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丨舆图所指,掌灯想象与海洋(上)

打开世界的布料,目光落在伊甸园的宝瓶,交汇于鲸的眼;指尖划过静默流淌的绿色河流,来到世界边缘的蓝色汪洋——我们一路循着诗歌走来,最终以狂想的生命力在这里窥探人类认知的边缘。“厅堂”与“荒原”,自然与海怪,诉诸于怪力乱神的呈现与揭示,是否是对我们所处真实世界文明的思考与解读?

11月11日,来自复旦大学英文系的包慧怡教授带领我们泛舟中世纪诗歌的海洋想象:是吞噬一切的末世深渊还是航海家向往的波浪洇游?是混沌伟力的邪恶巨鲸,还是触摸灯火的格伦达尔?一切等待我们一一寻觅。

「古英语时代」

诗歌与海图作为文本与图像的互相消解,如同将前人对海洋的想象构筑起现实的桥梁,却又留白给世人解读领悟。在这个开放性的领域中,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见地。

【诺亚方舟】 从图像中开始的海洋狂想

(圣经·诺亚方舟)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是希伯来传统中最早关于海洋的描写,同时也是我们所知最密集的对于洪水的描绘。在14世纪的手抄本中,我们看到中世纪人对于汪洋的一种叙事和绘图的想象:雨水所形成的大海作为天谴的象征存在;上帝的洪水持续了整整370天,诺亚一家和七对“洁净动物”随方舟做着与海洋的抵抗,直到最终亚腊拉山顶露出,乌鸦和白鸽才被放出以探测洪水的散退。而在这一年的时间中,即便是在40天雨水中幸存的生命也大多在这漫游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死亡,如同天谴的结局。方舟本意为“保护”,但在上帝这样几乎没有公平可言的选择机制下,是否可以认为它没能完成使命?

同年代英国切斯特镇的神秘剧文本中,道德句为“诺亚的洪水”。角色该隐所言“my punishment is greater than I could bear”,实际上代表 没有能够选上方舟的动物所发出的极低调温和的“complaint”:我究竟比那七人做错了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死去?

(法国国家图书馆15世纪手稿,当诺亚一家宣告得救,海中所有其他的人和动物却开始挣扎)

15世纪前后的手抄本反映出画家视角的改观,我们可以看到,大海绝非正面形象,而是末世论的场景展现。海洋作为末日叙事中一种恐怖的均等主义的演绎场所,一笔勾销了已经岌岌可危的跨越物种、国界、种族的共情的可能性。上帝借此彰显他大能和天法的一视同仁,除与诺亚亲故的动物外最终都只有走向死亡。

(最后的诺亚方舟细密画:乌鸦和海洋)

洪水结束之始,诺亚派乌鸦去探路,作为食腐动物的乌鸦却因贪恋洪水中的死尸而一去不回。海洋中的尸体再一次表现了大海的残忍与无情;而面对吞噬生命的惩罚,人类却只有接受,再无他法。

时间推进到此时,我们已经感受得到,圣经中的海洋大多作为恐怖的均等主义——神的彰显,作为惩罚演绎的场所而存在。海洋的恐怖色彩,来源于神无可解释的强权。

(上岸后的诺亚向上帝献祭)

诺亚方舟的叙事结尾中,即将上岸的诺亚向上帝献番祭。于是海洋的威慑其实不仅仅在于直接对生命的扼杀,更在于无可逃脱的惩罚——即使逃脱洪水的天谴,仍要以向退潮的海洋献祭的方式走向死亡。那么,即便是方舟也无法对抗的强权存在——海洋,无疑与死神画上了等号。

【古英语诗】存在于文本中的海洋想象

最早的古英语诗歌,是一首7世纪颂歌体裁的海洋诗。在这首诗歌中,我们窥得盎格鲁撒克逊人些微的海洋关联。与维京人相似的他们,曾经被斯堪的纳维亚人殖民侵占,在与北欧人作战时拥有了与其相似的海洋航海技术(这一点也由许多考古学的墓葬、船葬证据证明)。因而海洋诗的存在便顺理成章——熟练的航海者总是会描述他们日夜面对的海洋。

Passage1 《流浪者 wanderer》

流浪者的挽歌,涌动着浓厚的雄壮悲凉之感。在他的叙事中,海洋依旧是冰冷萧瑟的意象,与舒适的人类生活相对。这种对立被称为“反厅堂”,也就是anti-hal.盎格鲁萨克逊社会之中,成年男性所能希求的最好命运便是在厅堂中对王公效忠,这甚至上升为价值观层面的表达。这种关系可以归因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集群生活是唯一可以求得生存的办法。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远离城邦的人非神即兽。”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厅堂”所代表的群体生活(communal life)的重要性,没有它,甚至可以称作“人间失格”。

“厅堂”甚至界定了人与怪物之间物种的界限。《贝奥武夫》中,作为一个所到之处黑暗降临、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地狱魔王,巨人格伦达尔出于对无法拥有厅堂一样生活的嫉妒,袭击了丹麦,袭击了雄鹿之厅。同理诗歌中的流浪者之于冰冷的海洋。大海与荒原一样作为厅堂的反面出现,实则代表安全室内空间以外的无边黑暗——在那里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任何东西也都可能存在。

Passage 2 冬海冰暴与航海者

诗中的大海一无所有,一切原本在陆地上可以享受的东西无法得到,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海鸟”来代替——也就是这里“天鹅的歌声”。天鹅在盎格鲁萨克逊人眼中是野蛮、阳刚、攻击性强的一种动物,无疑有着海兽的影子。航海者主动放弃城市的希望和厅堂的荣光,而在大海上漂泊,是为了最终前往一个更加恒久、荣光的天堂,也就是基督教的意义上的天堂,而非吃野猪肉喝蜜酒的天堂。因此,他们必须要弃绝现在的欢愉。

Passage3  狼与海洋

盎格鲁萨克逊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对日耳曼英雄主义的雄武的崇尚使得男性地位至高无上,而女性的声音极度匮乏。而这里的女诗人所描绘的,是“狼”的囚禁,是男性包围的社会,是敌族岛屿的恐吓,是岛外反厅堂的大海——无论是身体上或是心理上,女主人公都没有逃离的可能,完全丧失了能动性。这里,在盎格鲁萨克逊女性的视野中,大海与幽闭恐惧无限密切地关联着。

【古英语历史】故乡遥望

作为盎格鲁萨克逊人,比德并不把故乡不列颠当作世界中心,叙事中也并不运用历史传记惯常的自我视角,即描写“不列颠位于欧陆的西北方”,而不是“欧陆位于不列颠的东南方”。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盎格鲁萨克逊人自我地理上的认知:对公元5世纪趁虚而入、航行来到不列颠岛的盎格鲁萨克逊人而言,不列颠只是一个暂时居住的地方,他们真正认为的政治上的首都是罗马,而精神上的首都是耶路撒冷,其中的隔阂,正是冷漠汹涌的海洋。

为原住民的圣吉尔达,直白地将自己称作边缘人,将真正的故乡描绘为世界的角落,而位于世界的中心罗马,与边缘的自己相隔茫茫海洋。文本中记述罗马人抛却对海洋的恐惧、渡过大海的种种,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构筑另一个罗马的愿望。至此,古英语时代结束。

我们看到这里的想象与描述中,海洋作为反厅堂、带有恐惧感的意象,分割着世界中心与边缘,也分割着人与兽的界限。大海的幽暗冰冷,人类向往光明的本能,都使得二者无法以和谐的状态共处。因此长久以来,象征着野性与不可抗力的大海以绝对的力量给予人类胁迫,人类也无从谈起对控制海洋的妄想。

「中古英语时代」

【寓言诗图】人与海之争

中古英语时代早期,海洋依旧是荒凉幽暗的代表。

约拿与鲸鱼岛

14世纪的珍珠诗人的诗作中,海洋化为大鱼之形,用鲸鱼来表现海洋如同利维坦的的混沌之力。即使今天我们认为鲸具有人畜无害的属性,但中古英语时代的鲸鱼却邪恶,喜欢欺骗。它们伪装成岛屿,背部的土壤里生长树木,引诱水手驻扎此处;然后抖动身体,使得驻扎的人类全军覆灭。

鲸鱼作为大海的象征最先出现在14世纪的圣经中。十二小先知书的约拿作为先知,违背了上帝要他去尼尼微的旨意,不去警醒国王毁灭的结局,最后在上帝的旨意下落得被扔进大海的地步。

《坚忍》中对此的描绘如下:

“As mote in at a munster dor,

so mukel wern his chawlez.”

“鲸鱼的下颚庞大无比(其中的约拿)

如同大教堂门内的一粒尘埃。”

--Patience l. 268 (out of 532 lines)

潮汐与承诺

约拿与鲸口相比的如此微不足道,与鲸鱼整体相比亦更加微不足道,那么与鲸鱼所象征的大海的混沌伟力相比,人又是何其微不足道呢?

约拿在这里处于多重囚禁的境地:他被囚在鲸鱼腹部,而鲸鱼在大海中,大海则又位于世界的下层。诗人将鲸鱼的肚子比作地狱漆黑的子宫,将之比作一种母体的怀抱,然而这个母体却完全不可以提供慰藉,而是深渊漩涡一般的意象,便更增其苦痛之深。约拿三日之后深刻悔悟,祈愿自己的声音能穿过鲸腹、穿出海面、穿过云层,自己终有一日再度踏入上帝的殿宇。

所以我们看到,与古英语诗歌相比,这里的大海已经不再是不可穿透的意象。由此我们得知14世纪英国人的海洋观中,大海尽管幽深,但某种程度上却不再充满恐惧感和胁迫性,是为海洋地位转变的开端。

吉弗里乔叟笔下的海洋则有着更加亲切可操纵的意味。《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富兰克林斯太尔,一支不列敦谣曲中,海洋与潮汐甚至可以借助巫术变化。一位有夫的淑女受到奥兰利乌斯的求爱,以“不可能实现”的承诺拒绝:当海浪把布列塔尼的礁石全部淹没,便可以答应他。奥兰里乌斯于是请教了一位占星师,知晓某一天的月相恰适合涨潮。男主人公没有向月亮本身祈祷,而是向月亮的哥哥阿波罗祈祷,希望得到海洋的主神和王后,月神的帮助,最终做到所谓“不可能”的承诺。

我们回望故事中的海洋,已然变成了可以谈判和控制的对象。人类在海洋面前不再只有臣服,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成“bargain”或是“negotiate”,可以借助海洋的力量达成人类自身的夙愿。

【中古诗歌】跨越海洋的抵达

来到15世纪的文本,海洋再一次在一首可爱的谜语诗中出现:

尽管大海在这里仅仅出现一次,但却与古英语诗歌中的大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大海从死亡的阴霾中脱离,变成了通信的过程量。爱慕之人可以通过大海随意赠送物品,海洋拥有了爱与光明的意味。

到了中世纪晚期,大海开始具有了异域色彩,在乔叟所用的中古英语称为“异域的海洋”。海洋成为了值得人们去出发,去远航,去探险的地方,开始具有除军事目的之外,普通人的历险索求。

(中世纪海图的故事,未完待续...)

撰稿丨王钰露

审校丨陈佳乐

编辑丨刘一莹

赵孟石

用最初的心丨做永远的事

同济大学文化活动平台

聚集有趣灵魂

聚焦锐利思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