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康德的道德原则有三条绝对命令,而“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是他的第二条命令。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尊重你,就是我尊重你的目的, 意思就是说对每一个人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基于对方的身份、地位和学识,也不是出于同情和关爱,而就是尊重那种内在于我们每个人当中的、毫无差别的理性能力。
这条原则其实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却很难做到。就比如有些人对领导是毕恭毕敬,但转身对下属就是飞扬跋扈,那就是典型的媚态和舔态,那他对领导的那种尊重,其实就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她的内心深处对领导的尊重极可能是虚伪的,只不过是想从领导那里获得她想要的东西;又比如有些家长对老师也是如此,当孩子还在班上读书的时候,家长每逢碰到毛毛老师都格外的热情,一旦孩子毕业了,这个毛毛老师不再教自己的孩子了,路上碰到毛毛老师就形同陌路,这种当初对毛毛老师的热情,其实也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所以在康德的眼里,那种人走茶凉,一旦毫无利用价值,转身就翻脸不认人的行为,是很不道德的。
当然有消费就有市场,我就很纳闷,哪一个领导不是聪明人,凭他一双极具智慧的眼睛还会看不出哪些人是对他出自最真心的尊重,哪些人是在作虚伪的表演?我想他的确是更胜人的一筹,他本身就喜欢这种东西,即使是假的,他也乐意消受,更因为它能够利用这些虚伪东西来达到他的目的,明明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很假,这东西很不好,但是大家都在逢场作戏,那是因为大家都能从中分到一杯羹。
有人在批评当今的大学教育,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有人把这种屎盆子全部扣在大学老师和大学生身上,难道不是从家庭到学校,再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哪一个人会是无辜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说出来的跟做出来的完全不一样,形式主义表面光鲜的东西无处不在,宣传本应该是工作的一种手段,已经变成了工作的目的本身,这恰恰与道德原则相反,因为宣传本应该是一种手段,却已经变成某些人升官发财的目的。
康德呀,你的道德标准太苛刻了,你是否知道,道德哪胜得过吭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