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郭法章/茅台镇的红色烙印(外一章)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外一章)
郭法章
当我们驱车抵达贵州茅台古镇时,这座镶嵌于群山深处的中华酒都已是万家灯火了。
下车伊始,夜风便裹挟着满镇馥郁的酒香扑面入怀,流光溢彩的赤水河畔,悠扬婉转的音乐与游人们的欢歌笑语交织荡漾。矗立在赤水岸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璀璨夺目。当年红军三渡赤水急行而过的红军桥上嵌出的一路红星,犹如一盏盏指路明灯,含笑迎接为追忆红军那段史诗般壮烈辉煌历程远道而来的我们,闪烁照耀着一颗颗驻足缅怀者的初心……
1934年寒冷灰暗的12月,湍流不息的赤水河从贵州高原奔腾呼啸而来。中央红军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由湖南通道分兵两路入黔,由此揭开了贵州作为中国历史转折地的序幕。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开启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向着胜利前进的伟大航程,在极端危急的历史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同年3月的一个清晨,一支筚路蓝缕、秋毫无犯的红色队伍走进茅台古镇,茅台人家将储酒悉数搬出,以驱散衣服褴褛、赤脚于地的红军将士们满身的寒意。他们毫不吝啬地用最好的酒一遍又一遍为红军将士擦洗伤口,挽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埋藏下新中国对国酒茅台最深沉的情感。壮士赠酒豪情万丈,妇孺做鞋日夜急就,爷娘送子参军踏上最艰难亦最辉煌的征途……镇上的人们都知道,当年渡河时,茅台渡口原只有几条铁索悬于赤水河对岸一棵老树之上,且因年久失修,铺陈于铁索之上的木板多有断裂缺损。家徒四壁的茅台人毅然拆掉祖祖辈辈赖以安身立命的自家门板铺于铁索之上,助红军安然渡河。待尾追而来的国民党军赶至赤水河畔,红军早已神龙云去不见踪影,而连接铁索桥的那棵巨树竟也在此刻轰然断裂,铁索沉落如被赤水收取,目瞪口呆的国民党军只能望河兴叹!
央红军辗转征战,四渡赤水,创造战机,迂回制敌,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打破了国民党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的痴心图谋,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又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毛主席军事生涯中用兵如神的经典之作,而三渡赤水时的“茅台策划”则是其中精彩的点睛之笔。在茅台渡口,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摆脱几十万敌军的神计妙策已了然于胸:用一个欲往四川强渡长江的假动作,吸引国民党四路精锐兵力进行集结,在外围形成军事无人区供我军自由穿越,从而让大言不惭地说“消灭不了红军誓不为人”的蒋介石尴尬地食言自肥……
历史应当被永远铭记。1995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仁怀市政府在当年红军三渡赤水河的茅台渡口朱砂堡的山顶上,修建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在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的左侧,有一座“伟人亭”,亭中墙壁上镶嵌着一方毛主席头像,来此瞻仰者无不为之连连赞叹!1993年,中枢镇青杠园青龙山村民为修复太平寺,到当年红军曾经路过的三百梯,采青石四块作记事碑。其中一块儿经长年日晒雨淋,逐渐显示出人形,颇似毛主席侧面肖像,碑角还有太阳一轮。有路人见此,赠300元另选青石,要求留下此神石供人瞻仰。当地老人说,这是毛主席当年长征路过三百梯休息时坐过的石头。也有人说,今年正是老人家百岁华诞,毛主席在天之灵降福于仁怀市……市政府专门拨出资金修建“伟人亭”,将神石供于亭中以表纪念。这尊高1.2米、宽0.73米的神石,仁怀人称之为“伟人石”。
一轮红日从大娄山脉冉冉升起,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披上了五彩霞光,茅台人新的充满希望的一天又要开始了。肃立在纪念塔前,俯视着山脚下滚滚流淌的赤水河,我似乎听到了战马的阵阵嘶鸣,仿若看到了红军将士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身影。试问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有第二支如此英勇无畏的军队吗?他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还要大;他们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他们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他们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际罕至的沼泽湿地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
在长征途中,武器简陋的红军将士不仅要面对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倍于己的凶恶敌人,而且还要与极度残酷的生存环境进行艰苦地斗争。他们咀嚼过草根树皮,拣食过粪便中的麦粒。他们能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爬山越岭、长途奔袭。生命在极度丧失营养的躯体里被无情虐殺,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就倒下了,不少人眼睛还睁着,呼吸却停止了,但他们的手都是向着前方。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崇高理想。
80多年前的硝烟与征战早已消失,但历史并未远去,长征亦未结束,我们这个民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伟大的长征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崇高图腾,茅台镇留下的一个个红色的烙印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跟着那面鲜艳的旗帜一路前行!
寻梦桃花源
这就是梦里寻它千百度的桃花源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每每吟诵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总会被陶公笔下描绘出的没有战乱、没有贫困、没有尔虞我诈的那种清亮而沉美的境象所迷醉。生前穷困潦倒的陶渊明也许不会想到,他在死后的千百年来,却以一篇《桃花源记》而名垂千古,位于湖南常德的桃花源又因他而闻名天下。
我们来到桃花源的当晚,正赶上一场不期而遇的夏雨,雨丝如帘,缠绵不绝。置身雨中,既没有“暮烟秋雨野桥寒”的凄凉,更没有“潇洒一晌残梅雨”的无奈,有的只是“初经一雨洗诸尘”的惬意。翌日,雨过天晴后的桃花源似乎又平添了一万分的灵动。五柳湖畔,垂柳婀娜,泛舟湖上,如置画中。
我们沿桃花山步道拾级而上,山前桃叶臻臻,草木繁茂;山间溪岩秀丽 ,曲径通幽。穿过桃树林,涉过穷林桥,一座廊庑环绕的建筑赫然横陈于眼前。这便是始建于明代、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句意而得名的菊圃。置身其间,清雅之气悠然而生。菊圃内碑廊环绕,碑碣林立,这里存放了唐代以来桃花源出土的数万方古诗文碑刻。苍山无语,碑刻有言。李白、孟浩然、王维、杜牧、刘禹锡、张旭等历代名士先贤当年均曾在此驻足吟诵,用双足仗量过桃花源的每一寸秀美,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追寻自由的千年遗梦和留传千古的壮美诗篇。“寻春何事却悲凉,春到他乡忆故乡。秦女洞桃欹涧碧,楚王堤柳舞烟黄。波涛入梦家山远,名利关身客路长。不似冥心叩尘寂,玉编金轴有仙方。”唐代诗人王建与陶渊明一样出身寒微,一生贫困潦倒。从军十三年,回乡时一无所有,终日为衣食所忧,四十岁才“白发初为吏”。当年,沉沦于下僚的我的这位河南老乡也曾来此寻梦,感同身受之中不知可曾找到救济苍生的灵丹仙方?又可曾寻得陶渊明生前所孜孜向往的淡泊平静、耕而后食的理想之地?
登桃花山,方竹亭是必经之地,亦为必去之所。方竹亭于明万历年间修建,为桃花源现存最古老之建筑。亭后为桃花源“三宝”之一的方竹林,林中方竹滴翠,啼莺环绕。抚摸着一株株直刺云天的方竹,不禁惊叹于大自然造化之神奇——这举国独一无二的方竹果真是内圆外方!这葱郁挺拔、方正刚直的翠竹,难道不是陶渊明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吗?陶渊明一生曾先后担任过江洲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和彭泽县令等官职,而每次都是自行挂印而去。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天性耿直的陶渊明不懂“潜规则”,不知“变通”,不事圆滑,他无法容忍社会政治的黑暗昏聩和官场的尔虞我诈,无法在权贵面前摧眉折腰、曲意逢迎,更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蝇营狗苟,为讨取一杯羹而为虎作伥。
正如渊明祠廊柱上一副楹联所写的那样: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品读着镌刻在廊柱上的一副副楹联,我仿佛真切体味到了陶渊明先生愤世嫉俗、独钓寒江的清傲和蔑视权贵、为民请命的高风亮节!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能够拒绝和黑暗的政坛合作,蔑视功名利禄,放弃富贵荣华,安心于山水田园者也许不乏其人,但是能够忍饥挨冻,到了“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的境地也不愿迈入黑暗的官场,除了倔强的陶渊明外,还能找到第二个人吗?当我们在为陶渊明贫困交加的生活而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让我们为陶渊明先生那种坚守高节的遗世傲骨和放达坦荡的潇洒人生而由衷地点赞吧!
赏罢方竹,我们寻着飞瀑流泉,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先后通过遇仙桥、水源亭、白云轩、三然亭,穿越秦人古洞,云烟缭绕、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秦谷便尽收眼底,心情为之豁然开朗!沿着古朴的石级下行,秦谷两旁翠峰叠嶂,远山含烟;秦谷内曲涧潺潺,泻灵溢韵,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秦人居”掩映在田园桑竹之中。躬身劳作的农夫,碧波荡舟的渔翁,村舍里袅袅浮动的炊烟,山林小溪旁不时飘来的牧笛声……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在此留恋徘徊,身心顿感舒卷自由,所有的烦闷忧伤、所有的恩怨得失、所有的爱恨情仇都会烟消云散。
品读《桃花源记》,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曾说《桃花源记》是中国文人无力从政的投降书,意思是陶渊明不该逃避现实,而是应该与昏暗的政坛同流合污。如果是那样,凭藉陶渊明先生的才学和名气,何愁得不到富贵荣华?但陶渊明毕竟是陶渊明,他的血脉里传承着先祖们刚正不阿的基因,他的肌肤里包裹着“猛志固常在”的铮铮铁骨。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陶渊明心中所坚持的最后一份执着!无论入朝为官,还是躬耕陇亩,这份为人、为官的良知永远不会改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陶渊明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篇章中一个厚重的话题,他的诗赋也会让后世永远记住那个不屈的灵魂!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政治昏暗,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陶渊明经历过苦难,见识过浮华,遭受过羞辱,最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归隐田园的人生。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青山秀水、阡陌桑田便成为他全部的信仰。有谁能说陶渊明的归隐不是对黑暗社会的无声反抗?
陶渊明辛苦农耕,希望过一种安贫乐道又怡然自得的生活,但在那个战乱频仍的黑暗年代,陶渊明和他的家人却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上,连“耕织称其用”的基本愿望亦难实现,穷困饥饿如影相随,挥之不去。也许正因为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未能如愿,便通过桃花源的新奇构想,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宁静而和谐的社会生活图景,寄托了诗人对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反映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桃花源记》是个梦。这个梦以无法让人再寻找到桃花源做结尾,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对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对黑暗社会的痛恨与决绝。在陶渊明归隐后的岁月里,他的每一首诗赋无一不是敲打阴暗世界的灵魂叩问。而这种叩问,千百年来都是无解的,这个梦就像一颗沉睡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世代相继的华夏儿女心中……
桃花源是个梦。千百年来,这里是无数隐士文人的寻梦之处,多少人为求得一方净土而苦苦寻觅,但无不是一个个失望而归。这个古老的国度虽然出现过短暂的繁华,也经历过有限的安宁,但每一次除旧布新的王朝更替和外敌入侵,都会使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深陷在战乱和贫困之中,神州陆沉,山河破碎,民生凋敝,普天之下竟没有一寸安宁的净土,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只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影像。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古老的华夏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之下,终于从积贫积弱的乱世中浴血而起,我们的国家才迎来了真正的和平与安宁,我们的社会才迎来了真正的盛世繁华。如今,亿万中华儿女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上下求索,激情书写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华美篇章:扶贫攻坚战正在强力收官,美丽乡村建设势头正猛,小康目标指日可及。不经意间,那隐匿于史诗深处的桃花源已布满神州……此情此景,不知可慰陶公否?
作者简介
郭法章,字令典,号黄河渔夫,1978年12月参军入伍,1985年7月毕业于海军政治学院,1996年12月转业至郑州。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海军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文章曾收入国家级优秀作品集,出版有散文集《从大海到故乡》及地方史志方面的著述多部。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