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三)

读完了晁错出言不逊的《举贤良对策》,刘恒的表现让大家知道了什么叫涵养。

他不仅不责难晁错口吐狂言,给当下的和谐局面抹黑,反而将晁错升官,升其为中大夫,另行重用。

中大夫,贾谊曾经干过,秩比千石,掌议论,是较高级别的岗位。

刘恒何以如此提拔口无遮拦的犀利哥晁错?

让刘恒自己公布答案吧:“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

引申一下含义:意见不犀利,就不能使当权者清醒,大家一派和谐,天天形势大好,只会令决策者麻痹,这才是治国的大患。

公元前四世纪时,以怕老婆著称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喜欢把自己比做一只讨人嫌的低级动物——牛虻。

苏格拉底自称,他的使命是刺激一头伟大而高贵的牛一样的国家,使它活跃。

刘恒和苏格拉底一定很好沟通,他们都有高度的智慧。

既然有皇帝的优容,被骂的一大批官员们不好发作,他们把对晁错的怨恨深埋在心里。

而晁错,好运气才刚刚开始。

稍后,刘恒病死,太子刘启继位。出于对“智囊”晁错能力的欣赏和“自己培养的干部用着放心”的原则,刘启任命晁错担任内史。

这岗位,相当于首都长安最高行政长官,实权在握。

晁错的性格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现在,天恩浩荡,阳光雨露充沛,晁错更是灿烂得一塌糊涂。

他极为热衷绕开同事及上级领导向皇帝刘启作单独汇报,而刘启也从不拒绝,随时接待。

在汇报中,晁错就各种问题向皇帝刘启提出意见和建议,大概比较琐碎并且无关宏旨,《史记》和《汉书》对晁错到底提的啥建议,没有详细记录,因此,我也说不清楚。

说的清楚的是,在晁错的建议下,国家法律法规多做更改。一时间,掌握了话语权的官场新贵晁错的风头甚至盖过了比他级别更高的部长级官员(幸倾九卿)。

对晁错这种不按程序办事,越级汇报的做法,官场全体同仁深表反感,却没有办法。

因为大家明白,真正惹不起的是晁错的后台——皇帝刘启,既然惹不起,大家唯有忍耐,具体的表现是沉默。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下警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终于,有一个重量级人物对晁错忍无可忍,决定爆发。这人名叫申屠嘉,现任汉帝国宰相。

申屠嘉认为,坐直升机升迁的晁错不过跳梁小丑,滥用皇帝的信任,乱发议论,修改律法,是在挑战政府权威,间接上,挑战了自己的权威。

申屠嘉决定收拾晁错,在具体实施中,他十分讲究策略。申屠嘉派人密切关注晁错,调查其有无违法犯罪行为。

晁错向来作风高调,不拘小节,捉他的小辫子不是难事。

很快,一份关于晁错严重犯罪的证据材料摆上了申屠嘉的案头。

事情其实简单。

原来,在晁错家和其工作地点之间,是祭祀刘邦老爹的太上皇庙,太上皇庙的占地很是不小,于是晁错每天上下班都要绕行,十分不便。

如果是正常人,克服一下也就算了,如实在不能克服,对不起,晁内史,看来你只有搬家了。

可晁错不同常人,他思维活跃,行事大刀阔斧。晁错大概认为自己被死人拦路太过可笑,于是擅自施工,打通太上皇庙围墙,在太上皇庙的外围空地,为自己开辟了上下班专用通道。

由此事,可以看出晁错性格上的另外一个缺点,他喜欢盲目决策,搞拍脑袋工程,而对事情可能造成的后果预想不足。

申屠嘉对照刑法,认定晁错犯了破坏皇庙围墙的大不敬罪,铁证如山,按律应斩首。

正当申屠嘉准备对晁错动手的前夜,不知道什么原因,走漏了风声。

得到消息的晁错被吓得半死,他总算明白,有的人,是惹不起的,包括死人。

晁错知道,现在只有皇帝刘启能救自己。他连夜入宫晋见皇帝,自首哭诉。

次日早朝,自以为胜券在握的申屠嘉拿出证据,向皇帝刘启检举晁错,请求将其斩首。

令申屠嘉深感意外的是,听完汇报,刘启的脸上表情平静,显得对此事既不吃惊,也不愤怒。

随即,刘启开口:晁错穿凿的不过是太上皇庙的外围空地,并不能照套破坏庙墙的法律;况且,这件事情是经过我同意的,晁错无罪。

申屠嘉眼前一黑,他明白,刘启这是强辞夺理,他铁了心要保晁错,自己已是一败涂地。

情势之下,申屠嘉只得认输,他向刘启认错,是自己小题大作,没有调查清楚,错怪了好人晁错。

退朝后,呕了一肚子气的申明屠嘉向自己的秘书(长史)后悔不迭:早知如此,就该先行砍下晁错的脑袋再向皇帝汇报,现在反而挨了晁错的黑砖。(悔不先斩晁乃请之,为错所卖。)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审屠嘉显然没有君子的雅量,命运也不会再给他酝酿报仇的时间了。

审屠嘉回家不久,因为呕气,大口吐血,就此一命呜呼。

晁错居然气死了宰相,朝中大臣们对晁错的实力和手段大为震恐。

自此,无人敢惹的晁错在政府中的地位越显尊贵。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

游手好闲的无赖,最后也能当皇帝

秦始皇和他的短命帝国

秦朝要亡于“胡”?

大秦帝国要亡于“WHO”?

大秦真的亡于“胡”!

热火朝天的反秦革命运动

走自己的路,无路可走时就不走了

造反起义,也不耽误竞争上岗

楚霸王隆重上场

他就是为夺权而生的

从被忽悠到楚霸王

最开始投奔项羽的三员大将是谁?

刘邦的艳遇

到底谁杀死了陈胜?

张良是怎样炼成的

大将章邯的郁闷(上)

大将章邯的郁闷(下)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上)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中)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下)

项羽为什么坑杀二十万秦军?

“先入关中者为王”,怎样忽悠住了刘邦?

刘邦为数不多的屠城事件

大秦王朝停牌退市

当皇帝才是最大的欲望

刘项原来不读书啊!

汉朝是汉王刘邦建立的,刘邦的汉王又是谁封的?

被项羽赶走的刘邦

韩信对项羽的点评,堪称经典

刘邦也吃过项羽的霸王餐

陈平为什么死心塌地辅助刘邦?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项羽也是一样

刘邦和项羽的战斗力差多远?彭城大战让人一目了然

大难不死的刘邦,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人才为什么都出在刘邦手下?

背水一战的由来

幸运的叛徒

韩信的一次经典水仗

在韩信的军营,刘邦唱了一出大戏

刘邦和韩信都曾经是无赖

韩信的智商

刘邦和项羽的逗你玩游戏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的现场版什么样子?

霸王别姬,英雄末路

汉朝的诞生

刘邦的“一国两制”

野兔和猎狗

一起来看看刘邦的选人用人

关于匈奴那些事

刘邦的烦恼:搬家

刘邦的无间道

吕氏肉馅启示我们,千万不要得罪女人

淮南王英布

萧规曹随

父子皇帝两朝臣(评书版)

桃色事件

集体上位

汉室乱局(上)

汉室乱局(下)

将相和

节外生枝

即位(上)

即位(下)

清  宫

打工仔的类型(上)

打工仔的类型(中)

打工仔的类型(下)

辞职

外交(上)

外交(下)

名臣的风范

名将的风范(上)

名将的风范(下)

牢狱之灾(上)

牢狱之灾(下)

不问苍生问鬼神(一)

不问苍生问鬼神(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三)

不问苍生问鬼神(四)

不问苍生问鬼神(五)

兄弟二人不相容(上)

兄弟二人不相容(下)

一夜情引发的血案

袁蛊的算盘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一)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二)

(0)

相关推荐

  • 申屠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文 / 子玉 丞相府中,一个光着脚的年轻人对着一脸肃穆的丞相大人申屠嘉磕头如捣蒜.空气中,年轻人的惊恐和丞相大人的怒气穿插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申屠嘉对地上的斑斑血迹视若不见,申屠嘉已经给年轻人判了死刑 ...

  • 【景帝】一、暖风和煦匕首现

    在日本,天皇家族万世一系,从不改朝换代.在中国,朝代更迭频繁,夺位之事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天皇无权,别人没有夺位的必要.中国皇帝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君主,足以让人疯狂.周天子不掌权, ...

  • 申屠嘉十分讨厌邓通,派人把他喊到丞相府,...

    申屠嘉十分讨厌邓通,派人把他喊到丞相府,厉声喝斥道:"邓通小人,竟敢戏耍朝堂,犯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说完,令刀斧手将他拿下.这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呼:"丞相且慢,刀下留 ...

  • 窦婴:带着脚镣舞蹈的外戚

    窦婴,字王孙,窦太后从兄子,也叫侄子,祖辈世居观津.为人特点:好宾客,广施财,行侠义,好儒术.职位变迁:汉文帝时,曾当过吴王刘濞国相,后称病免职:刘启上台,任皇后宫总管(詹事). 总结窦婴一生,一句话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平叛(三)

    攻占睢阳刘武军团,失败:进攻昌邑周亚夫军团,还是失败. 吴楚叛军的攻坚能力令人不敢恭维. 目前,吴楚联军后勤线被切断的效果彻底显现,大军粮草不继,军心动荡. 策划.准备了几十年,难道就这样失败了吗?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九)

    窦婴和晁错性格不合.政见不同.曾经翻脸. 袁盎连夜跑到窦婴府上:奸人晁错公报私仇,诬陷我是叛贼同伙,要把我赶尽杀绝,老兄,这次你一定要帮帮我. 在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赵辛楣自作聪明地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八)

    对于封国竟然叛乱,晁错也大感意外,他拿不出象样的主意. 然而智囊晁先生是不会交白卷的,面对刘启的咨询,晁错开始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晁错的建议是:请刘启向他英雄的爷爷刘邦学习,御驾亲征,上前线和叛军玩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七)

    所谓"七国之乱",听起来反方阵营出场人物众多,场面庞大,其实倒也未必. 好比大家一起合伙投资做生意,固然参与投资的股东众多,但大多数底子薄.本钱小,真正准备充分,本钱充足,能够撑起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六)

    既然大家的意见统一,对削藩的目标和方法也已明确了,那就着手实施. 晁错按照"拣软的捏"的吃柿子原则,先从削减小国入手. 第一个对付的是楚国(首府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晁错弹劾,楚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五)

    刘启固然相信晁错,但对待削藩这种大事,他认为还是发扬一下民主,广泛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才好. 于是召集高级干部.侯爵.皇室成员一干人等开会讨论. 与会人员都明白,削藩建议是由晁错提出来的,晁错现在炙手可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四)

    气死了申屠嘉的晁错继续升级.他被皇帝刘启任命为御史大夫,这岗位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和宰相.太尉并称"三公",是帝国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这充分体现了刘启对晁错才华的欣赏和对他能力的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二)

    智囊这个词很有生命力,直到现在还被使用. 打小时起,我一直认为智囊应当是褒意词,被人称为智囊是好事,直到,认真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魏明帝曹睿身死,年仅七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一)

    造反的念头如同种子,在刘濞的心头种下,现在虽已休眠,只要机会合适,它仍会发芽. 在长安,有一个人坚信这一点,并一直密切注视着刘濞. 这个人,名叫晁错. 晁错,是学习型干部.他的第一专业本是法学(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