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人容易这样认为:人工关节技术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花了好几万块钱,应该能用很多年,等到术后丢拐以后就万事大吉了,干嘛还要隔三差五去医院?甚至于,有些医生,也很自信地告诉病人:保用一辈子!静下心读完上述两篇文章,就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人工关节技术随着医学和材料学的发展逐渐进步,任何一种摩擦界面(金属-聚乙烯、金属-金属、陶瓷-聚乙烯、陶瓷-陶瓷)都会存在磨损,而且随着摩擦碎屑的出现,磨损速度会逐渐加快。磨损带来的后果并不止于使用年限,更为可怕的是出现磨损颗粒(聚乙烯颗粒、钛铬钴钼颗粒、氧化铝陶瓷颗粒等)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因子,随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松动。Keener报道,术后10年约10%的病人可发生假体周围骨溶解及随之而来的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2010年11月换的关节,8年后股骨近端骨溶解(阴影区)磨损颗粒可导致细胞毒性作用。Papageorgi等发现纳米级钴铬合金颗粒对成纤维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在细胞内环境中可以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引起更大的DNA损伤作用;Savarino等测定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血清中铬、钴、铝、钛等金属离子浓度,发现金属-金属人工关节明显比陶瓷-陶瓷人工关节产生更多的离子,因此认为磨损颗粒的生物毒性是全身性的,当体内金属离子积蓄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诱发全身多器官多系统产生生物毒性作用。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可对血液系统、免疫系统、肝肾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各种各样的毒性。以上是关节没有感染、一帆风顺的情况,时间长、活动量大的单纯磨损;事实上,保不齐来个感冒什么的炎症,细菌也会通过血液循环“跑”到关节里,请看链接:按照最、最、最顺利的情况,我们也建议关节置换的病例每年复查一次最基础的X线片,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女,47岁,9年前因右侧发育不良行关节置换术,术后5年开始出现臀部疼痛,未能确诊疼痛原因,最近一年疼痛加重,行核素扫描终于确诊是骨溶解!下面的病例,更充分说明了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只是代价太大了:
女,76岁,左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5年
上面的片子模糊不清,看不清骨盆各组成的清晰边界,特标示如下:
从以上2018年5月16日片子可以看出,髋臼假体突入到盆腔内,固定钉松动脱落。
2018年、2019年CT比较
原来股骨大转子骨质发生了可怕的骨溶解,关节周围充填大量“炎性假瘤”组织,骨盆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三维CT如下:
关节周围骨组织大量骨溶解,以股骨近端尤甚
除了骨溶解,还有炎性假瘤,其与盆腔内钙化的动脉毗邻,为手术造成极大的困难:一旦动脉破裂将迅速出现难以控制的盆腔内大出血,如下图:
治疗方案:关节翻修术,取出假体、清理炎性组织,安装3D打印的定制关节假体。手术可能的风险:因骨质疏松假体固定不牢、大出血、假体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等。考虑到巨大的手术风险及预期数十万的费用,放弃治疗。定期每年复查,发现明显磨损,及时行翻修手术,创伤相对较小,费用更低,康复更快,以免造成目前现状而难以处理。2.术后每2~3个月复查一次,以便让医生充分了解后期康复情况,指导进行针对性肌肉肌力训练,减少跛行、长短腿、腰椎侧弯的情况发生;3.恢复正常走路、生活能力以后,至少每年复查一次,了解有无骨质疏松、磨损发生,以便尽早采取相应对策;4.同样的道理,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期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以后,每年至少复查一次;5.病情特殊者,不拘于定期复查,要经常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6.最不受欢迎的情况是,多年不复查的病人冷不丁给医生打电话说,X医生,我的腿是你以前做的手术,现在怎么又痛了?——抱歉,你自己的事情都不上心,我怎么能回忆起多年前的事情呢?我甚至连你的名字都没有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