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导读:王其和太极拳起源于清末民初时期,是由太极大师王其和先生在长年习练武式、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悟,将两拳精心相融而创编的一套新型拳式。该拳自创始以来,以其特有的魅力渐渐享誉武林,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现在,该套拳路已作为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流派载入《永年太极拳志》;2013年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4年,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本文内容相对较多 ,可先打开“太极拳论”静赏
王其和太极拳功法述略
王其和太极拳源于杨武,融合杨武,研磨锤炼,历经百年。其功理,承正宗而精辟;其功法,集众长而独到;其功效,融体用而兼得。王其和先师幼得多位武术大师真传,后拜郝为真、杨澄甫先生为师精研苦练太极拳,当过会友镖局的镖头,任过军队武术教官,胆艺一身,威震江湖,叱咤风云。后无意功名,蛰伏乡野,静心研练传授,其弟子刘仁海、王景芳等随师朝夕苦练,六十多年如一日嗜拳如命,孜孜以求。百年以来,本门严格遵循传统师训,守真传、练真功,不事张扬,不求名利,收徒重德,传艺求精,师父教拳坚持面对面,甚至单对单,因人施教,口传心授;师徒之间交流切磋,言传身教,不搞虚假,讲拳必拆招,拆招必过劲,注重以实鉴言、以果证论。这种拳风虽然使其传播数量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也使得先师传承的“好东西”“真功夫”原汁原味地保留。可喜的是“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欣逢盛世,王其和太极拳逐步由民间庭院发展到海内外各地,并走向国际平台,由名不见经传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其强身健体的奇特功效和防身击技的内家功夫,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余自幼随刘仁海恩师习练王其和太极拳,刘师去世后,又得到姚继祖、傅钟文、王荣堂大师亲传,数十年练习体悟,力求探源理脉、融会贯通,深感杨、武式太极拳之博大精深,同时也深切感到王其和太极拳在忠实继承杨、武的基础上,择其精要,深度融合,形成了许多独到的功法,这些功法在学中悟、练中研、用中验,确有事半功倍之效。王其和太极拳先师曾留有十分珍贵的拳论手抄本,但更珍贵、更实用的是口传心授之法,这些大多只能靠心领神会,很难用文字表达。余不揣浅陋,根据恩师所传和自身体会,将王其和太极拳在身法、步法、手法、腿法、眼法、劲法、心法等方面比较有特点的功理功法梳理了几条,难免粗浅零乱,但愿抛砖引玉,能对同好有所启发。
王其和太极拳在身法特点上注重“三立一体”。第一,“立轴”。主轴在腰,并上下延伸至头顶和足底,“百会”与尾闾、尾闾与实足脚跟上下对应贯穿,形成身法之中轴。一是中轴要正。不仅要提顶吊裆,做到尾闾正中,上下一线,还要在细 节上用意,如:下颏微收,“哑门”后领,“命门”后撑,敛臀,使腰脊趋直,“弓背”有力。二是轴端要定。全身之轴上端为头顶,下端为足底,当身体转动时,则以实腿脚跟为重心点,如门轴上下正直不偏(个别特殊动作例外);“百会”与“会阴”始终保持上下垂直,当重心变换时,“会阴”则在两足之间移动,以保持身体中正平衡,重心稳定;三是轴身要活。中轴正直并非僵直,要做到环环相扣,节节松开,上虚、下实、中间活,“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拳谚有“罗圈腿, 磨盘腰”之说,即含此意。第二,“立裆”。所谓“裆”是指跨部,“立裆”主要是指在身体重心移动转换时,尾闾似吊一“线坠”,胯部要放松下沉,在意念上是一种垂直下落的感觉。这样就能中气下沉,底势沉稳,如坐在板発上行拳一般;在推手时则能轻松化解对方的推、拉之力而站稳脚步,牢守重心,而且能顺势发出“底劲”。达到高深境界时,由丹田内转带动“蹭跨”换劲,化发于敌不知不觉之间。刘仁海恩师当年常讲练拳要“下立裆”,切忌“前拥后拉”,达不到一定程度很难做到,甚至很难理解,所以真正练出“立裆劲”需要很大的工夫。除了“前拥后拉”之外,还有“夹裆”“拧裆”“尖裆”等,都是常见之病,易伤及膝关节等部位,需要结合具体动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第三,“立肘”。王其和太极拳讲求“三护”,即手护中、肘护肋、膝护裆。在具体动作上要求肘不离肋、肘不贴肋。“立肘”不仅是“肘护肋”的需要,而且在化劲、发劲上也非常重要,所以“立肘”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关键。如遇敌来力进攻时,用“前节”接住,肘尖随身松沉,而指尖上翘,自然形成“立肘”之势,同时小臂(前节)随势旋转,滚化而不失掤劲,此即“人刚我柔谓之走”;在化解的同时,可以“立肘”在接触点上随机发放,其速度和力度皆胜于用手,此即“我顺人背谓之沾”;化发互变,因敌而动,此即“沾即是走,走即是沾”。如果“立肘”功夫不到,则会形成“横肘”,甚至“翘肘”之病,这样,既守不住门户,也化不开来力,更谈不上借力发放了。“立轴”、“立裆”、“立肘”在形、意方面各有严格的内在要求;同时,三者之间更是协调联动、浑然一体的,可谓互应、互动、互变,完整一气,丝毫无间。“三立一体”贯穿王其和太极拳架始终,尤其“揽雀尾”的按式、单鞭、搂膝拗步、云手等式,在练、用之形意方面体现得更为鲜明。太极拳的步法可谓底盘基础功夫,在行功走架方面,步法决定着方向能否正确,身法能否到位;在推手实战方面,步法则决定着重心能否稳定,劲法能否顺畅。对决之中,与其说拳法胜人,莫如说步法胜人。俗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判断对方身上功夫如何,感知在手上,体现在脚上。王其和太极拳遵循“八门五步”的基本要求,入门第一课便是拳架姿势的方向和步法练习,即使功夫达到高级阶段,步法仍然是再提高的重点,因此,步法功夫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依层次而论,其主要内涵有三:第一,方向明确,定位精准。按照“太极十三式”的要求,拳架行功首先要明确八个方位,即“米”字八向,严格照此规矩练至纯熟,才能实现脱规矩而从心所欲,千变万化。拳架方向与手、眼、身法、步等密切相关,其中步法对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拳之步法如车之轮、船之舵、鸟之翼、房之基。如果步法不对,其他部位很难到位,即使局部到位也不可能协调。王其和太极拳有八条步法要领,即:“脚夹角四十五,脚间距两横拳;迈步时重心定,脚跟落重心移;后脚尖定角度,前脚跟定距离;前脚尖定方向,定式时足底平。”这八条要领贯穿于每个动作姿势之中,不仅为“用”打好了基础,也为“体”强化了保证,练王其和太极拳不仅不伤膝,而且对腿部各关节有明显保健作用,这与科学严密的步法要领有很大关系。第二,虚实分明,灵活多变。王其和太极拳为轻灵沉稳的“蹚泥步”,步伐随重心转换而移动,行拳时,步随身换,低进高退,逢进必跟,逢撤必随,“如临深涧,如履薄冰”,“迈步如猫行”。这种步法练用一体,在实战中阴阳虚实灵活变化,腾挪闪战进退自如,辅之推手、跑拳、散手等功法练习,非常方便与各类武术的切磋交流,绝不会像有人说的“太极拳只会推手,不能散打”。第三,上下相随,底劲深厚。一方面,太极拳要求周身一家,脚手相随。“外三合”之中,肩与跨合是根节合,肘与膝合是中节合,手与足合是梢节合,“三合”既是对身法的要求,也是对步法的要求,脚与手的协调一致对拳姿和实用至关重要。王其和太极拳在练与用上都讲求“上搭手,下进步”,俗称:“打人如亲嘴”,实现“引进落空合即出”。在具体练法上就是迈步时,意念由腰跨的松沉把脚送出,做到手起跨松,脚落手到,周身齐动。刘仁海恩师讲过“手到脚不到,打人不算妙;脚到手也到,打人如拔草”,深刻阐明了上下相随的用意。另一方面,太极拳要求脚步沉稳,劲道充实。步法轻灵绝不是轻浮,必须是“上虚、下实、中间活”,王其和太极拳有“三入”的要求,即:“脚入地、指入肉、气入骨”,其中“脚入地”就是步分虚实,定步如桩,植地生根,从预备式开始,就要有“顶天立地”之意,两脚如踩瘀沙,意深入地,脚掌踏实,脚心含蓄,“一处自有一处虚实”。足底涌泉穴与地气相接,“弓梢”与“弓背”合为“五弓”之整体劲,自可体会到上下联动、周身齐发的威力。技击之道,百般打法,随机应变,重在于手,因此,手之作用在拳术上占有重要位置。手是人体不分寒暑暴露在外的梢端部位,内在功力如何,从手上最能直接、充分体现出来,搭手摸劲是拳家最常见的切磋交流方式,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足见手部知觉功夫的敏感性。有的人冬季在户外了拳戴着手套,甚至在室内打拳还两手发凉,说明不得传统太极拳功法要领。王其和太极拳的基本掌形为“荷叶掌”,意念为舒指凹掌,即欲伸手抓物时之状。手掌运化,可从出掌、行掌、定掌三方面体验。第一,出掌。出手时的掌形多为立掌(即大拇指侧在上,小指侧在下,指尖向前),门内叫“立掌如刀”,立掌时小臂的橈骨和尺骨处于上下平行状态,左右旋转幅度最大、最灵活,实战时出立掌威力大,且不易被对方拿住;在防守上,立掌变化多,小指侧在下,自然能够沉肘护肋。出掌位置就意形而言主要有三:一是“掌从口出”,如“上步七星掌”“搂膝拗步”“抱虎归山”“倒撵猴”等,这是王其和太极拳古传之手法,能充分体现发手时曲中求直的特点;二是“掌从肋出”,如“揽雀尾”之“按式”“如封似闭”等,发手时不绕不躲,顺势疾出;三是“掌从心出”,如“提手式”“青龙出水”“玉女穿梭”“小探马”“海底针”第二,行掌,即出掌后运行变化之掌。手在运行中随着周身四肢呈螺旋运动,即旋掌,可分为内旋、外旋、上旋、下旋、正旋、反旋、穿旋、切旋、抽旋等等;手的变化主要是掌、拳、钩手等几种形状互变。手之运化,张弛有度,其松紧收放,随着呼吸开合而变化,且两手相系,下与足合,协调联动,阴阳互变,所以王其和太极拳有“两手合一手,一手变多手,浑身都是手”之说。第三,定掌,即每个动作落点时的掌形和位置。王其和太极拳“三护”之中的“手护中”,就是要求两手要守住“门户”,形意皆体现鼻尖、指尖、足尖“三尖相照”,这与“外三合”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其中,食指指法尤其紧要,其他手指亦有微妙之处。行掌到位时,为梢尖集中发劲之机,此时,手上劳宫穴透开,运用“骨肉分离”之法,意气贯注手指及掌根,此即“三入”中的“指入肉”。当年刘仁海先生给弟子们改拳时,常提到手上“失神”的问题以及僵、死、软等毛病,这些都需因人、因式有针对性地纠正。手法中的拳法也很多,通常情况下,拳的威力大于掌,易致人重伤,在平时切磋交流时一般不以拳击。王其和太极拳有“攥拳如卷饼”之要领,握拳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尖向内卷,搏指压在食指和中指两指中节上,使拳外紧内空、骨节有力;松拳时,由大拇指依次向小指放松舒展,但要自然而不刻意。王其和太极拳还有点穴拳法,需口传心授,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钩手可锻炼指尖捏力,在实战中有钩挂、缠绕等作用,并能加大腕背攻击力,也可防敌抓握手指。钩手捏法练习时,先以拇指与食指、小指指尖捏住,再用中指、无名指指尖分别压到食指、小指指甲盖上,使五指尖呈“梅花瓣”状。王其和先师在学练太极拳之前熟练多家拳法,因此本门所传基本功法很多,在腿部基本功法上,年轻的初学者可选择进行压腿、撕腿、劈腿、悬腿、踢腿、弹腿等训练,以增强腿部的柔韧度、稳定性、灵活性和爆发力。但这些都是辅助性功法,太极拳的底盘功夫必须以意念引导下的放松为基础,按照内外三合的要求,在盘架子中悉心体悟,并辅助于专门练习,逐渐达到以意导形、周身协调,因此太极拳的腿部功法有别于简单机械性的腿功动作锻炼。王其和太极拳的腿法与步法紧密相连,关键要领是胯、膝、踝及脚部各个关节都要放松,在丹田内转和“蹭胯”功夫的带动下,两腿之间的虚实随势而变,形成本门“两腿如一腿”的特色功夫,实时,稳步如桩;虚时,踢腿如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腿部功法最大的问题是松不开,腿部僵硬会造成底盘不稳、步法不灵,起腿速度慢、力量小,而且易被人制。盘架子时,起脚高不过腰,行步要松胯圆裆,膝尖与足尖相呼应,俗称“磨盘腰”、“罗圈腿”,这样也就做到了“三护”之一的“膝护裆”。另外,本门还有散手必备的蹿、蹦、跳、跃功夫和二人“顶腿”、“跑拳”对练,如果功夫达不到,就会跟不上、化不开。据传,先师曾有“前蹿一丈,后退八尺”的功夫,可能有些夸张,但也体现出身法、腿功之境界。拳论云:“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而眼神与“心神”相通,与气韵相连,具有先知先觉的功能,太极拳所注重的以意导形、连绵不断、八面支撑等,都与眼法有直接关系。传统太极拳的灵魂是技击,而技击动作的攻防意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眼功来体现的,如不擅眼功,就会判断不准、反应不灵,也就不能得机得势。拳论讲的“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在敌我双方身手未接触的状态下,主要是靠眼神观察出对手的攻防意图以及招数的细微变化,分明火候,把握先机;对决时,敌亦无时不在审察我之神意,故战时眼神虚实显隐变化莫测。可以说,一切战术技法的灵活运用无不建立在扎实眼功的基础之上。因此,眼法是太极拳必修的高级功法。太极拳的特点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要求眼神要自然含蓄,不事张扬,不露凶相,这一点很重要。但“安逸”并非无神,含蓄也不是呆滞,要做到从容淡定、充满灵机。眼神有正视和随视两种,两者随势而变,互相转化。王其和太极拳对眼法的基本要求是三个宇,即:明、灵、定,在行拳练功中主要把握三点:第一,眼神领先。每一动,眼神要先于动作朝向主攻方向,不可被动地“眼随手转”,更不能眼慢于手。左右转动幅度较大的动作,头部以“百会”穴和颈椎为轴略先于腰部旋转,这样既使眼神领先于动作,体现以意导形,也能使颈椎得到有效的锻炼。头部转动时要保持头直容正,切忌前俯后仰或左歪右邪。第二,收放顾盼。行拳时,通常要求二目平视,延展及远,余光散射,这样如雷达监控一样,可使视觉感应的范围扩大,且有“养眼”作用,而不产生视觉疲劳,但黑眼珠不可在眼眶中左右移动斜视。在意识的引领下,目光随着动作的开合收放、左右变换而调整,这就形成了拳势的神韵与节奏,对中正圆活、八面支撑也有重要作用。第三,凝神聚气。俗话说“眼是心灵的窗户”,太极拳的眼法也是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心意动时目光到,眼神凝处内劲足,太极心法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时,外形的张弛和内气的鼓荡皆在眼神的微妙变化中牵动,意气力合一时,眼神灵动,才能引得人进,化得人走,放得人出。劲法是太极拳击技的核心。王其和太极拳在内劲功夫上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为基础,以浑圆劲为高深追求目标,修炼能柔能刚、能快能慢、能紧能松、能沉能轻、能显能隐、变化无端的“活劲”,因此,在具体练习和实用上有多种劲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三种劲法。第一,松沉劲。太极拳的沾连粘随功夫和暴发力主要来自于松沉劲,松沉劲的练习体悟也有从局部到整体、从肢体到意气逐步加深的过程,周身放松之后,命门以上意念提起,命门以下腰胯下沉,丹田之气力贯通周身,由松柔的整体骨架和筋力连结,“五弓”同时松放,地面反作用力直达手臂及手指,瞬间产生极强的爆发力,亦称抖弹力,实战时手臂如一条钢鞭抽出,根节和中节越是松柔,梢端越是沉重有力,如丝绳系锤、胶管注汞、巨浪拍岸。这种爆发力不仅仅局限于手臂,而且遍布全身,与人接触之着力点,处处都可击发。王其和太极拳“发人如甩泥”的说法就是对松沉劲的形象比喻。松沉劲其根在脚,其源在丹田,是周身内外厚积突发的雄浑之气,并非单纯以脚使力蹬地而生,因此打人时四肢用力、弓步前扑,甚至自己的后脚跟离地,属于拙力,非松沉之内劲,这样永远不可能实现把人腾空“打飞”。习练松沉功夫时应注意防止常见“四病”, 一是散,主要是虽然局部能放松,但形不成整体、协调的松沉劲;二是乱,主要是松沉无定向或定向不准确, 达不到“内外三合”;三是偏,主要是只专注了单向松沉发放,而忽视了收即是放、放即是收的浑圆之意,使意力失中,变得单薄;四是断,主要是在松沉的过程中做不到连贯一气,苛求速度和力童,而缺少变化,第二,对拉劲。太极拳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发即是化,化即是发,这种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富有弹性的劲道主要是在对拉拔长的“抽丝运劲”中练就的,这即是拳论中所讲的“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的主要含义。行拳练功时,一举一动,一伸一缩,皆有无数个上下、左右、前后相对应的点在对拉或对压,这种反方向的力,即是内家拳学所讲的“争力”,“争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太极拳内功劲力的精要所在。比如,正面发劲时,手臂向前松沉发放,而脊柱是向相反的方向后撑的,所谓“命门后突”就是脊柱后撑、“五弓”发劲的反映。“命门”是主弓的弓把,是调节全身平衡的枢纽,是统领上下左右、带动周身四肢的总关要。行功时,用意使“命门”后撑,同时,“百会”上领,“涌泉”入地,“命门”之上的大椎、肩、肘、手部和“命门”之下的胯、膝、足部对拉拔长、节节贯穿、协调联动,蓄劲时五弓齐开,发劲时五弓齐放,一动俱动,灵活无滞,这是增强太极内劲的关键之一。脊椎成反弓之势,劲力透过梢节发出,这种内气鼓荡、力由脊发、对拉弹抖的爆发力,具有“无坚不摧”的巨大威力,能发人如脱弹之丸于丈外。同时这种对拉与对压互生、发放与走化互含的劲道变化无常,实战时周身一家,“前节有力”,臂如棉里裹铁。王其和太极拳“进劲如钢锉,回劲如钢钩”的劲法特点,正是久练对拉拔长、抽丝运劲功夫的结果。第三,螺旋劲。螺旋劲是在周身各个关节彻底放松的基础上,以腰胯的旋转带动四肢的旋转,如同数个大大小小的弹簧圈一样契合带动,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螺旋。一旦练出螺旋劲,首先,能够使身法更加圆活灵动;其次,能够对收放之力起到放大效应;再次,在实战中进攻时,运用螺旋劲,对方难以破解,防守时,运用螺旋劲易化解对方刚猛及各种来力。王其和太极拳“三立”身法,能更有效地发挥螺旋劲作用;“立掌如刀”的手法也可加大行掌时左右旋转空间,并且不易被人所制。在拳架具体动作设计上,处处体现了螺旋劲。比如,上步七星掌、搂膝拗步、提手上势等,在螺旋劲的形与意、练与用上更为鲜明。刘仁海先生当年常用指尖将人轻松弹抖出去,是内劲和周身螺旋劲发放的妙用。练螺旋劲,要力戒硬、拧、“聋”。硬,就是旋转不够轻灵圆活;拧,就是旋转只是向单方叫拧,做不到阴阳相济;“聋”,就是知觉不灵,不会“听劲”,单靠自己的想象而设计旋转动作。螺旋劲的秘诀在于其主宰在腰,以腰胯带动周身各部位的轻灵旋转,形成无数、无形、千变万化的“太极圈”。而高深的螺旋劲之源泉终归于丹田,即丹田内转、内气鼓铸之心法,用简单机械的物理数学原理难以解释太极拳的意、气、力,更不可能把功夫练到身上。在实际修炼中,松沉、对拉、螺旋三种劲道各有具体的练法要窍,相对而言,对拉主意,松沉主力,螺旋主变。同时三者在太极劲中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松沉劲与对拉劲可以相互加强和升华,螺旋劲则使松沉劲更富有变化;对拉劲只有注入松沉劲和螺旋劲才能充分体现出弹性和灵活性;螺旋劲也只能在与松 沉劲和对拉劲融为一体时才显示其神奇变化和放大效应。除此,三种主要特色劲道之外,王其和太极拳还有撬合劲、钻翻劲、通透劲、惊炸劲、弹抖劲、挫柔劲以及直劲、横劲、竖劲、绵劲、冷劲、弹劲、寸劲等劲法。种种劲法,互生互变,必须悉心体悟,由知己功夫到知人功夫,形成意、气、力合成的“活劲”,也就是各种劲道相融的浑圆劲。太极功夫初练手法,即“着熟”阶段,以招制人;再练身法,即“懂劲”阶段,以劲制人;进而练心法,即“神明”阶段,以心制人,这是由心知到身知,再到真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太极拳被称为“意识体操”,核心要义是以意导形,具有性命双修,体用兼备等多元追求,故其心法既有道家养生之精义,又有武功实战之秘传,高深而丰富,细腻而精微,站、行、坐、卧,一动一静皆有心法引导,可谓太极心法无止境、无止时。然其身心感受因人而异,绝非千篇一律,只凭看看书、听听讲座很难得其要领,必须在明师具体指导下由浅入深,悉心体悟。王其和太极拳心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调身,即调形,以达到肢体柔韧,整体协调;二是调息,即调气,以达到气血通畅,内劲充实;三是调神,即调心,以达到意念引领,一片神行。其内涵要领可概括为心神定静、心神引导、心神贯注、心神收放、心神调和等。第一,心神定静。求静是练太极拳的精髓,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相宜,阴阳相济,开合有致,阖然一气是练太极拳的根本法则。行拳时要排除杂念,精神内守,返观体内脏腑、经络、气道、穴位,调整阴阳平衡,感觉体内气血流动,内劲运行,逐渐达到周身内外浑然一体。所有心法之本为自然定静,拳谚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无即是有,有即是无,一切意念都要顺其自然,因时因感而生,随心随势而化,不可刻意强求。“至虚中生神,至静中生气”,由虚静而引发出的内气,充盈圆融,湛然寂定。在心神意气合一的状态下,自然会体悟到灵机启动、内劲转换及神意散遣、真气鼓荡的奥妙。同时从广义上理解静的境界,还要特别注重拳内功与拳外功有机结合。修炼心性,增进学养,正直立身,宽厚待人,淡泊名利,平和处世,这样才能做到平衡、和谐、宁静。而心浮气躁、高傲自大、急功近利、虚伪刻薄者是难及太极拳高深心法境界的。第二,心神导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以意导行。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一举一动,有诸多细致入微的要领,皆需意念引导,拳架姿势基本定型后,意念引导的重点则始终在放松上,肢体关节的放松、筋骨的放松、五脏六腑的放松、精神表情的放松等等,放松是太极拳永无止境的基本功,离开放松,其他都无从谈起。首先,头顶、脊背、肩胸、腰胯、手肘、膝脚等身体各部关节都要松开,节节松开后,才能节节贯穿,进而实现气血、内劲在全身随意而行,畅通无阻。主要意念是,上面头如悬丝,即“虚领顶劲”,下面尾如“吊坠”,即尾闾下垂,从头到脚直达涌泉,整体放松。同时要用意念引导每个关节都通过对拉拔长,达到节节松开。如,悬顶时要头直容正,下颌微收,沉肩坠肘,这样可使颈椎关节拉开,使头颈部旋转灵活;脊柱关节放松的方法同样是在头顶百会穴上提的同时,腰胯自然下沉,使脊柱各关节拉开;肩、肘等关节的放松,也是由意念引导关键部位(肩井、曲池、劳宫等)在对拉中松开。意念引导和对拉不可过重,否则会适得其反。腿部各关节的放松比上肢放松的难度还要大。王景芳先生当年曾把因腿部关节松不开,而使底劲被卡住发不出去的现象比喻为“点棍”(支撑物体的棍子)。这就需要用意念引导腹股沟部位的放松折叠和膝、踝关节的松滑,尤其是行步时,腰引跨动,股引小胫,胯、膝、脚松活无滞,灵动如猫、轻捷似鹤,丹田气与腿部贯通,腿部力量得以向上顺畅传递,而又绝无膝关节不适之虞。二是以觉运劲。太极拳心法上的“觉”,是修炼者身心的感受、知觉和辨别。于己,为运劲之“知己”功夫,于人,则为听劲之“知人”功夫,刘仁海先生当年常说:“打人不知道,知道打不了”,通俗地说明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道理。知己是前提、是基础,所谓“不能知己,焉能知人”?王其和太极拳历来主张“功夫须向架里求”,没有一定的拳架功夫是不教练推手的。太极劲的心法知觉主要有劲力运化、传导、蓄发等三个环节。劲力运化,主要通过对拉拔长的抽丝运劲和弧形螺旋的缠丝运劲,使柔韧、绵长、富有弹性的太极劲生生不已;劲力传导的载体和路径是“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劲力的蓄、发则是在心机发动,丹田鼓荡,“五弓”开合中完成的,其速度、力度随心而化,是心神、气力、形体高度协调一致的状态。三是以心行气。王其和太极拳主张自然呼吸,随着功夫加深,逐渐形成腹式逆呼吸,进而内气随着意念与动作的开合收放融为一体,动作收时,各关节折叠涵蓄,气贴脊背,丹田和背部如蒸气锅炉一样,形成圆融浑厚的内劲之源,意念一动,气贯周身,力由脊发,切记:“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第三,心神贯注。太极功夫,神是主帅,所以必须神聚气,内外合一。王其和太极拳有“五弓七位,八面支撑”之要:一是要“神贯顶”,即“顶头悬”之意须臾不丢;二是要意注丹田,此为气之海、劲之源;三是要留心腰间,腰为运动之主宰,阴阳转化、上下贯穿之枢纽,“五弓”之“弓背”,必须刻刻留心;四是要劲贯四梢,意、气、力只有贯通梢端,不凹不凸,浑圆充实,方为完整一气。以上心神贯注要窍共有七位,即:百会、丹田、命门、涌泉、劳宫,此皆为“五弓”之关键部位,如能做到平衡通透,自能“八面支撑”。第四,心神收放。王其和太极拳在神与气的结合上,既注重神气鼓荡,同时又注重神气内敛,体现了动静相兼,开合有致,张弛有度,蓄发自如的特点。合时,缩身蓄劲,意气回收,由双肩和背收向脊骨,注于腰间,并下沉至尾闾,使气“敛入脊骨”;开时,全幅精神提起,目光如炬,筋骨舒张,形将动而意先至,气力由腰脊经肩臂贯于手指,“如皮燃火,如泉涌出”,擎、引、松、放得心应手,似有神助。第五,心神调和。王其和太极拳传承了内家心肾相交、阴阳互济的心法,在练拳行功时,于有意无意之间,运心中元神息息下降,肾中元气徐徐上升,元神与元气上下潜转,相互交感,使心神得以调和。丹田之气循小腹抵中极,经会阴至尾闾,沿夹脊达百会,下颜面过鹊桥.再由胸腹归气海,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同时丹田之气随意念、动作收放运行,遍布周身,久之,经脉俱通,心神和顺、气血通畅,自然能够“一气鼓铸”,“一片神行”。太极心法与其他功法一样,必须顺乎自然,悉心体悟,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刻意强求,甚至听信“把体内的气分成几份,什么时间走到何处”之类的说法。万物有灵,万法归宗,天、地、人共为一体,气息相通;儒、释、道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修炼方法各有其妙,有志于太极之道者,应开阔视野,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广纳博采,研究探索,以使传统太极功夫更好地得以传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