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并非只有四大发明,应是30大发明,都有什么发明改变了世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着辉煌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更是深远的影响着世界的文明进程。但您可能并不知道,其实华夏绝非只有“四大发明”,确切来说,应该拥有“三十大发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仰慕华夏文明的重要因素,它们改写了历史,为人类的文明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彰显了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的出现,为人类书写文字找到了重要的载体,其制作简单、书写方便、易携带、易保存的特点,让人类的文化传播迈上了新的台阶。
指南针的发明,极大的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让航海家再也不会因海上迷雾而迷失航向。火药推进了人类热兵器的生成,让战争从此变得更加可怕,继而倒逼人类远离战争热爱和平。活字印刷术虽然已经被弃用,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它的出现无疑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找到了“捷径”,更为后世印刷技术的提升带来了许多灵感。
中国“四大发明”究竟是由谁首次提出的呢?最早的时候,“四大发明”是由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四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其具体包括学术方面、战事方面以及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一连串特殊的变化,并就此辐射到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以及任何人。
“四大发明”虽然光耀古今,但华夏民族仍在昂首挺胸的向前迈进,发明创造的脚步也没有停下,作为后人的我们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继承了古人的精神,继续发挥着创新创造的聪明才智。曾有人写过一本书,书的名字令人震惊,该书就是《中国30大发明》。《中国30大发明》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包括四大发明之外的其他26项发明,其介绍之种类纷繁,却每一项都值得国人骄傲。30大发明究竟都是什么呢?它们分别是如汉字、粟作、稻作、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等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语言文字、纺织、矿冶、水利、机械、髹饰、造纸、制瓷、造船、建筑、系驾和马具、印刷、仪表、火药火器、深井钻探、微生物工程等学科,其涵盖范围之广,对世界影响之大,可谓是有目共睹。
谈到这里,我们着重要谈谈其中三种特殊的发明,它们的出现,虽然不及原“四大发明”著名,但影响力依旧不差。第一种奇特的发明就是马镫,没错,马镫虽然看起来十分不起眼,但它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古代战争的性质,继而影响华夏文明发展的走向。马镫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是由胡人首先发明的骑乘工具。胡人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由于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马背上生活,因此两只脚必须找到着力点,久而久之便有人首先发明了马镫,大大增加了骑马时的稳定性。重要的是,由于马镫的出现并大量被装配在马身之上,骑兵便能在马上肆意发挥,不仅增加了机动性,威力也是成倍的增长,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骑兵都会作为军队中的主力使用。
第二项发明便是瓷器,瓷器的英文为“China”,同时也是“中国”的意思,足以看出瓷器与中国之间的联系,在古代世界人民的眼中,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是瓷器的代名词。与此同时,瓷器的端庄、温润、典雅,也与中华儒家文化的内核极其契合,是华夏文明发展的结晶。
第三项发明则是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发明有赖于袁隆平院士多年的精心钻研。杂交水稻的特点是亩产高,并且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栽培,其耐寒性、耐寒性、耐病虫害性极高,堪称是“神稻”。杂交水稻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国人温饱的问题,更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保驾护航,为社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人类的文明进步,其本质就是在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三十大发明震撼世界的同时,更多的发明创造也会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强劲的动力。
参考资料:《中国30大发明》 华明觉著 大象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