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唐诗解读——李白之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
玉笛:笛子的美称。
故园:故乡,家乡。
解读:
古人送行,往往会折下一条柳枝送给他,以表达挽留、不舍之意,“折柳”这一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用来表达离别哀伤、思念家乡的情感,这首诗大概作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诗人客居洛阳,前两句写闻,后两句写感觉。是李白七绝中最会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但口中难以表达的微妙情感,“贴体亲切而有巧思”是也。
头两句,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却又不知何人所吹,笛声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东风”点时,“洛城”点地。“散入东风”,应上“暗飞声”,照下“满洛城”。
“满洛城”是夸张的写法,由自己在城中某处听到的笛声,推而至于春风照拂,遂使满城无处不闻,不但赞美了笛声之悠扬,同时也是为下文留下许多话来。从“谁家”发问到“何人不起”的反问,典型的触物而“兴”,诗人于不经意间打开感情的闸门,欣然陶醉,茫然若失,惆怅莫名,慢慢地清晰化为一种思想的幽绪。这是典型的盛唐思乡情绪——些许伤感,但不强烈。
后两句指出笛中所奏是伤离的《折杨柳》,凡客居异乡之人,听到了它,必然勾起思乡之情,所谓“何人不起”就是无人不起,用反问正是为了着重表明正意。本是闻笛而生故园之情,由于诗人的主观感情太过强烈,认为普天下的旅人所共具。
中唐诗人李益曾有一首《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这首诗亦由笛声起兴,以抒迁客怀归之情,不过表现手法是借笛声哀怨感动雁群,来衬托春归而人未归的感慨,与李白的诗相比,同是闻笛而思乡,李益的诗情感道凄苦,风格幽怨悲凉,缺少李白诗作的清绝之气,大概是盛唐时代那种跃跃的生命力度已经走向颓势。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欲回不能回的“故园”,它是在外漂泊的人们最宝贵也是最温馨的精神上的港湾。因之而产生的故园情。它故园情是一种不期然而然的感动,是一种人类永恒而普遍的感动,它似乎与利益无关,它是自然而然的感发,没有任何杂质,完全是人内心真实的感应,这首诗所传达出永恒至情,今天亦闪烁着其动人的力量。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