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清明节前一二日,古诗词中赏寒食(唐·孟云卿、白居易、唐·张籍、唐·韩翃、明·高启、苏轼)
小时候常听姥姥说“寒食”“过寒食”。现代人很多只知道清明,对寒食所知无几。“寒食寒食”,就是禁火禁烟吃冷食,以此祭祖寄哀思。
寒食节,曾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祭祖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古时设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当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示悼念。
唐代孟云卿的《寒食》,提到寒食与子推的渊源,以寒食“无烟火”与“花满枝”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贫困之境地: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可见,清明节自古就是“国家法定假期”,足以说明我们对感念先人、弘扬孝道、保护传统之重视。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就描写了寒食节日扫墓的情形。诗中不但写了扫墓的凄凉悲惨,也交待了在唐代寒食与清明合一的习俗。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节还有“一百五”的别称,这是由于寒食节是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宋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都对此有所提及。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寒食节,有扫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馈宴、咏诗等习俗。春回大地,人们的户外活动也渐多,赏花、斗鸡、放风筝、斗百草等许多活动也丰富多彩。此时正是百花争艳,唐代张籍就写过《寒食看花》:
寒食看花
【唐】张籍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
颠狂绕树猿离锁,踊跃缘冈马断羁。
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
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还有韩翃的《寒食》较为出名: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提到了寒食节家家禁火冷食,但是权贵宠臣可以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腐败现象的讽刺意味。
寒食,清明,单从字面上,就能感受到清寒之意,加上这两个节日都以祭祖为主,所以基调是悲凉。明代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将战后荒凉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后不禁泪湿沾襟: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大概是与这沉重悲伤的氛围相契合,寒食清明期间总是阴雨绵绵。天气预报显示,最近几天都有降雨。苏东坡的《寒食雨二首》,写尽了自然、节令、风俗与经历、情感、心态之交织,那种痛苦、压抑,力透纸背:
寒食雨二首
【宋】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入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