腠理闭,液道开 2024-08-02 17:02:21 腠理虽有不同所指,但肌肤纹理最是主要。腠理是否致密,与邪气是否容易入侵有关,故腠理也是寿夭之征。腠理开阖是否正常,则影响津液排泄。《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人要适应天气的冷暖变化,其主要调节途径便是腠理。因此,腠理开阖有度是为关键。液道,乃津液外出之道。津液之在上者,如泪、涕、涎等,亦称上液。《内经》中所谓液道,主要指泪、涕外出之道,亦称“上液之道”。《灵枢·口问》曰:“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可见,腠理与液道均当开阖有度。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赞 (0) 相关推荐 尚先早课|上合于天,下合于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上句见<灵枢·逆顺肥瘦>:"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中国学问的根本,就在于合于天地之道.天地 ... 尚先早课 | 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气穴,泛指腧穴,也称孔穴,是经气输注出入之处,也是针灸施术之处.吴昆说:"人身孔穴,皆气所居,故曰气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q ... 尚先早课|圣人之为道 <内经>中的圣人,指的是最明晰天地之道的智者,其行为均能合于天地之道,可为人效法.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 ... 尚先早课|化水谷而行津液,参天地而应阴阳 上句见<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内经>中言脏腑区别者甚多,此其一也.五脏主要是贮藏精.神.血 ... 尚先早课|液 津与液合称津液,是人体中正常的水液.液是津液中较稠厚的部分,主要藏贮于骨节.脑髓.脏腑等,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灵枢·决气>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 ... 尚先早课|天暑衣厚则腠理开 生命状态下,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不仅呼吸.饮食如此,身体里的津液也随气候冷暖及衣着厚薄而有所变化.当天气寒冷或衣着单薄时,表现为少汗而多尿:当天气炎热或衣着过厚时,表现为多汗而少尿.< ... 尚先早课|守经隧 经隧,即经脉.<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王冰:"隧,潜道也.经脉伏行而不见,故谓之经隧焉 ... 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 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所谓明矣. <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 至数极而道不惑,道不惑而要数极 本句分别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与<举痛 ... 尚先早课|水谷之海,津液之道 胃为水谷之海.<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胃为仓廪之官,职司受纳.腐熟水谷.水谷之海为四海之一.<灵枢·海论>曰:"人 ... 尚先早课|喜乐出,津液藏 本句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十二官之相使",其中:"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 尚先早课|凡刺之要,官针最妙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本句言针刺.上句见<灵枢·官针>:"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官针,指当时官方掌握的针具(如九针)和针刺方法. ... 尚先早课|淳德全道,全神养真 上句见<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至人 ... 尚先早课 |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 营气,是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由水谷所化生,循脉运行于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肢节官窍.<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 尚先早课|五脏化液 我们的身体里有大量液体,中医称为"津液",其中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布达于体表与孔窍者为津,质地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脏腑与骨节者为液.津液虽然有别,但来源一致,同属一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