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嬗代的力量,漫谈曹魏的中军和中军制度
曹魏帝国脱胎于汉末曹操政治军事集团。从曹操开始,魏军中就设有“中军”,这是曹魏军事上的中坚力量。正是有了这支实力强大的“中军”,魏晋嬗代才得以顺利完成。到了曹魏后期,曹爽集团和司马氏集团开始争夺最高统治权,其中决定性的一战就是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中,正是因为司马氏最终掌握了曹魏的“中军”,才由此奠定了最后的胜局,开启了魏晋嬗代的历史进程。
汉晋之间的这两次嬗代,曹魏“中军”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其中的关键性推动力量。
曹魏的“中军”,源自汉代的北军,是一支禁军性质的野战部队。自汉至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军在制度上又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接下来笔者就来对曹魏的中军和中军制度,做一漫谈式介绍,以求教于大家。
一、曹魏中军溯源
(一)汉代北军的基本情况
曹魏的中军,源自于汉代的北军,所以这里有必要对汉代的北军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汉代的北军负责京师戍卫,有时也外出征伐,因为营地在未央宫北边,所以被称为“北军”。西汉时期,有两次及其重大的政治事件,都和北军有着直接的关系。汉初诸吕之乱,周勃通过掌握北军,号令“为刘氏者左袒”,以此扫荡诸吕;汉武帝晚年,爆发了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因为无法掌控北军最终政变未遂。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说明了北军在首都长安的重要地位,是双方决胜的关键性力量。
周勃掌控了北军,铲除诸吕
笔者注意到,因为吕思勉先生在《秦汉史》中曾经简单的提及“南军属卫尉,北军属中尉”(《秦汉史》江苏人民出版社第526页),这个论述很可能是《辞源》“南北军”条的来源,而且现在国内某大型百科网站也采用了这个说法。笔者猜测,吕老的这个说法和《文献通考·兵制》中“北军,中尉主之”这个记载相若。然而吕思勉先生此说仅限于西汉初期的情况,汉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重新组建并扩建了北军,中尉改名执金吾后就不再统领新建后的北军,北军的统属关系其实已经发生了改变。
然而之后的文献对北军的统属关系语焉不详,对于北军的统帅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但是这个问题对于理解北军的实际性质和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北军的后来——曹魏的“中军”地位,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做一个专门的考察。
(二)北军统帅的演变
从汉武帝对北军进行改制以后,大将军的属官护军都尉成为北军的直接统帅。从这个角度讲,大将军是北军的最高统帅。自汉武帝以后,这个情况基本得到了延续,只是中间略有差异。差异之处在于北军的最高统帅,可能变换成另外的重号将军,比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或者卫将军等等。比如霍光死后,张安世就是以车骑将军统领北军。
霍光以大将军领北军
《汉书·张汤传》:
“后数日,(张安世)竟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数月,罢车骑将军屯兵,更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
从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的霍光、张安世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人分别以大将军和卫将军统领北军,掌控了中央禁军。他们在军事力量这个层面控制了首都,再加以领尚书事,从而从军政两个方面彻底控制了汉朝中央政府。自昭宣之后,以将军统领北军,开始逐渐成为汉家制度。一直到西汉灭亡,这期间只有王莽和师丹两人未加将军号,仅有大司马一职。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特殊原因的,此时大司马开始逐渐成为实职,可以开府治事,其实就已经和之前的各重号将军具备相似的意义了。
在这个历史时期北军的情况,展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意义。第一是北军的直接统帅是将军府或者大司马府属官“护军都尉”,这其实也是后来曹操最初所置“领军”和“护军”并非汉官,而是属于其霸府“自置”武职的制度渊源,这一点我们还将在后文做进一步的讨论。第二是北军作为中央禁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关系政权存亡的关键,所以一直被帝国的头号实权人物所掌控。北军的这个作用,在后来汉魏嬗代,魏晋嬗代之际也都有体现,只不过那时“北军”已经易名为“中军”了。
(三)北军名称之演化
西汉“北军”到了曹魏改称“中军”,东汉是这个武职名称演化的过渡时期。“中军”一词,其实早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军队有上、中、下之分,称为三军。三军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中军。这种军事建制,在汉代被沿用了下来。前面我们说到,“北军”是一支禁军性质的军队,主要任务是戍卫京师,但是也有外出征伐的情况。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为北军最高统帅,就以其直属的北军作为出征部队的“中军”;王莽时期托古改制,在州郡置兵,因为州郡兵在京师之外,所以又被称为“外军”,而在京师的北军此时就被称为“中军”了。光武中兴之后,除了边地之外的州郡外,主要的州郡大都罢兵。东汉时代在遇到对外征伐之事时,常常以北军为中军,这就是“北军”名称朝着“中军”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
王莽托古改制,北军有了“中军”之名
到了汉末乱世,州郡又开始拥兵自重。三国时代,天下尚未一统,所以曹魏并未罢州郡兵。这个时候的情况和王莽时期类似,相对于“州郡兵”,曹魏最为重要的武装力量就是中央直属的“中军”,只是因为尚在战争时期,“中军”有一部分也需要驻屯外地或者经常外出征伐,比如张郃在街亭击破马谡和增援陈仓的军队,就属于“中央军”,也就是“中军”。
《三国志·张郃传》:
“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
何兹全先生所著《魏晋的中军》一书,对此有过总结性的论述——“西汉中央军称南北军,魏晋则称中军”。
二、曹魏中军的形成过程
曹操从陈留起家,势力从东郡扩展到兖州,再至豫州,继而兼并大河以北。创业百战,其军队来源十分复杂,有家族亲信兵,比如和曹洪夏侯惇等人到扬州招募的丹阳兵;有主动归附者如鲍信、李典、任俊、许褚、朱灵等人的军队;还有收编的战败对手的降兵,如吕布手下宋宪的军队,袁绍部将高览、张郃部众等等;甚至还有黄巾余党,比如那支“著名”的青州兵。
《三国志·武帝纪》: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
《三国志·鲍勋传》注引《魏书》:
“信乃引军还乡里,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是岁,太祖始起兵于己吾,信与弟韬以兵应太祖。”
《三国志·吕布传》:
“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三国志·袁绍传》:
“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
《三国志·武帝纪》:
“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这样一支来源如此复杂的军队,必然需要加以区别管理。在事业的草创阶段,曹操把亲信的军队作为中军使用,以自己的亲信作为领军和护军来加以管理。而其他军队,则视为“别部”来对待。所以那个时期,非曹操的亲信将领,多被授予“别部司马”一职。
曹操霸府时期的“领军”和“护军”,都不属于汉官
《宋书·百官志》:
“魏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 、史涣为领军,非汉官也 。 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置司马、长史。 魏初,因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 。 ”
我们在前文说过,汉代的北军隶属于将军府或者大司马府,而直接管理北军的是将军或者大司马的属官“护军都尉”,这里“都尉”是军职级别。这种情况和曹操在霸府自置“护军”、“领军”来统帅亲信的军队,显示了制度上的渊源与承继。汉献帝从长安东归,都许昌,汉廷早已没有自己的禁军“北军”。这个时候,曹操的亲信部队“中军”就充当了“北军”的角色,开始具备中央禁军的性质。在建安十二年,曹操进一步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基本实现了汉代“北军”在形式上的恢复。然而曹操所置的“中军”较之汉代的“北军”,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建制规模上有很大的不同。
献帝东归以后,汉廷的北军已经荡然无存
虽然曹操设置的中军由“中领军”和“中护军”总领,这一点和汉代“北军”可以说如出一辙。到了曹魏建国,原来所置的中军在汉代“五校”的基础上,又扩充了武卫、中垒、中坚营,这新增的三营和五校一起成为负责宿卫的禁军。在建安年间,曹氏家族的曹真和曹休都曾经担任过中坚将军。汉魏嬗代前夕,许褚也迁任中坚将军。除此之外,还增设有骁骑将军、游击将军,这两个将军也都各自另有营兵。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汉代的“护军都尉”直接统领五校,五校再统领营兵。所以汉代的“护军都尉”自身并没有营兵可以直接统领,而曹魏的中领军和中护军,都还各自单独统领有营兵。这种情况就充分说明,曹魏的中军和汉代的北军相比,虽然其禁军性质不变,但编制建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从曹操以自己的私军,充当了汉廷的中军的那一天开始,“以精兵七百,围守宫阀,外称陪卫,内以拘执”,就显示着汉魏嬗代的历史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了。
无独有偶,到了曹魏后期的高平陵之变以后,随着这支“中军”最终被司马氏所掌握,魏晋嬗代也由此拉开了大幕。
三、高平陵之变中的曹魏中军
魏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在军事上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时任“中护军”的司马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平陵之变的成败,实际上就取决于司马懿和曹爽谁能最终夺取曹魏中军的控制权。
司马懿作为曹魏的三朝老臣,在魏文帝和魏明帝时期战功卓著,官至太尉这样的高位,但是却一直无法染指曹魏的中军系统。曹魏历任的中护军、中领军以及护军将军、领军将军全都是曹氏和夏侯氏这些亲贵。直到魏明帝托孤,司马懿才第一次介入中军,但也只掌握了部分军权。
曹丕和曹叡还是提防着司马懿
《晋书·宣帝纪》:
“齐王即位,(司马懿)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与爽各统兵三千人,共执朝政。更直殿中,乘舆入殿。”
但是这一时期,持续得并不长,司马懿旋即就被曹爽借故排挤,执掌中军的权力也被曹爽完全控制。曹爽以其弟曹羲任中领军,曹训任武卫将军,而曹训的武卫将军尤其关键。我们前面说过,武卫营是曹魏在汉代基础上增设的,而其前身就是闻名天下的“虎豹骑”,是精锐中的精锐,“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魏书》),曹操本人的宿卫,就曾经由虎豹骑所担任。应该说,曹爽虽然是纨绔子弟,从政经验浅薄,但是他对中军的重要性,却有着深刻的认识,想必这和他自己曾经担任过武卫将军有关。
所以,曹爽把持朝政期间,所任命的中领军、中护军全都是自己的亲信如毕轨、夏侯玄、曹羲和曹训等人。
曹爽任用亲信掌控中军
前文我们提到司马师在高平陵之变前,却担任中护军一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曹爽之所以会把这样如此重要的一个职位交给司马师,现在有学者如仇鹿鸣等认为是曹爽和司马懿的一个政治交易。正始四年(243年),原任中护军的夏侯玄出镇关中,此时空缺的中护军就被司马师所接任。司马懿之前长期出镇雍凉,在关中军队体系中有巨大的影响力。为了换取司马懿对自己亲信夏侯玄出镇关中以及随后的伐蜀军事行动的支持,曹爽在认为自己已经全面控制中军系统的情况下,不惜以出让部分中军掌控权来和司马懿进行交换。
《三国志·夏侯玄传》注引《魏略》:
“ 玄既迁,司马景王(师)代玄为护军,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
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司马师的中护军一职,就如同《魏略》所说,还有选举武官的重要权力。应该说,没有司马师出任中护军一职,司马懿不可能具备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基本军事力量。司马懿在政变之时,除了关闭洛阳城门,占据武库,屯兵洛水,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让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军营;又让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据曹羲军营;其中又引太尉蒋济“参乘”,目的是“以增威重”,之所以引蒋济一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蒋济曾经在中军任职达十多年。蒋济历任中护军、护军将军和领军将军,在中军系统显然具有深厚的人脉和强大的影响力。蒋济的出面,对于争取中军的支持,显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掌控中军是高平陵之变中的关键性行动
随着司马氏掌控了在洛阳的中军,曹爽又愚蠢地相信司马懿不会加害他的承诺而不做抵抗返回洛阳,最终被司马懿夷三族。
在曹魏帝国最后的岁月里,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陆续出任大将军,并牢牢地控制着曹魏中军,直至司马炎最终完成魏晋嬗代。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牢牢掌控着中军,直到司马炎完成魏晋嬗代
结论
汉代的北军作为中央禁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经两汉四百年的演变,到了曹魏之世,“北军”改称“中军”,两者在制度方面依然显示出明显的承接关系,虽然一些具体的编制设计已经有了不小的更易,但是中军作为由帝国实权人物所掌控的禁军性质,却始终如一没有改变。这就意味着谁掌控了中军,谁就能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占据优势。汉初周勃通过掌控北军,达到了诛灭吕氏而“安刘氏”之目的;曹操以“私军”充当“中军”,为曹魏取代汉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魏后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也是通过掌控曹魏中军而诛灭了曹爽集团,并由此拉开了魏晋嬗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