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暗杀行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若说历史上因刺杀行动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人,安重根肯定能够入选。在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刺杀了伊藤博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亚洲的历史。

伊藤博文,出身于德川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在1853年,他寄宿于寺院,后又在藩士福原等家作侍童,做些杂活。但在闲暇之余,他也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在1857年,伊藤博文投奔来原良藏,后入松下私塾,受教于改革派下级武士的首领吉田松阴门下,深受吉田松阴的器重。

在1862年12月12日,伊藤博文和久坂玄瑞、高杉晋作等十几人,曾潜入品川御殿山新建的英国公使馆周围,沉醉于攘夷的狂热之中。到了1868年,也就是明治维新时期,伊藤博文受到明治新政府的重用,先后被任命为外国事务交涉员、外国事务局判事、大阪府判事兼外国官判事,以及兵库县知事等。

在此期间,他主张把“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习尚、教育、生产”的开明风气移入日本,还提出了封建诸藩,立府县之制等。明治维新之后,伊藤博文曾四次组阁,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对马海峡海战等。

在对马海峡海战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1907年迫使大韩帝国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大韩帝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也因此,使得日本逐步成为了东亚的头号强国。

伊藤博文,可以说是日本的“智脑”,若是按照他之前所制定的计划,先经营台湾和朝鲜几十年,再缓图东三省及其他地区等稳健扩张的话,日本的整体实力将会大幅度的提升,有可能成为和美国掰手腕的存在。

但在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安重根在哈尔滨给刺杀了。

安重根,出生于朝鲜海州,因其胸腹上有七颗痣,所以他的字又为应七。少年时,安重根不喜欢读书,而是喜爱舞枪弄棒,骑马射箭,曾跟随猎人入深山老林狩猎,饱受自然之趣。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击败了清朝,并占据了朝鲜。目睹祖国的危难,青年时期的安重根决心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安重根投身于爱国启蒙运动,致力于教育事业;而后又参加义兵运动。但可惜的是,这些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1909年初秋,安重根在《大东共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日枢相伊藤公露满视察”。其中,路说的是俄国,满即为中国东北。于是,安重根决定前往海参崴。到了海参崴后,经过一系列的打听,在安重根才真正得知伊藤博文要到哈尔滨。

得知这一消息后,安重根喜出望外。因为在这之前,安重根就曾和“断指同盟”的成员讨论去刺杀伊藤,但因为经费缺乏和太难成功便没有实施。这一次,伊藤博文来到哈尔滨,无疑是一次绝好的良机。

于是,安重根从李锡山那里得到100元钱后,便和好友禹德淳,以及李刚等到哈尔滨密商刺杀伊藤博文之事。10月26日,安重根再一次检查了勃朗宁m1900式手枪,将8发弹头刻有十字的凹凸形达姆弹上了膛。而后,他坐着马车到哈尔滨,混入了日本的欢迎队伍中。

9时整,专列驶入站台,在伊藤博文走下来检阅的时候,安重根趁着众人看伊藤博文的时候,成功的站到了俄国仪仗队的后面。9点30分,检阅完毕,在伊藤博文距离安重根5米左右的时候,安重根掏出手枪,快速向伊藤博文射了三枪。但因为害怕打错,又向跟随在伊藤博文身边的人开了四枪。

最后,伊藤博文身中三枪,经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临死前,伊藤博文大骂了一声“马鹿”。而安重根,当时在现场就被俄国宪兵给抓住了。1910年3月26日,安重根穿着母亲为他做的洁白韩服,从容就义。

对于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举动,孙中山、章太炎,以及蔡元培等人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题词为“功盖三韩名万国,生无百岁死千秋,弱国罪人强国相,纵然易地亦藤侯。”而身在日本的梁启超更是作了一首《秋风断藤曲》,称颂”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