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春】王秀春组诗(亲情篇 中)

王秀春组诗(亲情篇    中)

王秀春组诗(亲情篇    中)

五里路

五里路

单位和家的距离

你用双脚丈量着它无限的长度

儿子突然不辞而别

去了很遥远的地方

没来得及留给你只言片语

从此

你肩负起原本属于儿子的担子

白天上班赚钱养家

早晚忙碌在责任田里

无数个黎明前的黑暗

无数个月明星稀的夜晚

那五里的路面上啊

叠加了你脚印串串

多少次啊

你用浑浊的目光眺望着远方

期待着,期待着

远行的儿子能回归故乡

可你终究无法停歇

直到弯腰驼背

直至白发苍苍

你依然步履蹒跚地往返在

那五里路面上……


某夜

某夜

失去了以往的柔和

像把收割的镰

用力地割据着我的心

父亲

平生第一次躺在“骄子上”

“自私”地享受着被“抬举”

山风

肆虐地吹

那些赖在枝头的残叶

无奈地呻吟着

亦如

父亲生命最后地挣扎


乳名

那年的今夜

惨淡的月光洒满了窗棱

门前的老榆树上

不时传出几声夜鹰瘆人的狂笑

我在毛骨悚然中卷缩在墙角

瘦骨嶙峋的母亲使出全身力气

用微弱的声音唤着我的乳名

我靠近母亲依偎在她的怀里

头枕着母亲干柴一样的手臂

黑暗中,母亲浑浊许久的眼眸瞬间明亮了一只手轻轻捋着我的羊角辫

一遍又一遍地唤着我的乳名

直至我的乳名卡在了母亲的喉咙里

自此,我的乳名便飘在了天际


父亲来时很重,走时很轻

父亲是带着重任来到世上的

煤油灯下的父亲责任很重

心里揣着共产党人的信仰

大队会计是他的职务

算盘清脆地声响

伴着笔尖在账本上流动

那密密麻麻的数字

如社员们碗中跳动的米粒

浸透着汗水的晶莹

父亲的日子很沉重

老丧子,少丧妻

他没有多余的时间悲痛

既当爹,又当娘的负累

让岁月的刀,过早地在他额头刻出了沟痕

年轮的影子一天天拉长

父亲的脚步不再铿锵

二十年前的那个深秋之夜

父亲悄然地走了

脚步是那样的轻,那样的轻

轻的没有一点响声

朦胧中

我看到父亲牵着月光的丝线攀上了云朵

另一朵云上翘立着妈妈,正微笑着向父亲招手

两朵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我们的却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远到今生再也无法触及

可我还是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因为,阔别二十年的父母,终于得以团聚


暗夜

那年初冬的零晨

我做了个可怕的梦

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尘土飞扬中追赶着一条又粗、又长灰底黑花的蛇

那灰色,如它此时的命运

蛇不见了时,我的心好疼

也不知车轮伤到它没有

从恶梦中醒来时,心惴惴而惶恐

我的父亲是属蛇的

打开房门,月挂西山

沿着担忧铺就的路径

朝着父亲的方向疾奔

平时冷清的院落,今早显得喧嚣

忐忑的心,更加不安起来

父亲工作的话务室挤满了亲朋

冰冷的床上,躺着面容憔悴的父亲

“你咋知道了呢?”父亲无力地看了看我

“我、我……我就是想您了!”我哽咽着

……

冷风,催促着抬担架人的脚步

那一夜是有月光的

可我看到的,却是暗黑的夜


残月

父母生养了四个儿女

哥,是唯一能延续“香火”的

是全家的“香饽饽”

文化人短缺的七十年代小山村

高中毕业的哥

很自然地做了民办教师

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十几载

那年,哥意外收获了第三个宝贝

可从此,再与讲台无缘

手中的教鞭书本换成了锄镰镐仗

岁月幽幽

哥的三个儿女慢慢长大

三间茅草屋却越来越小

祖孙三代挤在露风露雨的屋子里实在寒酸

父亲便主张翻建新房

眼看着砖瓦房成型了

只剩下了厨房的墙面

那天大清早

哥挑上挑筐去了土场

就是那一去

哥再也没能回来

哥在八月十五的前两天

背着若大的土方走了

留给家人的,是一轮带血的残月


中秋月又圆

中秋月儿圆

我和姐姐坐在院中的石碾

一块儿月饼分两半

青丝玫瑰陷儿泛着香甜

青丝是爸爸的疼爱

玫瑰是妈妈的笑脸

望着月亮吃月饼

是女儿最幸福的祈盼

而今又逢中秋月儿圆

五花八门的月饼随意选

可再也咀嚼不出当年的香甜

那味道

就像睡在角落的石碾

更像是月宫里嫦娥的孤单

遥望夜空

双眸被月光刺伤

泪水肆意流淌

任思念父母的心在天际飘荡


疲惫的煤油灯

煤油灯很小的灯捻上。泛着微弱、疲惫的光亮

她,刚刚从上午的昏迷中醒来

却还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形容枯槁、面色蜡黄

屋子里死一般沉寂

只有那秋风吹打着窗棂

像是要舔透窗纸掠夺魂灵

她想起了早逝的母亲

又盘点着今天来看望自己的亲人们

嘴角微微张开

“小妹,咋不见你哥来?”

小妹心里一阵痛,

“我哥,我哥他,他在外地打工呢”

她不忍心将哥哥离逝告知姐姐

她害怕姐姐承受不住这种打击

可恶的风,硬是闯进了屋子

她闭上了双唇,还有那黯淡的、无力挑动的眼帘

她卸下了久病的疲惫

亦如此时被风熄灭的煤油灯

【王秀春】王秀春组诗(亲情篇   上)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王秀春,河北承德人。喜爱散文、小说、诗歌,以阅读、学习创作为乐趣,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0)

相关推荐

  • 唐志平:清明忆慈父(组诗)

    清明忆慈父 (组诗) 唐志平  泪 太重了 尽管我仰起头,抬高眼眶 尽管我紧闭眼睑 还是滚落出来 砸向石碑前的草丛 父亲教我宽容.慈爱 勤劳.节俭 像草木一样坚忍 却不能如草木般无情 一棵草被接连的泪 ...

  • 刘筱梅:名字的秘密(组诗)

    名字的秘密(组诗) 刘筱梅 绝对不是名字的错 一阵熟悉的手机振动声 将凌晨两点的夜 刺的惊慌失措 梦,支离破碎了 帮我叫小梅接电话 语气急切 但明显还有一丝疑郁 是位女子 这深夜的电话很沉痛 使满屋原 ...

  • 昔日的煤油灯

    昔日的煤油灯 □陈旺全 昔日的煤油灯 闪烁着将老屋照亮 火苗熏染着母亲的脸庞 忙碌的身影投射在昏黄的墙上 手握针线缝制着儿女的衣裳 昔日的煤油灯 在黑夜里散发出光茫 追随父亲的手掌 让柳条飞扬 精心编 ...

  • 唐凤华:院里

    [总第088906期] 院  里 作者:唐凤华 "借箩去吧!"小时候每当听见母亲这句话,我便和姐姐们燕飞似地向院里奔去-- 院里有五间大房子,是个窗明几净的地方.住着大伯.二大伯和 ...

  • 王金启‖啊,那些煤油灯下的时光(六)主播:海俊

    (六)煤矿窑洞里的煤油灯 在陕西铜川王石凹煤矿,我家最初住在一个父辈们用双手挖掘开采的一座两间的窑洞里.在那个窑洞里,在漫长的黑夜里,煤油灯曾经伴随了我幼年的很多时光.很多次,我常常看到母亲坐在煤油灯 ...

  • 陈崇坤:话说起夜

    话说起夜 安徽怀宁 陈崇坤 上世纪五十年代,乡村生活条件极差,所谓差,指的是晚间点灯都是用干灯芯草沾香油于铁灯盏里,然后用火柴点燃有油的灯芯草,其光亮不是很大,欲想晚间起夜,一盏香油灯,手提到隔边便桶 ...

  • 【诗词楼阁】给亲情一个理由

    文/张振之 给亲情一个理由 那些年 鱼头是母亲的最爱 我不累,你上学吧 是父亲的口头禅, 家里不难,把书念完 是父母的支持 那些年 小麦长成希冀 棉花开了一地 家里喂了一群鸡 我们住不惯城里 这些年 ...

  • 一个53岁女人的自述: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连亲戚也做不成

    有多个孩子的父母总是希望,子女之间能够心连心,一方有难,相互施以援手,这一点,无一例外. 这也是父母在子女各自成家立业以后,仅有的心愿,毕竟,除了父母以外,要说亲情浓厚,当属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了. 只 ...

  • 母亲纪实[组诗]​

    母亲纪实[组诗] 文学之美来自想象力,真实情感则是文学的力量源泉.虽然我的文字笨拙,但我更讨厌虚假,记录下这份真实的个体生命体验是值得的.--题记 1.我把大哥打死了 中午1点 我正在卫生间里 这个时 ...

  • 有种幸福叫做有个哥哥!

    我们那个年代,孩子出生后父母亲会起个乳名的.乳名也颇有时代感,与家庭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我的伯父算是葫芦寨上有身份和名望的人,因此,一九七七年,我堂哥出生后,伯父给他取的乳名叫做治国:我哥哥比堂哥晚两年 ...

  •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其实我只是为了在梦中与你相见(组诗)

    谨以此诗献给我的父亲母亲 其实我只是为了在梦中与你相见(组诗) --写给我的父亲母亲      ●其实我只是为了在梦中与你相见   母亲,你走的时候 是在1990年正月的一个雪天 纷飞的大雪啊像暗转的 ...

  • [今日头条]冯强生的诗《狗尾巴草》(外二首)

    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 太普遍了 在田野 你不想见它都难 它特别深谙生存之道 无论多大风雨 无论日子是富足或困顿 它都善于搖尾 我是它的同类 来到喧嚣的都市后 见高大的树或是美丽的花草 我仍搖尾示好 唯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