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朱光的随笔《穿越时空的钟声》
相关推荐
-
用来敲钟的木头叫什么?
用来敲钟的木头叫钟椎,又叫钟杵. "钟"是佛教的"犍椎"之一,当初仅仅是作为集众之用的,所以也称为"信鼓".印度在还没有"钟&qu ...
-
这是你不知道的黄石钟楼!
"当当当!"洪亮的钟声响起,划破新年的夜空.2021年1月1日零时,时隔多年,黄石钟楼的钟声再度响彻黄石上空,时光荏苒,乡情犹在,不少市民与钟楼钟声一同跨年,聆听这熟悉又动人的钟声 ...
-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北京《卧听涛声》作者·远方 主播•冰雪梅馨
参赛详情请点击 关于远方诗歌文化传媒和中国远方诗人协会联袂隆重举办首届"远方杯"全国诗文大奖赛的公告 卧听涛声 文/远方 无独有偶,且再而三--我竟一次又一次卧听涛声,而且都在旅途 ...
-
首奖3000元丨征稿:体裁不限,散文、随笔、诗歌、报告文学均可
2021年1月1日零时,黄石钟楼的钟声时隔8年再次敲响.钟声悠悠,如金色的阳光,穿过时光隧道,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灿烂而温暖,那些钟楼下曾经的人间烟火故事随之浮现,诉说着城市的美丽蝶变和浓浓乡愁,让 ...
-
[黄石文坛]朱光的随笔《打电话的往事》
打电话的往事 如今,人们打电话.聊微信是工作.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常态,甚至成为一种日常习惯.可是,你知道五十多年前,打个电话有多艰难吗?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下乡插队在梁子湖畔一个小山村.那里 ...
-
[黄石文坛]朱光的随笔《易发生访谈录》
易发生访谈录 文/朱光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六那天,在好友砖哥的引领下,我们几位爱好文学.摄影的朋友,有幸拜访了黄石文化界的名人.前辈易发生老先生.按响门铃,易先生迎到门口.白发飘飘,红光满面,笑容 ...
-
[黄石文坛]朱光的随笔《吃大食堂的故事》
吃大食堂的故事 <史记>有名言,"民以食为天".说的是,天下百姓,芸芸众生,无不以吃饭活命为根本大事头等大事.看似寻常的一日三餐,氤氲烟火之间,演绎着多少世事变迁, ...
-
[黄石文坛]浩然的随笔《忆母校》
忆母校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几度春秋,几届良师,几多同窗.今天因为外甥读书的事,走进我的母校--茗山中学,看到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操场和跑道,我心潮澎湃,如平静的湖面投了一颗石子,久久不能平静. ...
-
[黄石文坛] 乐歌的随笔《乡愁是一碗包面》
乡愁是一碗包面 屈指算来,出外谋生已三十载,尝过许多南北菜肴.东西风味,最忘不了的还是家乡的味道.包面,就是家乡人眼里最美味.最经济实惠.最能凝结家庭情感的一道传统美食,又名馄饨,也有的地方叫抄手 ...
-
[黄石文坛] 乐歌的随笔《叶子教练,播撒爱与善的种子》
叶子教练,播撒爱与善的种子 叶子,是我一位跑友,为人低调淡然,看起来普普通通.她除了跑步,更愿意与跑友分享健康跑步知识,喜欢带着跑友训练,把科学的跑步理念和方法传授给大家,被我们亲切地称为" ...
-
[黄石文坛] 冷月的随笔《满地槐花淡淡香》
满地槐花淡淡香 见到满地的槐花是在上东方山的路上. 路的两旁翠竹青青,芦苇丛爬满了山坡.走了近两个小时,我们还未能爬到山顶,正在急急地喘气,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忽地一抬头,坡路上满地的槐花,浅 ...
-
[黄石文坛]王涛的随笔《茶色青青》
茶色青青 认识一个地方,是从那里独有的风物开始的.比如去雅安,往往是从一杯青绿的茶开始的.初到雅安最常见的情形是,主人给你端上一杯茶,然后问你,听说过一句诗没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接着就眉飞色舞 ...
-
[黄石文坛] 乐歌的随笔《带着爱人去爬山》
带着爱人去爬山 不经意间,坚持户外运动已七年,从最初的公园里慢走.快走,到骑单车上下班.四处骑游,再到慢跑.快跑.马拉松,还有户外爬山.野游:身体也经历了从虚胖.羸弱.多病,到标准.健康.强悍的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