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防拐卖篇!强暴毒打小黑屋,活生生的案列让人一身冷汗

人 口贩卖

本来今天清妹要给大伙整一篇出游攻略的,但是一不小心逛进知乎就陷在了“拐卖”这个坑里。

强暴、毒打、性奴、小黑屋,大把大把活生生的例子看得清妹一身冷汗!于是清妹临时起意,打算给大伙加强一下防范意识,整一篇:平安家庭——防拐卖篇

请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

【这是一个模拟拐卖孩子的实验视频,看看骗子的手段是怎么让人出乎意料吧】

“平安家庭——防拐篇”,是东莞市妇联联同市综治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市消防局、市关工委、市红十字会共同制作的防拐卖安全知识宣传视频。每个孩子都是家长心头宝,防拐自卫意识当从小培养,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观看,提高孩子安全意识。

Take 30儿童防侵害公益项目发起人张永将,他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给出如下建议:

安全意识来自习惯养成

你是不是也曾要求孩子,出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大量案例分析证明这样效果甚微,还可能带来性格隐患,导致孩子冷漠内向,不善交际,甚至有可能,在真正遇到危险时,都难以向他人求助。

小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安全意识更多来自习惯的养成。

1、父母要给出最明确具体的信息。

2、日常生活中,父母以游戏、演练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最重要一点,父母要承担安全守护的指责。

建立安全人员名单

1、只有安全名单上的人可以完全信赖,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2、对安全名单以外的人,都是“别人”,即所谓的“陌生人”。

明确与“陌生人”交往准则

1、除了“安全人员名单”以外的人,不能跟任何人走。

2、在外面,不能吃别人给的东西,可以有礼貌地接受,拿回家里。

3、和“陌生人”保持80cm的安全距离,即两个胳膊相加的长度,不能让“陌生人”触摸或过于靠近。

作为家长,不要再跟孩子强调“陌生人”的概念,小朋友无法真正区分陌生人与熟人。

在孩子眼中,见过面或者交流过就算不得陌生人了,比如快递员、送报员、网友。甚至一个路人,如果给孩子东西,陪他玩两个小时,也会被视作熟人。但危险也往往蕴含其中。

要告诉孩子,“陌生人”并不可怕,要礼貌友好,但必须遵守准则。

告诉孩子:警惕可能的“坏人”

向你求助的陌生人

孩子喜欢被别人关注,因此对于外界的赞赏、求助等会很热心,这一点往往被嫌疑人所利用。如果有成人请你带路、帮忙找人或者宠物等,应立即和询问者保持80厘米左右的距离,或拨打110,请110帮助求助者。

要带你去玩的陌生人

拐卖者最常利用的就是孩子的猎奇心理和好玩心理,引诱孩子离开安全环境,进入嫌疑人可控区域。平时,要和孩子演练此类情景,让孩子笑一笑,转身快速离开。

叫你名字的陌生人

家长不要让孩子的名字出现在衣服外边,午餐盒或背包等地方。孩子要明白,能叫出他名字不代表认识他。

告诉你家里有紧急情况的陌生人

比如有人突然来说“你爸爸生病住院了,我领你去”,在紧要关头,任何人都会惊慌失措,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必须明确,无论任何情况都不可以跟别人走,可以请警察帮助。

说话的时候总是伸手摸你的陌生人

孩子通常对于交谈的距离没有概念,往往会让陌生人挨近自己,平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演练一臂左右安全距离的控制,在陌生人触摸自己的时候,迅速退后。

与你交谈时目光游离的陌生人

有作案动机的人,因担心侵害预谋暴露,会在交谈中观察外界环境,对这样的人要保持安全距离或远离。

家长以身作则,过滤风险

1、家长来去行踪,要明白交代

一般来说,家长会要求孩子“出去玩、去哪玩,和谁玩,必须告诉家人”,为了帮助孩子习惯养成,家长出门前也要向孩子汇报,尽量不要突然消失或玩失踪。

2、路边是案件高发区域,带孩子的家长要减少停留。

3、带孩子出去,要观察周围25m的安全环境,尽量不要一心二用。

4、不要让孩子的名字出现在玩具或衣物上

5、带孩子到公共场合,衣服颜色尽量不选择大红色,据统计,红色更易刺激犯意,成为罪犯目标。

6、在公共场所,要陪同孩子使用卫生间

7、让孩子携带紧急联系卡,也可以让孩子随身佩戴哨,遇危险求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