的初始,因此肝容易先衰。肝之余气形成了胆汁,而胆汁具有助消化的作用。因此,一些中老年朋友会觉得食欲减退,更爱吃清淡一些的食物,而不太愿意过多地食用大鱼大肉等油腻食物。
肝脏功能减弱以后,《黄帝内经》认为接下来衰老的脏腑就是心脏了。《灵枢·天年》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我们知道,心是属火的,火是一种动力的象征,当火不足了,动力就会减弱。退休后的人,往往不愿意各处奔跑,更愿意干一些安静的事情,比如钓鱼、练书法等,就是这个道理。
而“心气虚则悲”,故退休后,人的情绪也会比较低落,容易因为各种事情忧虑、伤神。有的人担心自己在退休后,会逐渐被社会所抛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有的人害怕遇到健康问题,不管做什么事都变得小心翼翼;更有人因为恐惧感和无力感缠身,失去了独立生活的信心,甚至不敢一个人待在屋内,不敢一个人关灯睡觉等。
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所谓“离退休综合征”其实都是正常现象,中老年人群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完全忽视、听之任之。最好的做法是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恬然和安适,学会“静养”。《黄帝内经》有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能够做到恬淡地生活,人的精神情绪就会正常,神就有处可藏,这样一来人体正气充足,就不易被外邪侵犯。具体而言,放风筝、打太极拳、散步等都是不错的养生方式。
由此看来,很多人觉得晦涩难懂的古籍经典《黄帝内经》,其实蕴含了很多中医养生门道。只要结合生活实际,经过专家的通俗化解读,人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如果您想更加系统地学习《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养生精华,不妨阅读《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长寿篇》和《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诊治篇》,跟随CCTV10《百家讲坛》黄帝内经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翟双庆教授一道走进《黄帝内经》,从古籍经典中发掘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