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应减少运动量,或者不运动,有没有科学依据?
今天我们直入主题,探讨50岁以后,是否应减少运动量的话题。
50岁以后应该减少运动量?或者不运动,会给中老年人造成错误的引导,生命在于运动,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适当的运动对身体都是有好处了,这也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验证。运动量不管是大小,强度高低,总比不运动的人要好多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适当的运动更有益长寿。
人体就像一个大型的“机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所承受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减少,换句话说,人的身体50年之后,身体所承受的运动量和之前相比会存在差异,一个30岁的小伙,和50岁的大爷,在保持身体健康的运动基础上,身体所承受的运动量以及运动方式肯定不一样,30岁的小伙,适当进行剧烈运动,对身体还是有益处的,但若50岁之后,就不适合在做剧烈、激烈的运动了。到了中老年之后,骨骼能力渐渐下降,不适宜再做高强度的运动,要多进行中低轻度的有氧运动,动作幅度不宜过大。
对于中老年人,合理科学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预防骨质疏松,过了50岁之后,“三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护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对肌肤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在生活中,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连续做50个仰卧起坐几乎不难,但若是让50岁的大爷连续做50个仰卧起坐,可能会引起骨折或者扭伤,即使连续做了50个,也是非常吃了,做完之后身体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非要追求和年轻时一样的运动量,可能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而且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跑步案例,50岁的人坚持天天跑步,最终导致膝盖受损,得了关节滑膜,身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刺激关节软骨,适当的跑步,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关节,但若是超出身体承受范围,导致关节滑液营养流失,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所以很多人在想,最直接的预防方式就是不运动。
直接不运动,比起大大量运动,确实可以避免关节疾病,前面说到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型的机器,若是机器一直不运动,会导致生锈腐坏,同理若是身体一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关节软骨和骨骼也会慢慢地“老化”,加速身体衰老,得关节疾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据调查发现,长期娱乐性跑步的人群,得关节炎的风险是3.5%,多坐少动,得关节炎的风险是10.2%,剧烈运动,得关节炎的风险是13.3%。
专家建议50岁之后应该减少运动量,不提倡不锻炼。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精力体力都有所下降,要适当的减少运动量,也有少部分人,上了年纪之后,精力体力并没有太大差异,这个时候可以保持以前的运动量,但这样的人比较少,一般是专业的减少教练或运动员,正常人而言,过了50岁之后,要适当的减少运动量。
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很多比如,太极,瑜伽,骑单车,中低强度的无氧运动也是可以的,比如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可以锻炼身体的肌肉,预防骨质疏松。
在现实生活,有的百岁老人,确实不爱运动,但是也活了一百多岁,就会有人对运动产生质疑,说我们村的某某老人,从来不运动,但却活到百岁,像这样的案例有,但毕竟是极少数的,这是人们的幸存逻辑,有的人,抽了一辈子烟但是也没有得肺癌,就会用这种极少数的案例,说服自己抽烟不会得肺癌,但是从大数据来看,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得肺癌的几率要高,同理,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寿命要长,大量的研究数据都证明了,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人的寿命。
由此可见,过了50岁之后,减少运动量确实很有必要,不运动会加速身体老化,对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