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拍摄于西藏阿里地区,这是我这一生中到过的离天最近的地方。
前两天抄写《金刚经》修心,抄到《无得无说分》中的经典名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时,偶然心有所感,想到了自己思考多日的易学问题,心中豁然开朗,似有所悟。经中原文为“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觉得这句话在易学的学习和应用当中也是贴切的。什么是易学当中的有为之法?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当中,传下来的占卜预测之法不胜枚举,卦有梅花、六爻等,盘有奇门、六壬、太乙、紫微等等,又有衍生出来的金口诀、铁板神数等等,相有面相手相骨相等等,风水有三合三元玄空等等,还有许多我没听过没见识过的占卜术,这些都是有为之法。通过建立一个固定的模型,经过相对确定的模式化的分析逻辑,推导出一些结论,就是有为之法。什么是易学当中的无为之境呢?就是古书中常常提到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境界。在易学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从哪种预测模型入手,都是为了进入“感而遂通”的无为之境,有了感应,才能在万千复杂的易象当中抽离出精准的那一条出来,所断如同亲眼所见一般细腻。在学习易学的过程中,我每年都要断几百案例,多数都比较粗糙,但也有不少异常精准的案例。反思自己这种精准断语出现的过程,都是聚精会神思考时的灵光乍现。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感应到了,通了,但也就仅仅是那一瞬间而已,不能一直保持在那个状态。我想,许多学易之人的神断应当也是来自于这种体验。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能够知道,在易学占测的领域当中,不存在预测术哪个更高哪个更低的问题,只要使用者经由这个占测模型能够达到“感通”之境,这个模型就是最好的预测术。如果一个人,不用任何预测模型,就能够抵达“感通”之境,了解求测人的一切状况,并感知到过去未来,那这样的人就跟神佛差不多了。我这个说法,恐怕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因为这个说法在很多人看来,太唯心了。但是实际上,这种“感而遂通”的感觉,是时时处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只是我们没有察觉而已。《箭术与禅心》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一位名叫赫立格尔的德国哲学家,记录了近一百年前他在日本跟随箭术大师阿波研造学习箭术的过程和体验。我也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会在六七年前参加了射箭俱乐部学习射箭,但是遗憾的是我的教练没有阿波研造的水平
。这是本非常不错的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单独找来看看。
在这本书中,箭道大师对作者说“真正的箭术,是无所求的,没有箭靶,你越是顽固地要学会射箭击中目标,你就越无法成功。”大师强调“射中箭靶只是外在的证明,表示你的无所求、无自我、放开自己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才能够百发百中。与此类似的感觉,在我国射击训练当中叫做“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就是在你无意识的状态下击发出去的这一发子弹,才能极其精准地击中目标,这其实就是那种“感通”之境。因为在射击训练的过程中,即使是胸环靶,在一百米以外,也就是火柴头那么大的一个点,单纯凭肉眼,是很难将靶心的位置精准定位的,所以能够百发百中的,必定是所说的“手感”。当然枪械射击与射箭的难度又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国古代将占卜测物的游戏称为“射覆”,这个“射”字,准确地表达出了占卜与箭术之间相通的状态。当今时代,许多人在生活当中都没有机会去深入体验射击、射箭,但是我们可以想想驾驶汽车和打字的体验。初学汽车驾驶的人,开车上路都是紧紧张张,左右后视镜都是时时去看,车也不敢开快,紧张得不得了,还常常刮刮碰碰。而开车久了以后,驾驶技术熟练之后,多数时候都是用本能在开车,这边跟旁边的人聊天,那边还选着音响的歌曲,车一样开得很稳,即使有特殊路况,也能恰到好处地处理掉。而如果真的很认真地开车,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准备超一个很长的大货车的时候,车往往开的摇摇晃晃。这种体验,我相信很多老司机都有体会。在拼音输入法没有这么智能的时候,我们都是学习五笔字型打字的。初学打字,需要背字根、背字母的位置,打出来一个字,需要满键盘看半天。而熟练之后,在打字的时候根本没有在脑子当中去分析字根的过程,也没有在键盘上找字母的过程,都是凭本能在打字,输出的速度非常快。即使是个熟练的打字员,如果非要刻意地去分析字根,再去键盘上看该打哪个字母,再看自己输出的字是否正确,那他打字的速度肯定也慢,而且经常出错。在电脑高度普及的今天,我说的这种体验,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开车和打字的这种体验,虽然不是箭术大师的那种“禅”境,但那也是一种“感而遂通”的境界。我所说的只是要把这种无意识的状态转移到易占实测当中而已。那么如何才能在易学占测当中从有为之法进入无为之境呢?我个人认为与所有其他技术的提升一样,就是两件事,一个是思考,一个是训练。所有占卜的本质都是不认为这世上会有偶然的事情发生,任何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都有着必然的因素在起着作用。占卜正是借用了这种时空上的全息对应,无论你是用卦、用盘还是用字、用相、用像,都是以相信这种时空对应为前提的。那么无论是用哪种模型,都是将意呈现为像的过程,将占卜模型当中展现出来的虚意,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像。这一虚一实本质上就是阴阳的对应。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离不开阴阳的思想,有了阴阳两仪才有了三才四象五行六亲八卦九宫十干十二支,而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亲八卦九宫十干十二支以及音形意象,又是不同的分析方法,经由这些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将虚意化简为繁也可以化繁为简,也可以顺应着规律推测各种能量的变化趋势,每一个化简为繁或化繁为简的变化,都会对应着现实世界当中的某一个实像,前提是你必须有不受羁绊的思维去在脑海当中去对虚拟能量的变化进行模拟。这个就是我所说的思考。虚拟能量的变化,必定与大千世界的实际事物一一对应。在各种分析方法的交叉应用当中,会用经验和理性的思考去推演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事物变化,再根据反馈对自己的输出进行验证,看是否射中了靶心。这个就是我所说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许多经验的套用,比如说看老师用某个干支断了什么象意,自己遇到的时候就会套用一下。总是套用,肯定不准,但是没关系,每个人的经验都是这样积累出来的。套用,是模拟老师的思维。解读古籍和古代案例,是模拟先贤的思维,这个模拟的过程,也是个训练的过程。如果长期大量的进行实测和思考输出,时间长了就会培养出超出理性分析速度的“灵觉”,让你在脑海当中产生超越于逻辑推理之上的直觉,这实际上就是思想和意念专注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感而遂通”。很多时候都是精确的断语先有了,而后才用易理一步步去附会推演的过程。我参加贺云飞老师的面授班时,贺老师不断强调学员要多实测,不怕错,测得多了就准了,其深意也就在于此。除此两点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心态的修炼了。首先是不要追求利益,不要把求测人愿意付多少钱,自己能有多少收入放在心上,先把利益放下。其次是不要把自己当成神算子,追求神算、追求百分百的准确率,不允许自己出错。出错是常态,全部准验才是偶然。再次是要把心神专注在测算本身上,注意与求测人的良好交流,以达到心神与现实融于一体的境界。不要对赢得求测人的崇拜充满期待,测得准了,自然会有粉丝聚集而来。最后,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自信,每次占测,考验的都是自己的心境,准与不准,击中自我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自信,心气不足,很难沟通天地。以上都是自我感悟,写下来勉励自己的,分享出来,希望能对关注我的读者和爱好者能有所帮助。
如果您觉得我写的还算有趣,请给我一个“在看”表示一下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