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滴化雨伴笔耕】吴胜利//浅说大秦古道临渭区段

浅说大秦古道临渭区段

‌      浅说大秦古道临渭区段

文/吴胜利

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大秦王朝。为了巩固其中央政权,征用天下百万农夫修建万里长城以御外敌,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为了统一国家文字,在今临渭区沋河川原临渭区党校设“焚书台”(临渭区境内是全国唯一一处文保单位的遗址)烧尽六国竹书,焚书坑儒,并在全国大力修建行宫。

据《史记》载:秦灭六国后在关中就建造三百离宫。渭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渭南文物》考载,在渭南临渭区东西两塬上就有秦行宫五座。至今发现的有秦步高宫遗址、秦步寿宫遗址、秦崇凝宫遗址、还有秦始皇灵台祠等,既然在临渭区建造有帝王级别的行宫,那么必然会修建通往去行宫的道路了——大秦古道。根据已考证的秦行宫遗址位置,将其连线,大秦古道基本就勾勒其轮廓。

《水经注》载:沋河有两个秦宫,“沋水出石楼山(石鼓山),北经步高宫东,......出新丰原北,流步寿宫西 ......”。渭南市文管会(今临渭区)1991年考古发现,在西塬阳郭镇张胡村北面一坡地上发现大量的秦代瓦片,其中有典型的秦葵纹瓦当、秦板瓦、筒瓦、陶制水管道等。遗址范围40万平方米(1000x400),中心区还发现8千平方米(100x80)的大型夯土台,据考证属于秦步高宫遗址。

步高宫向南是石鼓山,俗称“小华山”。东、西、南、北、中, 五峰环生,形态各异。自春秋战国始,先后各代工匠都在此修庙建阁。秦始皇也不例外。据《潜却类书》载:“骊山东南三十里,秦始皇灵台祠在焉”。说的就是这里。秦朝时渭南属于骊邑。

西塬向东过沋水,到崇凝镇。1988年11月渭南市文管会在崇凝靳尚村发现一大型秦行宫遗址。起初认为是传说中曹皇后的看花台,后来经考掘证实是一所秦大型行宫。出土了大量秦云纹瓦当、陶水管、井圈残片,还发现了空心砖、方砖、典型的秦代陶罐等,经勘测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中心区亦有大型夯台。最终确定是秦王朝的另一行宫——崇凝宫。

《水经注》:“沋水出石楼山,北经步高宫东,......出新丰原北,流步寿宫西......”。很显然,崇凝宫并非是《水经注》记载的步寿宫。“出新丰原北”,详其意,步寿宫在东塬出了风门,即今天东张、西张、蒋家村一带。故此,步寿宫位置亦大致明了,有待于今后文管单位探考。

综上所述,由临潼起进入临渭区的两条大秦古道:一条紧在塬下基本平行于老陇海铁路,经新丰、零口、过临渭区的良田、城区南侧,出程家进入华州区。另一条就是上述:由临潼区的马额、铁炉塬至临渭区的貟曲、阳郭、桥南、崇凝、丰原、毕家。此道入毕家并与塬下另一条道路重合。

大秦古道临渭区段示意图

毕家

丰原

马额

铁炉

貟曲                          崇凝

桥南

阳郭

1992年,随左忠诚研究员到阳郭南堡商遗址调研时,渭南——阳郭正在修路,在开挖路基断截面上分布有薄层状碾压过的老路基结构,断面上的零星分布有陶片、灰渣。当时左老师指出这里就是秦朝在渭南塬上的古道。他还说出了大概路径的走向。可惜当时没有重视,但位置确切无疑。

从古就新,既往开来。现代人在文化领域、道路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是在先人开拓的基础上,革新、发扬、光大的,所以两塬上的大秦古道沿上图所示稍作勘探,具体位置不难查出。1996年,本人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咸阳机场南侧考古时曾发现过一条由咸阳向东北方向的秦古道,路基宽度达16米,夯实层厚30——50公分,并有灰渣和踩踏状薄层痕迹,与渭南塬上秦古道基本相同。据此分析大秦古道临渭区段路基宽度应在10——16米,路基厚度亦有30——50公分,全段长度约30公里。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吴胜利,中国建筑总公司高级土木(岩土)工程师。


三贤文苑  

临渭区作家协会平台   

        欢迎关注   期待投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