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不思进取,又想回到过去,却也想倚老卖老
七八岁时,想快快长大,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十七八岁时,想有所出息,比如读书,比如学徒,还想可以得到异性的认可,满足一个所谓的成人的欲望;之后,又想找对象,结交朋友,吃喝玩乐,找工作“打拼”,似乎有了朋友,有了金钱,有了地位,可以“为所欲为”,实现儿时梦想了;殊不知,成熟后的烦恼远比“成长的烦恼”更复杂,更要命,更持久,更多种多样……
夕阳西下,并非太阳自愿。
青春痘不是为他人而长,也非自愿。
从娘胎里出来,谁此时有“愿望”?如果说有,与草木何异?
然而,草木有枯荣,乌龟有“千年以后”,是人就有生有死,而且几乎都非自愿;中间的成长期,似乎能自我掌控,然而时常却有身不由己,浑身解数不够用之感,跷跷板不好踩。
五十一过,万籁俱寂,沉默开始多起来,不思进取,向寄居蟹取经,找心灵住所:
麻将,驴友,钓鱼,抖音,广场舞……
偶尔要发脾气,对配偶,对子女,对朋友较少,脆弱了,怕一去不复返;有时会展现爱国的一面,比如看CCTV4;新时代还有房子要牵挂,有的怕跌,没的怕涨,然而都想成为房主,最好成为“地主”……
老了,“不中用”就跟来了,“老不死的”也快了,倚老卖老是心愿,却常常不受待见,儿时的委屈似乎又回归,只是脸难得一红,希望儿孙读书棒,或者有权势……
心下沉,欲望也下沉;夕阳难红久,心更沉;至于老骥伏枥,那是书上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