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名扬海外的吉顺丝房

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旧址,原名吉顺丝房。旧沈阳百货店,皆名丝房,其来源在于最早开业的百货商号,是由经营桄丝作坊发展而来,故取丝房之名。在沈阳的许多大型丝房中,规模最大、驰名最远的首推吉顺丝房。

吉顺丝房是由山东黄县人林子美林钧棨于1914年创建的。最早取名天合涌丝房,后改为吉顺丝房通记,简称吉顺丝房。最初的资金为2万元现大洋。首任经理王敬三,继任经理王缉文。当时,吉顺丝房与吉顺昌、吉顺洪、吉顺隆等商号同属林姓一家财东,只是各设门市,独立经营。

旧社会,吉顺丝房的营业在官僚、地主、资产者的照顾下,日渐兴旺,获利极丰。1925年,吉顺丝房进行大规模扩建,将原来的二层砖楼改建成如今面貌的五开间五层壮观的门市大厦。这大厦的建筑虽好,但遗憾的是丝房东南角的一间“同益成”小门市平房,在改建前虽然几经商议,用高价购买,以求大楼门市的完整,不料竟遭拒绝。因此,大楼建成后惟缺东南角,不成方型,减色不少。

当时吉顺丝房经营的商品很全,有绸缎呢绒、布匹、日用百货、干菜海味、香蜡纸张等。进货地点,在国内为上海,国外为日本大阪。同时在大阪和东京大搞宣传,致使许多日本人都知道中国沈阳有个大名鼎鼎的吉顺丝房。

作者:金帛;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沈阳老建筑:吉顺隆丝房旧址】

    沈阳历史建筑之"吉顺隆丝房旧址"位于沈阳市沈河区中街路190号. "吉顺隆丝房"与"吉顺丝房"差一个字儿.它俩的设计全是出自沈阳本土著名建筑 ...

  • 选择门市需要注意的风水禁忌

    经商我们是非常需要看门市财运风水的,只有在选门市房注意的风水较好才能保证利润高.顾客来.方便买卖,选择想要将生意做好我们还是要降细节做到位,只有好的风水可以为大家带来财运,生意兴隆.下面为大家介绍选择 ...

  • 惊天逆转!鬼盘变神盘,看营销大王如何逆天改命

    听说过海景房,江景房,现在出来一个奇葩的"墓景房". 不扒虾!这房在广州增城,楼盘叫新塘奥园康威广场. 网上不仅有图,还有视频,不少媒体都报道了. 墓园就离小区10米.三楼以上的业 ...

  • 【岁月钩沉:奉天泰和商店】

    近期,本号先后介绍了奉天四平街路北的民初建筑"三胞胎"里的吉顺丝房(二百)和吉顺隆丝房(车讯站).今天,我们来谈谈少有人谈及的奉天泰和商店. 相对而言,泰和商店的图文资料十分少见. ...

  • 「沈阳掌故」吉顺大楼缺个“角”

    走到沈阳中街路北百货公司第二商店营业大楼(过去是吉顺丝房大楼),有心人会发现这座大楼的西半部有四个大橱窗,东半部却只有两个,很不对称,俗话说"缺个角".这一角之缺,恰恰反映了旧社会 ...

  • 「沈阳掌故」“中和福”茶庄重放光彩

    中和福茶庄坐落在沈阳繁华的中街路北.在门面顶部正中,以饱满的楷书书有朱红色的大"茶"字,整个门脸装修得格外醒目而又古朴. 据<盛京时报>记载:它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 ...

  • 「沈阳掌故」五金行业的变迁​

    沈阳五金行业的历史比较久,早在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就有了铁炉业,主要生产刀.剑.农具和人民生活所用的菜刀.斧头.剪子等,以产销合一的方式经营.1880年(清光绪六年)城内已有6户铁炉业和5户摊床 ...

  • 「沈阳掌故」欧阳予倩与沈阳话剧

    欧阳予情(1899-1962)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剧家,多年留学日本,参加了"春柳社".回国后,他积极提倡新剧运动,演京剧.话剧,并做过电影导演.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担任中 ...

  • 「沈阳掌故」刘凯平的光辉一生

    <奉天通志>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火车头"牌牙粉曾独占沈阳市场,畅销东北各地.这个名牌,是当时一个年轻人刘凯平开创的. 刘凯平 刘凯平,辽宁义县人.1913年来到 ...

  • 「沈阳掌故」杜重远的战斗历程

    杜重远,奉天怀德县人(今属吉林省).早在奉天两级师范附属中学读书时,他就常常不顾学校禁令,积极联络同学进行抗日爱国活动.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

  • 「沈阳掌故」抗日到底的黄显声将军

    看过<红岩>的人,都会记得有一位黄将军吧!他经常给狱中出版的<挺进报>提供消息,教"小萝ト头"读书识字.这位令人尊敬的人物原型,就是东北军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 ...

  • 「沈阳掌故」奉军文治派领袖王永江

    王永江,字岷源,号铁龛,奉天省金州人,生于清同治11年(1872),卒于1927年.1855年考取优贡,曾受辽阳地方团总袁金铠之邀,到辽阳办警务学堂,当过辽阳警务所长.东三省鼠疫流行时,他防疫有功,经 ...

  • 「沈阳掌故」张兆麟押衣办报

    <醒时报>是沈阳最早的报纸之一,创刊于1909年2月21日,原名<醒时白话报>.民国时才改为<醒时报>.这家有三十余年历史的报纸,发行于沈阳.营口.铁岭.开原.大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