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魅力:让人无法忽略的文化之美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颇为悠久,各地精美新发见的造像亦层出不穷。

或慈眉善目,或怒目威严。

而现今我们看到的佛像,其实是经过不断演化同化,才有现今如此规模庞大品类繁多的类别。

就让小编,带大家大致了解领略下佛像的魅力吧。

古印度佛像的演变传播?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佛像对吸引信徒便起了巨大作用——

作为佛教经典与仪轨载体和崇拜主要对象。

而事实上创制佛像比原始佛教晚了数个世纪;

古印度作为佛教发源地,其佛像造型的四次变革直接影响了世界佛像,更喻示了佛教思想几次关键的发展与变更。

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巽加王朝时期,佛像作为佛传故事的主人公,并非以人格形象出现,而是以象征物或空缺来替代。

这时期也被称为佛教美术的“无佛像时代”,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是佛像最初的形式。

佛塔、圣树、圣坛、狮子、白象、足印、莲花、华盖……大多是延续孔雀王朝的表现特征。

此时的佛教还没有造像传统,且这些象征图像与中国传统图像具有相似寓意,因而随佛教传播出现在沿海城市的墓葬祠堂中。

也为之后印度佛像入华与神仙佛陀信仰提供了思想前提。

随着佛教故事的丰富,有限的象征物对佛传事迹内容刻画越来越局促。

于公元1世纪左右的贵霜王朝,佛陀形象首次成为画面中心。以小型叙事场景为主要表现的浮雕佛像,被称为“叙事佛像”。

其诞生不仅意味佛陀人格形象的创制,更代表着佛像重大的第二次变革:佛教美术到了开始探索自我造像传统的阶段。

由于佛教最初并无造像传统,在多宗教与偶像崇拜并存的古印度,佛像初创阶段大量模仿借鉴了当地宗教造像形式。

不同的借鉴对象,也使古印度三大造像中心各有不同的风格:

腱陀罗叙事浮雕中,大量希腊、罗马式样的人物形象与佛像一起呈现,佛陀本人也表现为与希腊神祇相似的特征。

秣菟罗则出现了大量类似同时期耆那教主神,大雄形象的结跏趺坐佛像。

阿玛拉瓦蒂的浮雕则与当地信仰的转轮圣王一脉相承。

佛像在佛教故事中登场后,佛陀生涯表现显得轻松许多,各种叙事场景使佛像样式得到很多创造。

此时的造型仍以叙事为主,礼拜的对象仍是佛塔。

东汉时期,佛陀形象开始影响中国,佛教思想逐步扩散,从滇缅道传入并影响了长江流域墓葬艺术。

再经丝路东布,于北朝在北方获得空前发展。

随着汉译佛经的出现,在没有样本的前提下,人们根据印度图像叙事的特征,自行创造了大量经变画,丰富了佛理的传播方式。

这种新创的图像继续向东传播至朝鲜和日本。

在浮雕逐步流行并初具规模的同时,真人大小的圆雕石刻佛像也开始创制。

佛塔崇拜失去了主体地位,真人大小的单体佛像崇拜成为重要的佛事活动,佛教徒热衷开窟造寺、造像独立供奉。

浮雕向圆雕转型,标志着佛塔崇拜让位于佛陀偶像崇拜的重大转变,佛陀不再与故事情节相关,成为单独设立供奉的偶像。

第三次变革由此开启。

此前佛传故事里的历史佛陀形象被完全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具有人格特征却被赋予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神祇形象。

佛像的标准和规范在制作中逐渐确立。

神化佛陀特征的逐步确立,正是佛教思想从小乘到大乘的重要表现。

大乘佛教的思想扩充了佛教思想对时空观念的理解,佛像谱系因此获得类型与形式上的扩充。

在公元4世纪笈多时代到达鼎盛,时佛教艺术的全盛时期,被称为印度美术的“黄金时代”。

此时佛像制作规范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全印度通行的秣菟罗湿衣派和萨尔纳特裸体派两种佛像样式。我国将湿衣派的佛像特征称为“曹衣出水”。

笈多佛像展现了雕刻艺术的精美与佛教义理的深邃完美结合,但也无形中限制了造像创新的可能,为波罗时代的重要转型埋下了伏笔。

笈多的黄金时代仅维持了两个多世纪,8世纪中叶波罗王朝时期印度教复兴势力席卷整个印度,佛教迅速式微濒临衰亡。

佛教被同化为印度教的分支,思想与教义被迫变革,佛陀成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第九个化身。

至此,佛像实现了第四次变革。

佛教急速印度化和密教化,使佛教美术混杂了大量印度教元素,呈现出神秘繁杂的密教艺术特征。

佛像样式与印度教神像趋同,造像通常装饰华丽、造型怪诞;造像也趋于小型化和金铜质地。

密宗佛像虽在印度式微,但依赖印度教势力影响我国并得到了新的发展。

分别经海路和尼泊尔传入我国内陆与西藏地区,且未经任何改造,延袭了印度传统造像尊格特征与思想体系,严格遵循密教经典《造像度量经》。

而坛城宇宙思想的形成,使佛教崇拜对象转向宇宙生命,由此佛陀偶像崇拜转向了神秘抽象的宇宙佛陀信仰。

由神至人的造型?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作为宣传教义的工具也一并进入中土。

最初人们对于佛教了解不深,只是被人们视为神仙,因此佛像风格与神像一致,强健庄重,神秘威严。

魏晋时期进入封建社会新阶段,佛像作为统治百姓工具的宣传品随之改变。

随着十六国时期佛经大量翻译与佛教思想成熟,早期佛像与神仙图像混杂的局面终被打破,从此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佛教盛行于南北朝,北魏时佛事大兴,到达中国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

此时的佛像并未显露出慈爱关怀的神情,而是一种超脱与淡漠。

人们礼佛从神佛不分转向来礼佛即拜皇帝的构想,佛像成了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

至北朝孝文帝时,社会改革迎来了汉文化运动,审美随之转变;

与此同时南朝魏晋玄学与佛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崇尚清淡的社会风气,北魏佛像形成了瘦骨清相的特点,已明显是汉人特征。

佛像发展到隋唐已充分与人性结合,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统一,既高高在上又亲临人间。

唐朝自由开放的政策,使人有了一定地位,作为统治者的工具也与时共进,有了人情味和亲切感、慈悲与关怀,丰润圆满的形象取代了清瘦。

到宋朝则直接世俗化再无神圣感,只余呆板的规范化造像。

其风格手法完全脱离了外来模式,是现实人物原型的直接反映,人与佛的距离拉近,实则是统治者与百姓的距离。

尔后,明清时期,佛教因过于世俗化走向衰落,佛像艺术逐渐成为把玩的物件。

潜藏的视觉符号?

而佛像中有着许多独有的特征,诸如背光、莲花、飞天,是其潜藏的视觉符号。

佛和菩萨都是超越凡人的神化形象,其一便是佛体能发出光焰,所以常在佛像中能看到光环、光焰。

背光随着时代变迁与佛教文化发展而不断改变,在传入中土时首先在龟兹石窟中出现,初传汉地主为莲花瓣形状。

而隋时莲花纹与忍冬纹结合装饰在背光中,到初唐发展为蔓草缠枝纹,形成了著名的“唐卷草”;

盛唐后石榴花开始大量出现,至中唐时期,则出现了吐蕃风格:波折纹、勾云纹、齿形纹等丰富装饰图案,对后世背光装饰图案影响深远。

背光随佛像产生于贵霜王朝,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特有的视觉符号。

传至国内由简至繁,单一转向组合。

莲花被学者认为源自古印度宗教思想,佛教徒赋予了其特殊而神圣的意义。

佛陀亦被称为“人中莲花”,示之不染世间烦恼;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更是佛教超凡脱俗的象征,有光明、平安、吉祥的寓意寄托。

在佛教被尊为“圣花”。

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化身,是印度神话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生之一。

飞天能歌善舞是佛、菩萨降临的瑞兆,在佛教文化视觉中枢最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不仅为佛教增添了活力更成为佛教文化特有的视觉符号。

虽源于印度,但在中国汉地吸收了印度佛教天人、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中原飞天的造型风格,并受到儒家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飞天符号化转变。

佛像作为佛教的象征,随着佛教文化在世界各地都经历着曲折的发展。

而其悠久的历史使之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欣赏佛像之余,我们更应反思过去对佛像的破坏与忽视,重新开始重视这些流传千年的美。

而今天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佛像也愈加丰富和现代化,人们不再当作工具更多是欣赏其中隐藏的文化之美。

赵玲;谷红岩.论古印度佛像样式的演变与传播[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v.36;No.188,96-101.

杨静.中国佛像从神化到人化的演变[J].艺海,2014,No.247,139-140.

桑春花.汉地佛教文化视觉符号的演变研究[C].江南大学,20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