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VS放手一搏—“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三十二

明哲保身 VS 放手一搏

京房因弹劾石显,后来也被入狱,包括京房的丈人张博和淮阳王刘钦(刘钦是汉元帝表哥,张博是他的舅舅)也受牵连。

御史中丞陈咸、杜陵令朱云(萧望之的门生)也因为得罪石显而被下狱。朝中大臣人人自危,都不敢得罪石显。

当时的丞相叫做匡衡(典故里面凿壁偷光,苦读成才的),因石显势力牢固,同样不敢与他反对,只好顺风敲锣,做一个好好先生。

你是否认同匡衡的做法?应明哲保身,还是有所作为?个人不太赞同匡衡的做法,但能理解他的做法。

我们都知道,匡衡是穷苦出身,凿壁偷光日夜苦读才有今天的成就,今天的富贵,得来不易,倍加珍惜。所以他任职丞相,位极人臣,也没有采取行动弹劾石显,反而顺风敲鼓,整个朝堂听不到逆耳忠言。

可以说,因为匡衡深得汉元帝的赏识和信任,而且位极人臣,在官场和学界都有极强的号召力,当时只有他才有能力对抗石显。但匡衡没有作为,实在是不应该。

后来,匡衡在晚年,直到汉成帝(汉元帝的儿子)即位后,才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但那时,石显已经为虎作伥多年,给汉王朝和百姓造成了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个人能理解他的做法。原因有二:

第一、保富贵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匡衡一家时代为农,经过长期努力才换来的功名富贵自然倍加珍惜,生怕失去。而且匡衡的仕途并不顺利。

由于勤奋学习,匡衡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

但匡衡的仕途却比一般人坎坷。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

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匡衡直到汉元帝即位才逐步仕途亨通。

而且匡衡对富贵看得不一般的重。匡衡晚年时,元帝封其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由此可见,匡衡以前是穷怕了,对富贵看得过重,这使他更加患得患失。

第二、匡衡刚刚当上丞相,羽翼未丰。而石显势力巩固,元帝又十分宠信他,所以如果与石显对抗,不一定能有胜算,因此选择消极等待。

这给我们管理学的启示,我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一旦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算有三成胜算,其实还是值得放手一搏的,因为丞相这个位置本就是天下为公的。

请思考:在组织中总会遇到各种变革阻力,你认为什么时候可以放手一搏?为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