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从三国开始逆袭,岳飞等建议迁都于此,或可避免靖康之耻!

三国重镇

关壮缪在荆州,尝力争之,攻没于禁等七军,兵势甚盛。徐晃赴救,襄阳不下,曹公劳晃曰:全襄阳,子之力也。盖襄阳失,则沔汉以北危。

当操之失南郡而归也,周瑜说权曰: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

司马懿曰: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地,不可失也。

魏明帝亦言:地有所必争矣。晋人因之,而襄阳遂为灭吴之本。羊祜镇襄阳,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利,夺吴人之资。公元269年,晋武帝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为统一南方奠定了基础。公元279年十一月,西晋大举伐吴,20余万大军,兵分六路,大都督贾充为最高统帅,将中军屯襄阳,为诸军节度。之后,三家归晋,襄阳又成为了天下归一的战略基地。

南北朝时期襄阳士族崛起

最早对次等士族进行研究的是陈寅恪先生,他在《述东晋土导之功业》…文中首先提出了以勇武善战见长的“次等上族”这一概念,对这一武力集团做出了概括性论述,指出此集团南迁后分别居于长江下游的京口与上游的襄阳这一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陈先生对次等士族与东晋、宋、齐、梁四朝政权的关系虽没有做出具体论证。

襄阳蹋铜蹄 萧衍(梁武帝):龙马紫金鞍,翠毦白玉羁。照耀双阙下,知是襄阳儿。

襄阳蹋铜蹄歌 沈约(宰相):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

东晋南朝,先是北府,大本营在京口!然后是青齐徐势力,豫州豪族,主要盘踞在淮河流域!再就是上游的雍州豪族,盘踞在汉水流域的襄阳一带!梁末襄阳的雍州豪族雅化之后,南朝再无强兵可用。一代英主陈霸先也只能依靠南方洞主集团建陈,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这得益于当时北方上演东西大战,使南陈有可喘息的时机!

两宋时期多次重臣建议迁都襄阳

《宋史地理志》:襄阳为汴南巨镇!

《宋史 张叔夜传》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帝颔之。加延康殿学士。张叔夜让钦宗皇帝赶紧行在襄阳,再到关中,带领西军,稳定大局。钦宗一度答应,但最终优柔寡断,落得个被俘的下场等到二帝被俘后!朝廷中大员很多人还是主张把行在在长安,襄阳,和金陵,三个中选一个!

岳飞:尽复陛下还归旧京,或进都襄阳、关中,唯陛下所择也。

建炎初李忠定议廵幸(宰相李纲):天下形势,关中为上,襄邓次之,建康又次之。今四方多故,除四京外,宜以长安为西都,襄阳为南都,建康为东都,各命守臣葺城池、治宫室、积糗粮,以备巡幸。三都成而天下之势安矣!陛下用臣此策,其利有三:一则藉巡幸之名使国势不失于太弱;二则不置定都,使敌国无所窥伺;三则四方望幸,使奸雄无所觊觎。议者或欲留应天或欲幸建康,臣以为皆非计。夫汴梁,宗庙社稷之所在,天下之根本也。陛下即位之始,岂可不一见宗庙,以安都人之心?愿先降敕榜,以修谒陵寝为名,择日巡幸,计无出于此者。

(0)

相关推荐