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为何总是「孤身一人」?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间,就我和你。


《罗马》——一部名字听起来「历史兮兮」,但其实与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观念没有什么关系的电影。

它甚至与「罗马」这座城市都没有直接关联,因为故事的发生地在墨西哥城。

那么间接关联呢?

当然有,不然阿方索·卡隆不会如此堂而皇之地将它作为电影的名字。

有一句关于罗马的名言,可谓广为流传——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最初的时候,它当然是以字面的含义盛行,只是时过境迁,如今人们津津乐道,往往借以表达「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日久天长的积累与沉淀」的意蕴。

那么这部电影,是想表达什么没有那么简单呢?

人生。

或者确切地说,女性的人生

*

电影女主角,一个富贵人家的保姆,每天的生活就是——

清早起床把雇主的四个孩子唤醒——每个孩子都有一套「早安语」;

准备早餐——孩子的年龄不一,上学时间有异,吃饭的时间也不同,加之各人的饮食习惯有别,所以早餐也就得格外着意;

送孩子去上学,收拾房间,清理走廊里狗留下的排泄物,冲洗廊道、清洗晾晒衣物;

晚上送每个孩子上床睡觉,又有一套「晚安语」……

每天的工作按部就班,乏善可陈,像电影当中多次展示的飞机滑过天空的画面,周而复始,呈现出生命的一种机械与麻木,循环与生硬。

但即便是做过无数次的工作,却也叫人手忙脚乱,不能怠慢。

她躺在天台的桌上,惆怅叹息,偶尔这样死死的感觉真好

那样她就无需面对层出不穷的工作,以及突如其来的雇主的怨怼与唠叨。

每一个深陷工作不能自拔(被动多过主动吧)的观众都会在这一幕里看到某个瞬间筋疲力尽、渴望彻底放空的自己。

她的雇主呢?

这家的女主人是一个化学家,不算不漂亮的,高挑出众,生活安逸,热衷度假,大多数时候温和有礼,优雅友善,偶尔会将丈夫施加于她的压力倾倒在子女,尤其是保姆的身上。

那种时候,她就难免会有些歇斯底里,恶形恶状。

看到这里,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卡隆是在构建一种阶级对立的生活场景的错觉,以此来描述底层人民的苦难、上流阶层(或者至少中产阶级)生活的优越与侈靡。

但卡隆的心思明显不在于此,或者说,不止于此

因为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生活优越的女人,和质朴简素的保姆之间,其实惺惺相惜,难舍难分。

保姆在工作之余,认识了一个学习武术的男人,而且怀了他的孩子。

是这个男人,叫她平淡如水的生活,忽然荡起了绵延不尽的涟漪;

却也是这个男人,在得知她怀有身孕之后,不知是懦弱,还是恐惧,又或者是厌倦地逃离,最后更是拿着一把手枪,对着心惊胆战的她,由此直接导致她诞下死胎。

另一边呢?

女主人的丈夫外遇,回到家来,怨声载道,终于借口离家,从此和第三者厮守,她由懵懂不知到心力交瘁,从有心挽回到心如死灰。

这一段段崎岖坎坷的心路,保姆都是见证者。

她早就发觉风吹草动,她只是无可奈何。

她能做什么呢?就像母亲乡下的地被征用,她也无计可施一样,面对生活的诸多变故,她除了接受,简直束手无策。

两个不同阶层、不同生活境遇的女人,忽然都面临着各自生命里的大转折。

一个怀孕、待产到生下死胎,一个婚姻生变、与丈夫分居到彻底分开。

在这特殊的人生节点,两个女人彼此背负着生命的重压,却并未零落成泥地倒下,而是默默无声地彼此关注与扶持。

这也是为什么,女主人会醉意朦胧地用手抚摸着保姆的侧脸说,无论别人怎么说,我们女人,总是孤身一人

是的,女人总是孤身一人。

因为有些苦难,只能自己品尝,自己承担,自己昏天黑地,自己重见天日。

但这风雨漂泊路上,未必没有一个人在陪伴。

所以卡隆最终的落脚点,原来是在坎坷颠沛的命运浪涛里,幽幽闪烁着的女性之光

是独自面对人生风浪的光,是理解与原宥别的女性的光——

是女性之光,也是人性之光。

当自身深陷风波心力交瘁的女主人在得知保姆怀孕而且被抛弃依然没有辞退她还带着她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

当保姆明明不会游泳还迎着海浪去拯救两个被冲走的孩子,直到拖着他们平安地回到沙滩上,与正好赶来的女主人拥抱在一起的时候。

经历过这些风波起落,她们都一定不再是那个陷在伤痛的泥沼里无法自拔的女人。

她们选择了向前,因为她们不得不,因为她们被需要,因为责任在她们的肩膀上。

这一刻,人性的光芒绚烂耀眼,令人目眩神迷,热泪盈眶。

是风吹不灭,雨浇不熄的坚韧与顽强,是知恩图报、真诚相待的体贴与善良。

女主人换掉了车、修整了房子的布局、清理了前夫的东西、做起了全职工作,毅然决然地开始了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的新生活。

生活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但是没关系,「我们会共同面对」

生活会慢慢踏上正轨,哪怕伤痛与疤痕仍在,但至少不会浮出水面来。

一如天上的飞机,仍然周而复始地来来往往。

它只是经过,它终究经过。

*

那么,卡隆是在倡导女性独立吗?

是,又不是。

毕竟卡隆不像亦舒,亦舒是一贯乐意刻画都市独立女郎的。

她们得体优雅,聪慧明敏,不依赖男性,有自己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世界,男人除非是志同道合,性情相投,否则便是浮云。

言外之意即是,只要她们愿意,是有许多男人愿意替她们遮风挡雨、赚取面包、供养她们的,只是她们志不在此。

她们是有选择的余地的。她们是有底气的,为什么呢?

这不得不说到亦舒小说里的女主角一点不太「接地气」的地方,那就是她们往往出身富庶,经济基础不容小觑,要么际遇颇佳,非池中物——喝克鲁格香槟、住面朝大海的居所、穿面料最好的白衬衣牛仔裤,或者名牌套装,要么总有奇遇,天降遗产。

所以她们能够那样清高自许,目下无尘,因为她们有资本。

但是《罗马》里的两个女人呢?

一个出身贫困,所属圈层平庸,在富人家帮佣,在婚恋市场也不占优势——

女性在挑拣伴侣,男性何尝不也是如此?所以苦心孤诣找到心上人的她,只换来一顿凌辱和一句恶声恶气的「死女仆」。

另一个呢?

刚刚离婚,带着四个孩子,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一起生活。

有几个男人敢面对这样一大家子人,这样复杂的人际环境,何况,她早已不再年轻貌美,一个女性最容易受到异性追捧的素质她已不再具备。

如果可以的话,她们真的想要独立吗?未必。

保姆的恋人如果没有离开,她们会走向婚姻殿堂,就算磕磕绊绊,贫贱夫妻百事哀,也不算什么无可救药的境遇;

女主人的丈夫如果不做得这般决绝,哪怕依然在外面寻花问柳,但不拒绝身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与义务,她也未必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放眼望去,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大多数伴侣、大多数婚姻,不正是这样的吗?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千疮百孔,藏污纳垢,但只要不坏到透顶,总还是舍得拉拉扯扯,顺其自然。

而她们这种被迫的独立,才是许多女人真正面临的处境。

说到底,有几个人不是逼上梁山?有几个人是真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只是到头来,我们才发现,早已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咬咬牙继续向前。

像亦舒小说里那些洒脱磊落,自给自足的曼妙独立女郎,引人向往,但大多数时候也只能停留在想象的层面。

只是不能否定,这也是她们如此吸引的魅力之所在,因为她们身上,寄托了人们对某一种理想的自己的幻想。

*

社会很少去论及男性独立的问题,因为那根本不算是一个问题,至少在女性独立这个问题面前。

因为男性天然被社会规训与教导着,在成为一个合格的男人之前,必须具备承担各种各样责任的能力,而独立,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但女性就不一样,女性告别名义上作为男性附属品的历史结束,还没有很久的一段时间。

社会文化即便在鼓励和倡导女性借助实现经济独立来换取精神独立,但碍于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以及选择「附庸」的身份会带来诸多便利的事实,许多女性依然会觉得,依靠男性安身立命何乐不为?

真正的「女性独立」是不是会让这个世界更好更先进还是一个拭目以待的议题,但完全的女性自甘附庸的社会一定是漏洞百出、积贫积弱的。

而「女性独立」想要更上一层楼,谁也不知道还需要多久的时间铸就。

当然,每个人的人生选择只要出于心甘情愿,都不容他人置喙,只要能够自主承担后果。

何况,任何人生选择都难免会面临风险,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十全十美这回事。

所以,森林大火熄灭,海浪成为背景,飞机悄然掠过天边,人间又是新的日以继夜,一切都会过去。

两个女人,在各自的幻灭人生里,做好了重建生活秩序的准备。

未来会就此一帆风顺吗?

不会。

生而为人,磨难不多不少会跟随一路。

「罗马」两个字,还高高悬在头顶,它不是一座城市的名字,它是生活的名字,是命运的名字。

而有关罗马的另一段话是——

风景这么好,我们的生命还有很长一截,路的确是弯曲一点,但有什么关系?我们终于会到达罗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